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1月11日,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总结暨为实现经济发展“三突破”目标再动员大会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要求,要乘成功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东风,把承办博览会的精神和干劲,转化为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特别是实现今年经济发展“三突破”目标的强大动力。全区上下一定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奋力冲刺,把今年后50天的工作抓紧抓好,确保“三突破”目标的胜利实现。曹伯纯在对广西承办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工作做总结时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全区动员、齐心协力,团结奋斗、迎难而上,圆满地完成了承办任务,把中国—东盟博览会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成效、办出了水平,得到了与会嘉宾和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誉,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区各族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04,(21):4-4
举世瞩目、盛况空前的首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胜利地落下了帷幕。博览会在广西的成功举办,向国内外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广西人迎难而上、敢于拼搏,追求一流、勇攀高峰,海纳百川、合作开放,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的精神风貌。迎难而上。敢于拼搏。在筹备时间只有8个半月、接待条件有限、又缺乏承办大型国际性展会经验的情况下承办首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任务之重,要求之高,困难之多,责任之大,在广西前所未有,不啻是一次承办博览会的“赶考”。既是对我区城市环境、服务质量及各项工作的考验,也是对我区各级领导执政能力的一次挑战,更是对全区4600多万人民整体素质的一次检阅。自治区党委、政府精心筹划,精心组织, 举全区之力,迎难而上,圆满地完成了承办任务,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办出了特色、办出了成效、办出了水平,得到了与会嘉宾和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誉,在承办博览会的“赶考”中,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区各族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3.
办好博览会,人才是关键《当代广西》: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了各方的好评。有关方面在总结这次博览会时高度评价了人才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此,您是怎么看的?李康: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办得很成功,反响很好。成功的主要原因,当然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国家部委有力的指导支持,以及全区各市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奋力拼搏,全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这其中还有一个关  相似文献   

4.
《传承》2004,(6):20-21
言论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是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全面深化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一项实际行动,为中国和东盟各国、各地区企业家进行商品交易、投资洽谈、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成功举办,显示和促进了东盟和中国的双边友好关系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东盟各成员国包括柬埔寨在内同中国特别是同广西的互利合作关系,有力地推进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柬埔寨首相洪森中国—东盟博览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实现了“友谊,合作,发展,繁荣”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文宣 《当代广西》2004,(24):56-57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共同努力下,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已圓满落幕,这是中国和东盟10国第一次共同举办这样大型的博览会。博览会期间,共签订合同金额近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涉外项目129个,总投资49.68亿美元;国内合作项目102个,总投资185.4亿元人民币。承办博览会,这是对广西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举全区之力,办好博览会,我们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广西各族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总结经验,广西的做法主要有下面几点:  相似文献   

6.
《传承》2004,(6):19
言论中国被广泛认为是世界工厂,我也有同样的看法,而且我认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可利用双方的资源创造更繁荣美好的未来。———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局长李奕贤中国—东盟博览会已经一炮打响,相信明年会进一步提高。———飞利浦电子贸易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的沈卓斌大事记1.洪森在南宁接受媒体采访称赞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非常成功。他说,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形式灵活多样,内容非常务实,办得非常成功;“两会”的成功举办,将有力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2.上午,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三场签约仪式,即国内合作项目签…  相似文献   

7.
不当看客     
《当代广西》2004,(8):4-4
4月17日,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倒计时牌在南宁民族广场的正式启用,南博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进入了200天的倒计时阶段。倒计时牌提醒我们:离南博会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当前,全区各行各业已经迅速行动起来,正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为南博会提供一流的投资贸易场所、一流的会展场馆设施、一流的安全保障措施、一流的高效优质服务、一流的城市人居环境,确保博览会顺利举办和圆满成  相似文献   

8.
举办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简称“南博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南宁市被确定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南宁市的极大关怀和支持,是南宁市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办好博览会,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促进广西和南宁的改革开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04,(4):1-1
又是一个莺飞草长、万木葱茏的时节,八桂大地春潮涌动。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南博会),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广西的极大关怀和重托,承载着东南亚各国人民的热切向往,承载着全国各兄弟省、区、市的殷切期待,承载着广西各族人民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美好希冀,正向我们迈步走来!在广西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动员大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号召: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肩负起神圣的责任和使命,积极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04,(20):4-4
2004年11月3日至6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中国-东盟博览会是我国政府与一个国家集团联合举办的第一个综合性、国际性的博览会,也是我国政府第一个以自由贸易区为背景的国际性博览会,将成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平台,以及彼此间政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要求,南宁市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博览会的各项工作,力争以一流的投资贸易场所、一流的会展场馆设施、一流的安全保卫措施、一流的高效服务质量、一流的城市人居环境,确保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顺利举办。  相似文献   

