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秦岭 《党史博采》2002,(12):33-35
提起电影《奇袭》和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来,可谓家喻户晓。但若问起电影改编前的原作者是谁,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这位当年出生入死进行实地采访,并详尽及时地报道了“奇袭白虎团’英雄事迹的战地记者,名叫王程远,今年已经72岁了。40多年来王程远老人一直隐居在乡村,从不向人炫耀他那段辉煌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2.
颜梅生 《党史文苑》2011,(23):50-53
电影《坚守文登川》《打击侵略者》《奇袭"白虎团"》及其同名京剧早已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们均取材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八军的战例,而该军军长就是陈坊仁。陈坊仁(1916—1967),江西省兴国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3.
1953年,赵士君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203师607团侦察股股长,奇袭“白虎团”之战,他虽然没有亲历战斗,却是实实在在的幕后英雄。志愿军68军203师正面之敌是李伪军首都师第一团“白虎团”,是李承晚的精锐部队之一,其团旗及各种车辆上都印有白虎图像。志愿军203师师部命令607团派出一个“化袭班”,趁金城反击战全线发起攻击时,化装成敌溃退的搜索队,插入“白虎团”团部,彻底捣毁敌指挥机关,配合插入敌军的尖刀营一举全歼“白虎团”。  相似文献   

4.
在群星闪耀的我军英模人物中,著名战斗英雄杨育才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熟悉他非凡经历的人知道,他就是京剧和电影《奇袭白虎团》中主人公严伟才的生活原型。1999年的一天,笔者怀着对先辈业绩无限敬仰的心情,专程来到济南军区干休所拜访慕名很久的战斗英雄杨育才老人。提及奇袭白虎团,老人激情满怀,记忆如昨。于是,46年前抗美援朝金城战役中最精彩的一幕,伴着老人的娓娓述说,在我的眼前展现开来──一1953年6月下旬,志愿军许多部队开到了金城前线,即将向美李匪帮进行一次强大的进攻战。我军决定在战役发起进攻的同时,派一支精悍…  相似文献   

5.
奇袭白虎团之战,是在抗美援朝时期金城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203师袭击号称"白虎团"的南朝鲜李承晚首都警卫师第1团团部的一次歼灭战。此次袭击,彻底打疼了为和谈制造麻烦的李承晚集团,把敌人拉回到谈判桌前。今天,这面白虎团团旗仍然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203师在我军序列中是一支既平凡又伟大的英雄部队,说平凡,是因为它资历浅,直到解放战争中期才诞生,参加战役战斗少,产生高级将领少,甚至在80年代就撤消了番号。说伟大,是因为它具有蓬勃的朝气,作战勇敢,多次发挥特殊作用,是后起之秀的最佳代表,闻名天下的奇袭白虎团就发生在该师。  相似文献   

7.
正"上级布下天罗网,数万敌兵一袋装。毛泽东思想把我的心照亮,浑身是胆斗志昂。出敌不意从天降,定教它白虎团马翻人仰。"东区攀枝花大道中段一栋老小区楼的六楼,包月禄老人坐在自己小小的书房里,哼着京剧《奇袭白虎团》的片段。他戴着毛毡帽儿,唤来自己的老伴儿再次确认自己的仪容整洁,等待记者的来访。阳光照不进来的房间,有些阴冷。老人坐在沙发上,目光所及之处,是电视柜  相似文献   

8.
春紫 《党史纵横》2013,(10):50-52
反映抗美援朝战争惊险战斗故事的优秀影片《奇袭》,在当年可是家喻户晓。影片一经播放,在社会上就获得了如潮的好评。特别是影片的主角——英雄的侦察连长“方勇”形象深入人心。其实电影《奇袭》所反映的故事是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真实故事,侦察连长“方勇”的原型人物就是时任38军侦察科副科长的“张魁印”。  相似文献   

9.
每逢新战士入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都要放映《奇袭武陵桥》这部影片。这是一部由兵演兵,官演官的军事教育片,是沈阳军区献给建国十周年的献礼片。上映不久,便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改拍为故事片《奇袭》,以后几乎年年十月份纪念志愿军入朝作战都上映,在文革期间也没中断过。说明这部电影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这场战争的某个侧面。但是大家看这部片子时,却看不到作者的名字,更不知《奇袭武陵桥》为什么要改为《奇袭》?漫说今天的观众不清楚,就是当年参加过拍摄工作的大多数同志也不完全了解其中的来龙去脉。话得从1958年秋天说起,当时总参二部召开部队侦察工作会议,会上提出趁现在很多侦察人员还  相似文献   

10.
王永春 《党史文苑》2006,(10):52-53
奇袭青龙关之战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然而红军英雄--二七四团作战参谋周学义生前给我讲过的他亲身经历的这次惊险战斗,依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1.
1953年夏,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后、也是最紧张的阶段。为彻底粉碎敌人拖延时问的梦想,迫使其老老实实坐下来谈判,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金城前线发动了大规模反攻。“奇袭白虎团”便是金城战役中一次极为出色的战术行动.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极为出色的一仗。  相似文献   

