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音是海外华人社会中最为流行并最有影响的中国民间神祇之一。华侨华人很早就将观音信仰带到海外,并传播到全世界,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二战后,海外观音信仰呈现在地化和国际化的发展特点。华侨华人大多是在世俗化和民间化的寺庙中奉祀观音,同时,华侨华人佛教道场通常也都会敬奉观音。另外,一些混杂释道儒三教的民间教派也奉祀观音。秉持观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华侨华人观音庙往往是慈善道场。基于观音信仰,闽粤等地侨乡与海外华侨华人之间建立了较为密切的文化联系。以浙江普陀山观音道场为纽带,在“再华化”因素推动下,海外华人既加强了对观音信仰的情感认同,也加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1.侨史研究与侨务工作2.广西华侨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3。近年来我国对华侨史的研究4.印支二川华侨史比较研究5。巾法战争时期的华侨6。广西籍华侨华人旅居南洋述略7.泰京广西会馆和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的成立8.浅论广西会馆9.华侨史初探兼论近代华侨对祖国的贡献10.奋迅纤口难丹心照汗青 一一南洋华侨积极支援祖国抗战11.华侨华人现状分布12。岑澡县水汉乡华侨多的原因玲.越南华侨对祖国抗日战争的支援14.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广西会馆15.一纸箔钱撩动乡情袅袅 西林县政协启开对港侨联络之门16.多才多艺的华人教授周庆陶17。华侨与孙巾山革命18.…  相似文献   

3.
因反清复明遭镇压的洪门组织成员流亡南洋各地,在东南亚找到了相对安全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华侨华人社会和当地社会中有较大影响并对一些殖民地政府造成威胁。他们一方面是当地华侨华人的保护者,也存在着协助当地殖民政府管制华人的一面。他们同所在国人民共同反殖民统治并逐渐融入当地社会。他们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革命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参与者。研究近代洪门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还可以追溯当代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历史及东南亚党派发展史。  相似文献   

4.
华声     
《日本华侨留学生运动史》在东京出版,中国国家侨务办公室主任陈玉杰致电慰问海啸受灾国家华侨华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回顾妈祖信仰在新加坡华侨华人社会传播的情况,分析了妈祖信仰在华侨华人谋求生存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一)增进华侨团结;(二)创办公益慈善事业;(三)寄托对祖籍国的思念。  相似文献   

6.
华文报纸是华侨华人社会三大支柱之一。2001年5月,马来西亚华人政党马华公会收购南洋报业《南洋商报》和《中国报》,引起华人社会一场大风波。之后南洋报业一直亏欠。2006年,马华公会出售南洋给星洲媒体集团。马来西亚华文报业遭到垄断。本文对这一事件进行阐述,希望华报与华社同舟共济,不宜相互交恶。  相似文献   

7.
我炎黄子孙移居海外,可追溯到明朝郑和下西洋时代起。自那时起,闽粤两省沿海地区便有更多民众漂洋过海,到南洋谋生。华侨的足迹遍及东南亚。十九世纪中叶之后,华侨的足迹遍及了北美。十九世纪末,华侨在南美大地上居留了下来,落地生根。现在,华人遍及全球。华侨华人以其炎黄子孙吃  相似文献   

8.
李文 《今日上海》2010,(8):21-21
七月盛夏,烈日酷暑,但是“华侨华人回家看世博”大型活动却吸引了全球的华侨华人。今年7月2日,日本中部华侨华人各团体组织了日本中部名古屋、爱知县、岐阜县等地的20余名华侨华人企业家作为先遣代表,兴致勃勃地来到上海,参观上海世博会。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华人反独促统大会,日本华侨华人组团踊跃前来参加,成员有老华侨、新华侨学人和日籍华人。日本华侨华人同今天与会的各位一样,坚决反对“台独“,主张和平统一中国,并为早日实现这个目的,愿献出绵薄力量。我本人是在台湾土生土长,于1950年到日本的,朋友说是来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回顾妈祖信仰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情况。分析了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妈祖信仰的特点;(一)妈祖庙与华侨宗乡会馆有密切联系;(二)妈祖信仰与祖先崇拜相互促进;(三)海南华侨华人经常把妈祖与水尾圣娘、108兄弟公等神明一起供奉。  相似文献   

11.
骆凡  张宪国 《统一论坛》2010,(1):F0003-F0003
2010年1月11日至20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秘书长王冀军率团访问日本、韩国。访问团先后与全日本华侨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日本)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大阪侨界、韩华中国和平统一促进联合总会、仁川华侨华人和平统一促进会、大邱市华侨华人和平统一促进会、安山市中国侨民协会等举行座谈。  相似文献   

