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芃  张荣明 《台声》2004,(8):62-65
正确的经营理念,优良的服务品质,使“一茶一坐”最终得到了顾客的认可。事业蒸蒸日上了,但简铭钦并不想停下脚步。他有了一个更大的愿望,把中国的茶文化推广到全世界,在世界十大城市开创“一茶一坐”!第一步,他把目光投向了上海。初见简铭钦,他所谈到的茶人文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我叫虎柏枝,1962年出生于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在我九个月的时候,一场无情的灾祸降临到我的头上,使我由,-个活蹦乱跳的健康的孩子,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双腿不能站立的小儿麻痹症患者!然而我却没有被生活的不幸而击跨,凭着几十年不懈的努力和追求,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与智慧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我研制的“人造克隆鲜花”获得了香港国际专利产品博览会“金奖”。我先后被评为“十佳自强之星”、被京郊日报评为“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残疾人杂志》“封而人物”。全国科学家论坛“特约代表”、北京市“来京建设者文明之星”。  相似文献   

3.
一位朋友问我:日本有没有像“3·15”这样的日子?我自认到日本的时间较长,比较了解日本,便根据自己的记忆回答说:“没有!”结果我错了,一查资料,像中国“3·15”这样的日子,日本是确定在5月30日的。这一天,被称为“消费者之日”。但我要说,日本每年的这一天并没有像中国的“3·15”那样搞得声势浩大,没有各种媒体的集中曝光,也没有那种企业面临此日时的危机感,而是平稳和谐,与往日依然。从这种静谧之中,可以感受日本消费者已经不必为权益去大声疾呼了。  相似文献   

4.
一 1986年2月13日,后山突然浓烟滚滚。 “山上着火了!山上着火了!” 2月16日,在省市两级政府的强令下,由县公、检、法_三家组成的专案组,十几辆警车喧叫着开进了袁家村。 起火原因,说是郭裕禄给他舅上坟引起的,烧毁“山林”几千亩。 县常委集体找郭裕禄谈话,说“有人反映,你给你舅上坟,把山点着了”,要求他配合联合专案组调查。郭裕禄气得大骂:“他妈的!我哪个舅死了?我舅没死,给谁上坟!烧毁几千亩林,山上哪有林嘛!你们又不是不知道!”  相似文献   

5.
1945年的一个风雪之夜,一个小孩嘶哑的哭叫声回荡在林海雪原中。这是一只遗落在中国的日本“孤雁”的哭声。几天后,一个八路军战士带着这个6岁的小男孩走进了邹殿臣的家。 那个八路军战士自称是李排长,他对邹殿臣说:“这个日本孤儿,是我在林海雪原追剿土匪时,林场工人交给我的。我们整天东奔西跑,带在身边很不方便,只得托付给你抚养,等到革命胜利后,我再回来接他。” 那时,邹殿臣的儿子虎生刚刚病逝,一家人还十分悲痛。突然见一个年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17)
正前几天,海峡对岸的亲人堂弟用手机发来一条微信,说叶家四房的福申叔叔寿终正寝了!看到这条噩耗,我顿时泪流满面,这是因为福申叔叔对我们在大陆生活的3兄弟有大恩大德!对我们3兄弟有着如父亲般的爱!1990年,我有幸获得国家教委的委派,到日本兵库县神户商科大学担任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期间,我按照老父亲留下的有关台湾老家的情况材料,写了一封家书试投给一位叔叔(后来才得知当时那位叔叔已经过世)。家乡的亲人一看是一封来自日本的书信,感到十分好奇便拆开了此信,这  相似文献   

7.
鞠九江 《人权》2007,6(1):20-22
每逢佳节倍思亲2006年中秋节前夕,一位老奶奶通过电话向远在大洋彼岸的日本家人捎去问候。当家人再一次劝她回日本时,她说:“我爱樱花烂漫的日本,更爱社会主义的中国,我的心在中国!”  相似文献   

8.
媒体声音     
终于再见了,“地狱里的十年”;迪拜危机使阿联酋在开罗的投资蒙上阴影;中国收回宝藏;世界粮食饥荒;重回父母家  相似文献   

9.
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日本的亲人,但当她的亲人一次次邀她回去时,她却说:“日本是我的生母,可我在生母身边只生活了13年;中国是我的养母,养母抚育了我50多年,这大恩大德,何日报答得完?”这就是一个日本女人——  相似文献   

10.
往事     
老舍先生故居开馆的那天我未能到会,大概是胡絜青大姐担心我的老伴叶君健刚刚故去,心情悲恸没有告诉我。后来我们文史馆又组织到故居参观,我才有机会到他曾住过几十年的老宅。那天,我抬脚走进大门时,心脏似乎像触电一样刺痛了一下。这时舒济一眼望见我,急忙跑了过来,我们拥抱在一起,她喊我一声:“叶伯母!”我顿时热泪盈眶,一阵心酸。故居房屋依旧,院内清洁整齐。走进老舍先生的卧室,使我不由得沉浸在他和我们过去几十年的交往中:在重庆,他给我们做证婚人,祝愿我们和睦幸福;在天津,他和我老伴回国报效祖国,又让我们夫妻重逢…… 1939年抗日战争时,我和叶君健都在重庆,那时许多作家、  相似文献   

