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赔偿的范围,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哪些行政职权的行为,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哪些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由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哪些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可以免于承担赔偿责任。国家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行为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和第四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法行政拘留或者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行政赔偿     
全国人大七届二次会议通过的行政诉讼法中已确认了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可以用司法判决的形式判令行政机关赔偿因行政行为给相对人造成的损失,这是首次在国家基本法律中确立的国家行政赔偿责任的司法管辖权。在国家行政活动中,由于国家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侵犯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实际损害,由该行政机关支付一定金钱以弥补相对人的损失,这就是行政法和行政法学上的行政赔偿。行政赔偿法律制度作为整个国家赔偿制度和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问:在什么情况下有权获得国家赔偿? 答:行政赔偿的范围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1、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3、违法使用武器、警械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4、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5、  相似文献   

4.
张新宝 《中国审判》2013,(12):24-24
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时,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受害人以及促使国家行政机关审慎行使行政权力,在这种情况下采连带责任更为合理,也便于法院审理案件。在国家赔偿法领域,多因一果是指同一损害后果是由于多个致害原因造成的。这里的"多因"包括三种情形:(1)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国家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共同致害;(2)第三人(自然人、法人)的介入行为与国家行政机关的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密切关联,共同致害;(3)受害人自身的过错行为与国家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共同发生作用,导致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行政诉讼案的特征关连裕,张尚清一、原告的主体资格行政机关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是指行政机关用行政手段非法限制或剥夺法律赋予企业的合法经营权,包括企业在遵守法律规定和国家计划的基础上所拥有的自行调配和使用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及组织生产...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受害人行政赔偿或者刑事赔偿。 第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赔偿、刑事赔偿工作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有错必纠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问: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陪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的意义何在? 答:颁布本法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问: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哪几种侵犯人身权的情形,受害人有取得行政赔偿的权利? 答:(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相似文献   

8.
<正> 一、个体经济的法律地位个体经济的法律地位,是指个体工商业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潘动中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总和。其权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享有财产所有权和生产经营权财产所有权是指他们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生产资料的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它的客体:除包括个体劳动者个人或家庭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等生活资料外,还包括个体经营的小型生产资料、机动工具、机动车辆以及其它必要的房屋和  相似文献   

9.
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权童卫东行政复议是由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违法侵犯行政管理相对人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救济的一项法律制度。目前行政复议制度在管辖、受案范围、审理方式以及对复议活动的监督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抽象行政行为的...  相似文献   

10.
赵元成 《法治研究》2012,(2):119-125
实践中因登记申请人提供虚假材料。登记机关未尽到谨慎的审查义务导致登记错误的情形较为常见。由于存在民事赔偿与行政赔偿两种不同性质的赔偿责任,法院认为只有在受害人的损失无法通过民事途径获得赔偿的范围内,才属于受害人在行政赔偿中的实际损失。这种观点和司法实践不利于受害人的权利救济。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按照登记机关在损害中的过错程度及其在损害发生中所起作用确定赔偿责任,对受害人的直接财产损失予以赔偿。  相似文献   

11.
行政相对人因为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存在违法或者不当,采取盗窃、诈骗、抢劫等方式取回自己被扣押的财物,在实践中经常出现。那么,行政机关对于这些扣押的财物是否享有权利,行政相对人能否采取上述方式来对抗行政机关的扣押措施呢?本刊结合典型案例,特邀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赔偿法中有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赔偿义务机关的确立;二是赔偿数量的标准。这两个问题直接涉及到行政赔偿存在的实践价值。我国采取的是谁侵害谁赔偿的原则,即侵权主体与侵权义务机关相一致,由实施侵害的行政机关或实施侵害的公务员所在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这体现了对侵权者的经济惩罚,有利于依法行政。国家赔偿计算标准,是国家赔偿法所确定的根据损害程度确定赔偿…  相似文献   

13.
国家赔偿“职务相关论”浅析邹润学《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赔偿的权利。该法第5条第2款规定: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与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国家不承担赔...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的颁布,我国的国家赔偿制度正式建立,这是一项新的、前所未有的制度,故在理论与实践上均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笔者仅将其中的一个问题抒一孔之见:国家对行政机关的不当自由裁量行为侵权是否应承担赔偿之责?《国家赔偿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该条明确了受害人获得国家赔偿的条件是:合法权益受到了违法行政行为的侵害,并在现实上已发生了损害这…  相似文献   

15.
行政赔偿范围主要解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致害时国家承担责任的范围行政赔偿范围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行政法律关系中对行政相对人的救济范围和程度,它对政府公信力的建立以及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纵观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关于行政赔偿范围的规定尚不够完善,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不能得到有力的保障.本文试从我国行政赔偿范围的立法现状出发,初略探析我国行政赔偿范围存在的某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行政赔偿范围的完善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赖梁盟 《法学杂志》2007,28(2):82-84
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国家赔偿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国家赔偿由侵权的国家机关代表国家履行赔偿义务.国家赔偿的意义不是财政意义上的赔偿,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赔偿;只要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赔偿,就不应该让受害人受到经济损失.既然法律是天平,国家不能吃亏,受害人也不能吃亏.  相似文献   

17.
【裁判要旨】行政机关未按照法律的规定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与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的权利被剥夺,行政处罚决定也未生效,属于重大且明显违法的行政行为,应适用确认无效判决。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二十八条第(七)项规定,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人的财产权造成损害的,应按照直接损失给予赔偿,但未经证实的不确定利益不能作为直接损失。  相似文献   

19.
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在行政赔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行政机关在处理行政赔偿问题时,搞错了行政赔偿请求人或者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将会发生行政赔偿错误的问题。笔者根据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谈一谈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这两个问题。一、行政赔偿请求人行政赔偿请求人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职权行为侵害了合法权益,依据法律规定具有向行政机关请求赔偿权利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根据国家赔偿法第六条的规定,行政赔偿请求人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第一、请求人合法权益受到行  相似文献   

20.
李伟 《中外法学》1992,(1):79-80
<正> 我国应建立三种并行的行政赔偿责任:一是违法行政赔偿责任;二是合法行政赔偿责任;三是结果赔偿责任,以合理地构成完整的行政赔偿制度体系。一、违法行政赔偿责任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政,致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害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及相应的责任。承担这种责任的目的有二:弥补给公民个人造成的损害;使行为者意识其行为的危害性,以预防该类行为的继续发生。违法行政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危害性,它不仅侵犯了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