12.
在1910至1920年间,华侨刊物中多见对于南洋地区的社会调查.这批社会调查出现在华商在南洋地区实力较弱,社会调查被视为商战之重要武器的背景下.侨刊社会调查的内容涉及南洋地区的自然环境、物产、经济情况与社会文化等方面.据社会调查观之,1910至1920年间的南洋社会优渥,物产丰富,椰树、糖、橡胶为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其时,南洋地区的经济为欧美殖民者、日本人与华人控制.20世纪初的南洋经济仍是初级产品经济为主,主要出产粮食与热带经济作物,而煤炭等燃料与工业品则全赖进口.南洋地区社会文化多元,原住民与欧美殖民者矛盾不断,华人在南洋地区的拓殖史十分悠久.南洋社会调查呈现出实用性强,为商战服务的特征,其书写者多为侨商或曾在南洋居留的知识菁英.  相似文献   

13.
由于郑和下西洋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航海成就,以及执行的和平友好外交政策,这一壮举不但开创华侨开发南洋的新时代,而且对日后华侨华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推动广西侨史研究,这里向大家简略介绍桂林图书馆馆藏华侨历史方面的史料情况,由于华侨历史资料涉及面比较广,这里所谈的主要是直接与华侨、华人问题有关的书刊。 有关华侨华人问题的专著。我国最早的一部华侨史著作是清末的《南洋华侨史略》,连载于《民报》1910年25至26期,作者署名“义皇正胤”,本名易本义,曾在爪哇三宝垄一所华文学校当过教师。这本华侨史主要是依靠口头和文字资料写成,大部分涉及荷兰和英国在  相似文献   

15.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缘关系,海外华侨华人约90%聚居在东南亚各地。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变化成为海外华侨社会变化的晴雨表,它代表海外华侨华人的动向。所以研究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的演变与发展具有代表性。本文在剖析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演变、发展时,侧重分析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的演变发展。 一、落地生根:海外华侨社会的根本性变化 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东南亚各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各国民族主义兴起。他们为发展民族经济以巩固政治独立,对华侨及其资本采取同化与融合的政策。与此同时,华侨的祖籍国——中国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一系列革命措施,尤其土地改革没收了部分华侨的土地和房屋,将一些华  相似文献   

16.
1990年8月,我国同印尼复交,中断了近1/4世纪的印尼华侨华人同我国的关系,又重新逐步活跃起来。印尼是全球华侨华人最多的国家,当地华人同中国的关系自然引起世人的关注。本文着重探讨复交前后华侨华人同中国各方面的关系。 认同中国时期:关系密切 本世纪60年代以前的荷印政权和苏加诺政府时期对华侨华人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中国政府在1955年以前实行争取华侨的政策,因而此阶段是印尼华侨华人认同中国的时期。 华侨认同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是中国在海外的移民。历史形成的血缘地缘、同种同文、乡情族谊等关系使华侨难以割断同中国故土的联系,何况,“我国的移民是‘暂居性’,  相似文献   

17.
南洋是海南华侨华人的主要移居地,海南侨乡饮食文化受到南洋的影响较大,呈现出南洋化的特点。早期海南人以经营咖啡店、茶餐室闻名,他们通过携带或者投资等方式,把南洋的食品和饮食习惯传入家乡,喝咖啡、吃面包等逐渐成为百姓的日常饮食。海南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刺激了相关产业和行业的产生与发展,海南岛成为我国最早的咖啡种植基地,面粉、咖啡的进口贸易也迅速增长,中西结合的老爸茶成为新兴的餐饮模式。  相似文献   

18.
长崎是日本华侨的发祥地,但是随着时代的演变,长崎的发展速度逐渐落后于东京、大阪、神户、横滨等新兴的工商业城市,这势必会对长崎的华侨华人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又因华侨华人团体是伴随着华侨现象而出现的产物,所以长崎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也必将导致长崎华侨华人团体产生一系列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试述华侨华人的女神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侨华人既把祖国籍国的女神崇拜传播到海外,也创造出一些海外本土华侨华人崇拜的女神。这种女崇拜对增进华侨华人之间、华侨华人与祖籍国之间的联系以及促进华侨华人融入当地社会,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0.
民间信仰既是广大民众想像人生与来世的解释体系,也是民众创造社会秩序的手段,是民众从民间宇宙观出发对人生问题作出的自我界定,是民众精神生活的体现。华侨出国谋生、发展时,也把中国民间信仰带到国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哪里有华侨华人哪里就有中国民间信仰。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华侨华人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常年生活于国外,但又和祖籍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