11.
<正>在即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仅以此文纪念那些曾经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我为写严老传记,在他的寓所多次访谈。在谈到8年抗战期间许多难忘的经历,这位老科学家仍然激动不已,尽管是几十年前的往事,严老仍然记忆犹新。1937年5月,严济慈应邀去巴黎,出席国际文  相似文献   

12.
父亲的生日     
别人给父亲过生日是亲人相聚、共叙天伦,并在祝福声中留下美好的记忆,而我…… 盼   十月的北京,红叶片片,秋意正浓,外出打工的我背起空空的行囊,登上西去的列车,车在一声汽笛的鸣响中启动,车轮与轨道强烈的摩擦声和我的思绪编织在一起。火车啊 !你快一点,再快一点 !--滚动的车轮将把我的期盼化为现实。   窗外的风景,驱散不了游子的思念之情,心里千万遍地默念:“父亲 !儿子就要回家给您过生日了。”   忆   如烟的往事,给我留下宝贵的回忆,坐在西行的列车上,心里并不平静,反而有一股辛酸、悲切涌上心头:别人给父…  相似文献   

13.
指着岩壁日军头像讲的故事覃克禄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50周年前夕,我访问了曾经活跃在柳江边上的一支抗日武装、战斗在日本侵略军眼皮底下的“柳江青年抗日挺进队”队长石宝照老人。他一边指着柳江县成困乡水灵村左侧山岩口石壁那几个日本军人头像,一边激动地说:“...  相似文献   

14.
生日感怀     
真是好幸运, 44年前的 7月 1日,我伴着猎猎飘展的党旗和高亢嘹亮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幸福地降临人世。这特别而光荣的生辰,几十年来如硕大的光环,一直让我引为骄傲与自豪:啊,我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同一天过生日 !   清晰地记得,年幼时期一个旭日东升、霞光满天的清晨,母亲满面笑容地捧给我两个鸡蛋和一小袋奶豆饼干。我高兴地知道了:今天我过生日。这时,年迈的祖母和母亲一同意味深长地告诉我:你的生日不寻常,是和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同一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  相似文献   

15.
金河同志走了!金河同志比我小六岁,却先走了!迟暮之年,他每天走来走去,忙个不完,我认为他有一个劳动人民独特的身体,总可以多活些年,没想到他走得这么快!其实近几年来,我也看到他向黄泉路上走的步子加快了。腿弱了,走不动;心脏有病,时有发作;又有气管炎,到冬天发作得厉害时,把他折磨得更难堪。“不要多管事了,多活几年吧!”  相似文献   

16.
(一 )牧惠先生走得太突然了!6月5日 ,我们还一起参加过关于青少年人性教育的小型讨论会。他的发言还在我的耳边回响。有感于今天大学的高收费 ,他说自己的家庭很贫苦 ,40年代后期 ,兄弟几个考上大学 ,都得到公费资助 ,没有给父亲造成负担。他还说 ,自己参加了反对蒋介石政府的学潮和建立新政权的革命 ,而现在 ,穷人家的孩子 ,却读不起大学了。他的发言引起了所有与会者的共鸣。那次会上 ,他第一次与章诒和见面 ,说 :“我是你的忠实读者”。章诒和也说 :“久仰您的大名”。分别时 ,章大姐对他说 :“牧先生再见。”我对章大姐悄声说 :“他不姓…  相似文献   

17.
何永 《现代领导》2001,(12):50-50
吉林省水利厅厅长汪洋湖是我们党的干部的优秀代表,他工作岗位变动16次,从不以权谋私。全身心地“为群众造福”。他说:“官位是人民给的。不是个人的。人的一生就是几十年,如果孜孜以求的就是官位又有什么意思呢?一个共产党员的价值就是看你能不能为人民做点实事。”  相似文献   

18.
那一年     
那一年,结束长达九年“再教育”的插队落户,告别“日未出而作、日既落未息”的艰苦,再见了劳累一年还要倒贴口粮钱的无奈,一无所成的我回到上海。记得在“乡办”办理返城手续时,工作人员的一声“你们受苦了!”让我唏嘘不已。那年开始的“大返城”,成千上万知青如同当年奔赴广阔天地,又悄悄地返回了熟悉的城市。  相似文献   

19.
我的一位好友要申请日本永久居住权了,前几天到我住的地方来了,我一听来由就知道他遇见问题了。因为在申请永久居住权时,要填写是否在日本有过违法犯罪记录,这可难坏了他,因为他违反过几次交通规则,和一次因超过规定速度50公里.  相似文献   

20.
开心乐园     
比你更糟一个人心急火燎地跑向公共厕所,但厕所前排着长队,他只好站在最后,好不容易等到前面只剩下一个人了,他实在憋不住了,就对前面的人说:“我快憋不住了,能不能让我先进去?”前面的人紧握着拳头,从牙缝里挤出一句:“你至少还能说话!”梦话妻子关心地对丈夫说“:老公,你近来老是说梦话,要不我陪你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丈夫惊慌地答道:“不用,如果医生给我治好了这毛病,那么我在家里的这一点点发言权都没有了!”人民老师:“同学们,跟着我念‘爱祖国,爱人民……’”小明:“老师!我们是人民吗?”老师:“当然是了!我们都是人民!”小明转过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