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商投资国民待遇若干问题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待遇是外国人同内国人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方面享有同等法律地位的一种待遇制度,其适用对象是外国人,而不是本国国民.故外商投资国民待遇的适用对象是外商投资者及其投资而不是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要求的是给予外国人不低于本国国民的待遇且有其合理的例外,不存在所谓“超”或“低”国民待遇之说.在国际投资领域国民待遇与最惠国待遇结合起来使用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决不能依据最惠国条款而自动享有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2.
刘永伟 《现代法学》2006,28(2):157-165
近几年来,主张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取消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的观点日渐盛行。这一观点在法律上的依据主要是税收优惠违反了WTO国民待遇原则。通过研究不难发现,WTO并不存在国民待遇原则,而且有关协定的国民待遇也排除了对所得税的适用,我国对外双边税收协定也排除了国民待遇原则。税收优惠不存在违反国民待遇原则的问题,而且符合税收公平原则。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采取怎样的税收政策拥有完全的主权,完全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政策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在对外开放的30年中,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中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此同时,中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也随之得以产生和发展,并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框架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改革当初以企业立法形式确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当前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国民待遇”原则下,中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必然地会从目前实行的“双轨制”企业立法阶段发展到国家宏观调控立法阶段的外商投资法典制阶段,从而使外商投资者和中国国内的各市场经济主体一样,在中国享有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4.
入世后 ,经过修订后的中国外资立法与WTO规则已基本接轨 ,惟有“超国民待遇”的问题尚未触及 ,学界对国民待遇的理解出现了歧义 ,一些学者主张“超国民待遇”与国民待遇兼容 ,与WTO规则并行不悖。对“超国民待遇合法合理论”应提出质疑 ,提出“超国民待遇”于法无据 ,于理相悖 ,因此 ,应重塑我国的外资优惠政策的思路 ,以便在新形势下深化外资优惠政策新的形式和内涵 ,逐步消除“超国民待遇”现象  相似文献   

5.
总体上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外资立法体系,这些立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我国吸引外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原有的外资立法体系也逐渐显露其不足,需要对其进一步完善,本文试作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实行国民待遇原则完善我国涉外投资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为了适应“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机制要求,也是为了适应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中共中央在1993年底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1995年1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积极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逐步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我国较完整的多层次的涉外投资法体系,为我国积极、合理有效地吸引外商投资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和保障;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外商投资法律环境也有不少问题有待完善,其中外商投资待遇问题一直是国际投资领域的核心问题,国民待遇问题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以实行国民待遇中的几个问题来探讨我国涉外投资立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7.
浅析外商投资企业董事会制度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立法中关于董事会的性质、职权和组成 ,董事会会议的召集、主持和通知 ,董事不能出席、未出席或不出席董事会议及董事委派代表出席的处理 ,董事会决议的做出方式 ,副董事长的职权 ,以及合营各方纠纷解决中的董事会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立法规定的缺陷提出了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奉行积极利用外资政策,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涉及领域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对我国关于外资国民待遇政策做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拟就WTO协议在我国的适用为议题 ,回顾了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的立法及其修改完善历程 ,提出我国立法一方面应进一步适应入世的需要 ,给以外商以国民待遇 ;同时 ,又要从立法上保障我国内资主体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0.
《商务与法律》2004,(1):42-42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务部联合于2004年3月2日颁布了《外商投资广告企业管理规定》,同日起实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原来印发的《关于设立外商投资广告企业的若干规定》(工商广字[1994]第304号)同时废止。该规定主要内容如下:(1)符合规定条件的外商投资  相似文献   

11.
综观WTO协定中的有关条款,尽管其在许多方面对国民待遇原则有了重在发展,但各领域的发燕尾服很不平衡,特别是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国民待遇问题实际上还没有被WTO提上议程,本认为,即使在WTO体制下,有条件的国民待遇仍具有不可改变的属性。  相似文献   

