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3月,爱尔兰。一位中国警官正在法庭证人席上作为警方证人出庭。他的对手是爱尔兰国内最有名的刑事案件律师。这年在爱尔兰.两位中国留学生在自己的公寓内被害。当时监控录像显示,另外一位中国留学生有重大嫌疑。爱尔兰警方把中国警官请来做审讯翻译并协助审讯。  相似文献   

2.
“部分结婚”是时下流行于欧洲情侣间的一种新型生活方式,通常被称为PACS。它规定,如果双方登记为伴侣,短期内必须居住在一起,拥有共同的财产权,如果双方的这种关系能够保持三年以上,那么官方将给予这对情侣已婚夫妇的税率。当然,中止这种关系从法律上来讲就更简单,只要在三个月前告知有关机构就行了。虽然在中国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但像欧洲情侣一样享受“部分结婚”的年轻人比比皆是,同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生活方式对以后的婚姻究竟是利还是弊呢?  相似文献   

3.
蒋芳 《半月谈》2020,(7):27-29
疫情防控期间,留学生有句话在自嘲中透出这一群体的无奈和艰辛: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国打上半场,外国打下半场,而留学生不仅打满全场,甚至可能全场“被打”。疫情全球蔓延,留学生进退维谷赶在澳洲拒绝中国学生入境之前,悉尼大学研一学生王曙(化名)一度庆幸自己行动力超强,大年初三加了一万多元抢到了机票,顺利返校,按时开学。  相似文献   

4.
<正> 日前,有消息称:新西兰为规范中国留学生出台了一些限制措施,澳大利亚已经停止对中国中学生的“优待”,去澳大利亚读中学免试英语的日子行将结束;德国为控制中国留学生专门设立“留德人员审核部”,这是德国在全球众多驻外机构中惟一一个专门针对中国人的机构。数国不约而同地调高收中国留学生的门槛,其直接因素是因为中国中小留学生泛滥成灾并且素质极差,“留学垃圾”这个词也就特指中国的小留学生。难道中国小留学生的素质真的如消息中所说的  相似文献   

5.
一场重大疫情让百万海外中国留学生身处跌宕起伏的抗疫进程。一些欧美国家的民众将个人偏见转嫁到当地华人群体身上,致使一些中国留学生遭受谩骂排斥;少数留学生的不当言行,也一度令留学生群体在国内自媒体上被污名化、标签化、边缘化,令其面临双重压力。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留学生都表现出应有的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不卑不亢、理性应对、勇于担当,以超凡的姿态接受时代的特殊"大考"。化双重压力为双重动力,追求双重认可,是留学生们的不懈追求,也是他们进一步成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重要人生课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据《中国教育报》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到2000年年底,全球留学生总数达到160多万,其中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国家和地区有108个,中国的38万留学生分布在世界103个国家。在日本和美国,中国留学生已经成为这两个国家最大的生源国;在英国,中国留学生在3年内增长了近4倍,总数突破了1万人。目前,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排名前几位的国家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法国和日本。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层次以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为主,其中自费生占绝大多数。据了解,中国是世界上少数的…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14)
<正>政策更宽松一点,让外国人在中国创业就业更容易一点,这是大多数外国留学生的心声。他们同时还希望日常生活方面能更便利,比如租房、住酒店、上网等方面能够有更多选择空间。"我喜欢了解中国对外国人的政策,因为这关系到我们的未来,在中国肯定要去了解。"当问及是否了解最新的绿卡新政,来自埃及的留学生王海波这般对《小康》记者说。对于外籍留学生来说,与他们相关的中国政策确实关涉他们的未来。最近,中国政府向外籍友人和外籍华人"发福利"了,其中就惠及创新创业的外籍留学生。  相似文献   

8.
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的李立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被我们追悼过三次,这在中国革命史上绝无仅有。1922年,李立三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主任,在工人中开展革命活动,当时在法国曾同他一起勤工俭学的留学生误听传言,  相似文献   