11.
何颖 《当代广西》2006,(22):20-22
2006年11月3日,随着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同期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八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三会一节”在广西南宁圆满落幕,作为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效再一次令人瞩目。检阅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博览会)的成果,不仅要注重它所搭建的政治、外交新平台,关注所带来的经贸成果和经济效益,而且应该透视它所促进的文化观念的变迁和进步。“一流的活动组织、一流的形象宣传、一流的安全保卫、一流的经贸成效、一流的配套服务”,是以博览会…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04,(6):12-13
大言论中国和东盟唯有同舟共济,才能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唯有加强合作,才能在全球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博览会的举行显示中国与东盟正在通力合作建设自由贸易区,这也是东盟与东亚地区建立更加密切的经贸关系所迈出的第一步。———东盟秘书长王景荣链接“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三大特点规格高。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出席峰会,并就本国政策、区域发展等问题做主题演讲。范围广。来自中国和东盟10国的政府首脑、贸易(经济)部长、主要商协会负责人、跨国公司和大企业CEO、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峰会。中方参…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04,(6)
2003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建议:“为促进双方商界合作,中方建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建议得到东盟国家领导人的普遍欢迎,并写入会后发表的主席声明。在这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同时建议举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同期举行。2003年12月17日,商务部副部长安民在国务院新闻办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11月在广西首府南宁举行。见证中国—东盟博览会  相似文献   

14.
正金秋九月,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如约而至,这是一场共谋开放发展的盛会。今年正值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尤其是在我国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大背景下,这场盛会更为引人注目。敞开怀抱、常办常新,一直以来都是东博会给人们的总体印象,今年也不例外。今年盛会的主题确定为"共享陆海新通道新机遇,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对接东盟:全区上下厉兵秣马 2003年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为了促进双方商界的合作,中方建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中国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消息传来,八桂各族人民精神振奋,将之视为我区加快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传承》2004,(6):22-23
言论来到广西,我们感觉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所到之处,我们不仅深深感受到广西人民的热情好客,也深切感受到了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缅甸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与广西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相信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平台,缅甸与广西一定能够找到更多的合作途径。———缅甸总理梭温我相信,凭借其连接中国东南地区与东盟的战略地缘优势,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南宁必将成功地吸引更多的商业活动和投资。———缅甸联邦外交部长吴南温数字●共设展位2506个,参展企业1505家,分为国家专题、贸易专题、投资专题、旅游专题、科技专题和国际经…  相似文献   

17.
正金秋9月,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如约而至。在中国与东盟合作迈向新的"钻石十年"开局之年,本届博览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全面整合展会形式和内容,打造一个升级版博览会,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搭建独具特色的平台。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携手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是沿线国家实现共同繁荣的历史选择,也必将全面开启中国—东盟合作新纪元。  相似文献   

18.
许瑾 《桂海论丛》2010,26(6):71-74
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成功连办六届,促进了中国与东盟的产业合作。但中国和东盟的产业合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要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加强产业合作,必须创建更好的推动机制和合作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应加强相应的展品类别设置、展商邀请、专业观众组织等改革,搭建更好的产业合作论坛,建立日常贸易数据库等,达到产业合作与博览会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9.
《当代广西》2004,(21):20-20
2003年10月8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建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中国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同时建议举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首届峰会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同期举办。这一建议得到了各国领导人的普遍欢迎。 2003年12月17日,商务部副部长安民在国务院新闻办记者招待会上宣布,由中国商务部和东盟国家经贸主管部门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自2004年起,每年11月在广西南宁举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陆兵和商务部副部长安民向中外记者介绍中国—东盟博览会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20.
今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第八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将在广西首府南宁隆重开幕。“三会”同期在广西举办,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广西的高度信任、关怀和支持,是我国周边外交和中国与东盟关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区必须紧紧把握住的重大机遇。“三会”是高规格的国际多边活动,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广西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对我区工作的一次严峻考验,我区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认真策划,精心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