12.
论外商证券投资法律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南申 《现代法学》2006,28(3):112-120
外商对华证券投资包括投资于境外证券市场与境内证券市场的外资股与债券,其主流则为境内上市外资股(B股)与QFII投资普通股(A股)。外商证券投资的法律制度由投资者本国的法律监管与东道国法律监管两部分构成。前者监管主要针对证券发行数量、税收和利率的限制,后者监管主要集中在证券入市审批和证券交易管理,两者中应以东道国法律监管为主。我国对外商证券投资实行较为严格的监管制度,集中体现为证券市场开放中实行的QFII制度。法律监管的范围涉及市场准入审批、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资产管理和外汇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朱令  刘正 《行政与法》2010,(3):122-125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外资并购出现了新的特点,新特点的出现也显现出我国外资并购立法的不足。我国应完善外资并购立法,加强执法监督力度,对特殊行业外资并购及时出台法律进行规制,让外资并购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实现外资并购与我国民族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略论外资准入与投资自由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泉 《现代法学》2003,25(2):146-150
国际投资法制中的外资准入制度 ,已成为南北国家矛盾和冲突的焦点与难点问题。外资准入作为国家经济主权的重要内容 ,受到双边和多边投资立法的重大冲击。发达国家推动投资自由化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削弱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外资的法律管制。因此 ,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在多边贸易体制下国际投资规则的制定 ,并力求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要求 ,以避免投资自由化对本国经济安全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越南外国投资优惠法律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思剑 《河北法学》2007,25(12):173-176
越南是我国企业进军东盟的必由之路.自越南改革开放以来,越南的外商投资的法律不断得以完善,投资程序日趋简化,投资环境日益宽松,投资优惠政策也增多.外资在越南投资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外资准入是国际投资领域的重要制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多边投资条约中的外资准入自由化,突出反映在将国民待遇原则适用于外资准入阶段,废除准入阶段的履行要求等方面。发达国家力主国际投资准入自由化。我国应主张渐进实现外资准入自由化,团结其他发展中国家,积极参加国际投资立法实践,促成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规则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由于环境保护关系到人类整体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在外资征收的立法与实践中环境保护和外资保护应予一体化考虑,但现状却反映出外资私益优先于环境公益的倾向。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角度看,为使发展中国家不致因环保因素付出不必要的代价,环境征收不应具有补偿性。而且,不补偿环境征收合法性根植于污染者付费原则、预防原则、治安权例外以及国际环境法义务优先原则。  相似文献   

18.
WTO国民待遇在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毅 《法学研究》2004,26(3):115-127
乌拉圭回合之后,WTO国民待遇适用于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产生了一些新的法律特点,在适用范围、适用客体及例外限制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在服务贸易领域它从普遍义务走向特定义务,从无条件走向有条件;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它由形式互惠转为实质互惠,适用于执法和司法救济过程,提高了整体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失灵”的出现,各国均积极履行经济监管职能,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然而,国家经济监管权同样存在着怠行与滥用的问题,无法彰显市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在“议行合一”的政治架构下,法律监督权作为一项独立的外部权力,应肩担防范国家经济监管权异化的重任。这是市场秩序的需要,也是分权制衡的依归,更是检察制度历史演进的使然。检察监督的路径就是加强抽象监管行为的监督,防止监管法规命令腐败,并以检察建议权、行政公诉分别监督具体监管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最后,以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监管人员的职务行为。  相似文献   

20.
王少棠 《时代法学》2020,18(2):107-I0003
国有企业已经稳定成为国际投资市场的参与者,因此可以从投资者身份去看待国有企业与相关规定适应状况。从国有企业是否是国际投资协定中投资者出发,可以初步判断其能否享有协定下国民待遇。但也存在着因为“相似情形”解释不明、根本例外条款内容不明等情况而无法实际享有国民待遇的情况。我国所签署的国际投资协定基本可以保障我国国有企业享有国民待遇,但仍然存在个别例外。为此,应当注意在国民待遇条款、根本例外条款制定时的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