9.
胡颖 《小康》2005,(3):56-56
英国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加上拥有英语这一世界通用语言的独特优势,一直是世界上主要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国家之一。2002年,赴英留学的人数首次超过了美国,英国成为吸引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目前,在英的中国留学生已超过6万人。  相似文献   

10.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留学生人数位居全世界首位.中国是世界上在国外读大学的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留学生占全球留学生总数的14%.而中国留学生的去向,大都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日本.  相似文献   

11.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李生明中国自古就自"杀一儆百"这条成语。明朝皇帝朱元璋杀了一个贪赃枉法的驸马,威慑了满朝文武,使众多的人不敢步其后尘。新中国杀了刘青山、张子善两个人,教育、挽救了20、200、2000、20000多个干部。这两种事实,都可用"完成式...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6,(4)
正对于留学生来说,到这样一个国家学习生活,与其等到控枪问题出现突破性进展,不如先了解下各州大学对于在学校里携带枪支是什么样的态度。近日,一名中国女留学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开车时被追尾,最后却被追尾司机开枪打死。这起莫名飞来的横祸再次把美国的枪支问题放在了聚光灯下。在这个平均每100个人就拥有88支枪的国家里,宪法第二条修正案中明确规定了民众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受到侵犯",再加上武器制造商的游说,控枪在美国一直是个既复杂又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雅晶 《北京观察》2016,(z1):72-77
留学生作为近代中国社会中一个学贯中西的新型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文化观和政治追求大体相近,具有新知识、新技能,大都能在世界框架中考虑中国命运问题,这是孙中山和留学生能够相互吸引、良性互动而结合的政治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与现实的留学浪潮”之二留学生与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焦润明中国的现代化运动肇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这是一场顽强地追赶着世界现代化大潮、逐步地改变着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而留学生则是这场历史变革的主体,在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  相似文献   

15.
《时代潮》2001,(8)
今年一季度,笔者接连两次设宴,为朋友的孩子到日本和新西兰留学饯行。也就在这期间,几起接连发生的中国留学生遇害案,正引起国人的广泛关注。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遇害的消息特别集中,自然触动了国人敏感的神经。有人感到国外不是天堂是地狱,对到国外留学  相似文献   

16.
王智琦 《今日上海》2013,(10):37-39
今年暑期,闸北区共和新路街道文化活动中心迎来了一批碧眼隆鼻的爱尔兰师生。这是8月的一个下午,智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文化之旅”邀请了21名爱尔兰艾瑞戈中学师生到上海体验中国传统茶文化交流活动。经过了3天在共和新路街道的学习与交流,活动主办方智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共和新路街道茶艺队与艾瑞戈中学师生互换礼物,依依惜别。  相似文献   

17.
两个男童,花季少年,他们还刚刚步入这个五彩缤纷的快乐大世界,却溘然魂飞天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残害这两个男童的凶手竟然是他们的亲生母亲——一个被封建迷信毒害极深的愚昧信徒。迷信啊,你害死了多少无辜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王辉云 《中国减灾》2011,(20):18-19
每年3月17日是圣派垂克节。这个节日在五世纪末期起源于爱尔兰,以纪念基督教圣徒派垂克。美国人从1737年起开始举办庆祝圣派垂克节游行,为什么爱尔兰的节日后来成为美国的一个重要节日呢?这和土豆、爱尔兰大饥荒、移民潮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近代历史上,爱尔兰可以说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容闳回国后讲了一句话:“要以西方的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中国的留学生归国后,给中国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是物质方面,表现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富强;第二个变化是思想领域,即意识形态方面。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留学生带来的外来思想意识,使传统的意识形态、精神层面有所变化,比如留学生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带来了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五四运动的兴起。改革开放之后有更多留学生走向世界,但由于国内物质条  相似文献   

20.
安东 《台声》2008,(11):24-26
新中国建立国初期.大批旅居日本的华侨(其中约有一半是台胞)、留学生响应祖国的号召.满腔热情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从1953年,这些旅日华侨、留学生从日本舞鹤港乘“兴安丸”号分三批回国。先后8年多时间里共有4000多人回到新中国,占当时旅居日本的中国人总数的十分之一。这成为新中国华侨历史、留学生历史上的一个壮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