12.
1953年7月的一天,通讯员急匆匆跑进连部,向我和连长报告:有任务.我和连长一路小跑,赶到军部.丁盛军长把我俩叫到作战地图前布置任务:这次战役是要歼灭南朝鲜的王牌军白虎团,彻底打掉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伪军不可一世的气焰.你们连的主要任务是拿下866主峰高地、42.4高地和西山腿子高地,扫平穿插部队前进的障碍."敌人占据有利地形,有凶猛的炮火,你们尖刀连有没有决心拔掉这颗虎牙?"我和连长一下子明白了,我们连要为打白虎团打前站(后来才知道是奇袭).我不知从哪儿来的一股劲儿,胸脯一挺,足跟儿一磕,猛地一个军礼:"请首长放心,有我们腰斩七军的丁盛军长的指挥,有我们英雄团长赵福顺的带领,有我军强大的炮火支援,我和英雄连长史林标一定能够带领全连战士拿下主峰阵地,为消灭白虎团打好前站!"军长满意地笑了.  相似文献   

13.
2008年电影《集结号》大热,很多观众对电影中惨烈的阻击战记忆深刻。但很少有人知道,该电影的原型就是当年解放战争中莱芜战役最惨烈的小洼阻击战,战斗场面远比电影震撼、悲壮。140名指战员的连队,6小时战斗结束后,只剩下36名,其中多数负伤;连长、指导员……相继阵亡,最后只有一名排干部率领战士死守。与电影不同,即使在4名通讯员相继牺牲的情况下,我军仍坚持派出通讯员传达撤退命令,最终保留下36名战士。  相似文献   

14.
《学习导报》2013,(16):56-56
2013年5月16日-20日,中国(长沙)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在长沙(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家矿物宝石展商齐聚长沙。其中,全球仅存的两件保存完整的始祖乌化石之一、比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海洋之心”更大的坦桑石宝石、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最大黑欧泊等矿物珠宝备受瞩目。而在这次博览会上,除了各大华美的矿石珠宝,同样流光溢彩的还有被誉为“液体黄金”的中国名酒——幽雅酱香武陵酒。  相似文献   

15.
正开国元帅聂荣臻重情重义,至情至性,被毛泽东称为"厚道人"。对于曾经共同生活和战斗过的革命战友,他始终难以忘怀,思念不已。现撷取其中几则故事,以飨读者。关心电影《刑场上的婚礼》聂荣臻先后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在广州起义的战斗中,与周文雍结下了真挚的  相似文献   

16.
奇袭青龙关之战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然而红军英雄——二七四团作战参谋周学义生前给我讲过的他亲身经历的这次惊险战斗,依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是1934年秋天的事。由于党内第三次“左”倾路线的错误,红四方面军被迫离开了鄂、豫、皖老苏区,翻过秦岭、巴山,进入四川建立了  相似文献   

17.
<正>伯父张恨水在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里,创作作品高达3700万字,其中有800万字是抗战作品。如揭露南京大屠杀的《大江东去》,反映常德保卫战的《虎贲万岁》,介绍家乡游击队奇袭日军的《巷战之夜》,抨击国民党当局贪腐的《八十一梦》,歌颂八路军抗日事迹的《水浒新传》,以及战后反思的《巴山夜雨》等,因此,他被誉为"抗战文学第一人"。而这些抗战作  相似文献   

18.
任晶晶 《湘潮》2014,(9):49-49
电影《难忘的战斗》曾让毛泽东流泪。这部电影的诞生与一个叫孙景瑞的入密切相关。孙景瑞1922年出生在河北省高碑店一个中农家庭。1949年3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随四野大部队进驻武汉。  相似文献   

19.
《新长征》2011,(12):F0004-F0004
长影集团的前身长春电影制片厂从1945年10月1日成立至今,作为我党最早创建的电影生产基地,拍摄了大量的革命优秀电影,如《白毛女》、《甲午风云》、《刘三姐》、《董存瑞》、《五朵金花》等。其中《保密局的枪声》创造了六亿人观影的历史记录。长影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聚集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业务骨干,被誉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  相似文献   

20.
前段时间,对现代戏(即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而走红于"文革"的"样板戏")是否应进入中小学课堂,颇有争议,反对者甚至还给它加了"三宗罪".但现代戏还是在争议声中进了课堂.不料,北京最近又有了新的消息,说教育部原规定的15首曲目中的<奇袭白虎团>选段<趁夜晚>,因为"时代局限性非常强,特别是具有代表性的‘打败美帝野心狼'一句,已与时代脱节,"故必须从北京市中小学京剧教材中删除之,云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