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中国的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分布较广、信仰伊斯兰教的一个少数民族,是由古代中亚细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与中国汉族等民族在历史上融合而成的一个年轻的民族。作为中国民族大家庭一员的回族,对中国的历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回族喜...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4,(32)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清真寺作为联系回族穆斯林社会内外部的纽带,除了作为宗教活动的场所外,也逐步显现出为城镇回族穆斯林提供日常生活服务的功能。通过对清真寺一般功能、社会功能延展及其原因的分析,重点研究了现代化进程中新疆回族穆斯林传统文化变迁的进程、原因以及对时下回族穆斯林群体的互动影响。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0)
多元文化教育是人们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文化所做出的选择,同时,也标志着人们对主流文化教育的重新审视,促进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发展。在对民族教育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各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间的关系时要克服简单化的、单一化的倾向,探索多元文化教育模式,对于进一步推动民族教育研究、深化民族教育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的形成是历史上不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古代文化可分为基层、中层和高层三个层次,分别以口语、文字和高级宗教为代表。民族个性的形成并非缘于独特的基层文化,而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基层文化与高层文化的独特结合。高层文化相较于基层文化更具有普适性和世界性,它是民族形成的关键内容。现今所有民族的历史都能说明这点,而中国回族的历史尤其具有说服力。因此,世界的才是民族的这一命题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34)
新疆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此源远流长,表现形态各异、特色鲜明,对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关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传承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助推力量。  相似文献   

6.
文化主权是一国在保护和弘扬本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力 ,是维护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现实力量。当前 ,基于网络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化 ,对民族国家的文化主权提出了新挑战。在文化日益开放和网络文化日益发展的条件下 ,民族国家既要积极参与文化开放和文化全球化 ,又要有效地维护国家文化的主权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35)
对白寿彝先生新中国成立前的回族史研究进行梳理,指出白寿彝先生的回族史研究具有爱国性,其核心思想具备唤起回族民众对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要义,希望通过史学研究来推动国内民族的相互理解,体现了白寿彝作为知识分子的良心与风骨。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因素:以现代文化为引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发展中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经济价值;发展新疆少数民族经济只有在吸收现代化先进科技的同时,充分发挥长期积累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精华,实现文化可延承性发展,才能实现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融入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更好地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提升高中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实现高中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对高中思想政治课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性、时代性和增值性等特点进行了论述,明确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道德观。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新疆高校民族文化传承提供了平台.分析了新疆高校民族文化传承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新疆高校如何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促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陈益群 《民主》2012,(2):4-5
德高望重的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谢世。在叶老的告别会、追思会上,许多同志认为.叶老从事文化、教育、出版编辑工作七十余年,他平凡光辉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著述,是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叶老是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楷模,是文化教育出版界的一代巨匠,大家建议由中国民主促进会牵头成立叶圣陶学术研究会,整理、继承和推广叶老的思想和实践经验,这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教育出版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编者寄语     
《瞭望》1988,(38)
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的喜庆日子。这一期,我们发表了《宁夏三十年》的专题报道,和宁夏以及全国的700多万回族同胞一道庆祝这个节日。 回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作为我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宁夏在全国以至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中具有一  相似文献   

13.
马珂 《学理论》2011,(22):247-248
回族是我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回族的伦理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承袭、世代流传下来许多优良的道德传统,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变化着,并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思想,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中,进一步发扬回族伦理道德的积极精神和优良传统,对促进民族感情的认同、社会心理的平衡和民族团结,具有宝贵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与全球化教育、新保守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思潮的冲击下,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进入反思和深化阶段,并且开始从"民族国家多元文化教育"向"全球社会多元文化教育"转向,在新的发展路径中,多元文化教育仍然面临着如何调适国家、民族利益与全世界共同利益,以及文化诉求、经济诉求与政治诉求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5.
马杰 《学理论》2010,(10):137-138
回族在形成的过程中语言的转化起着相当的作用,在将其母语转变成汉语的过程中,把许多母语词汇代入汉语之中,形成了回族语言中的特殊用语,生动体现了回族长期形成的独特而深远的民族文化。笔者试图介绍回族语言的演变历史和回族特殊用语的现象,通过调查分析讨论回族特殊用语在城市中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回族青少年的文化疏离感量表进行修订,并采用正式量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回族青少年文化文化疏离感及其各维度在多种人口学变量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父母民族身份是影响文化文化疏离感的重要变量,其中"父亲是回族,母亲不是"的学生文化疏离感最高。对文化疏离感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19省市把宣传文化对口援疆纳入本省市对口援疆工作总体规划之中,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统筹考虑,同步设计,迅速组织实施。普遍成立了由各支援省市党委宣传部牵头,外宣、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参加的对口援疆宣传文化组,到新疆开展实地考察调研,制定宣传文化对口援疆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分解工作任务。同时,各省市主要媒体均开设了对口援疆专栏专题,加大新闻宣传力度,营造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两周年之际,本刊特对19省市宣传文化对口援疆成果进行巡礼。  相似文献   

18.
哈洪双 《学理论》2009,(19):172-173
在历史的发展中,文化的交融是极富研究价值而又十分有趣的现象,尤其是发生在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文化碰撞时。滇西滇南(昆明、大理、个旧)回族建筑与其他民族建筑有着共同的渊源,因此不可避免地受到汉文化、白族文化、国外伊斯兰文化的深刻影响,多元文化的交融使云南伊斯兰教建筑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但彰显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优良的革命传统,而且也具有发挥文化教育功能的作用。内蒙古作为全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革命老区之一,具有十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文章以内蒙古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探索其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引入"融入式"教育方式,以期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29)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部,历史上是多民族、多宗教融汇之地。由于地缘优势,历史上多种文明在此碰撞融合,形成了今天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新疆有13个世居民族,维吾尔族人口最多,信仰伊斯兰教。但基督教很早就在此传播发展,探讨在以伊斯兰教为主导,多文化多宗教并存格局下的基督教在新疆的发展历程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基督教的发展及怎样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