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州无模式     
全国都知道有个温州模式。可温州市市长钱兴中却 说,温州既无模式,更坚决拒绝模式,模式是一种 套路,如果有了模式,温州的发展就有了限制,就会放慢发展的脚步。温州人的创业之路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与别的城市相比,温州有着自身别具魅力的活力。漫步街头,沿街的门面无一不是市场──皮鞋一条街、服饰一条街、眼镜一条街。改革开放之初,温州人第一次抓住发展机遇,形成了“千军万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局面,家家户户都是前店后厂的小作坊,“温州货”名扬天下,“作坊经济”则被局外人冠之以“温州模式”。 正当全国各地竞相学习…  相似文献   

2.
吴象 《瞭望》1994,(32)
以家庭工业为基础,以广大购销员为骨干,以市场为纽带,这是温州模式的三大特色.进入九十年代,温州进行“第二次创业.”温州模式又有新的发展,内涵非常丰富.重新认识、剖析温州模式,对总结农村改革经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很有必要,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3.
朱平 《侨园》2004,(4):16-17
有一次在意大利,我们遇到一对乐清夫妇,他们是由华侨亲戚介绍到意大利来的,先在亲戚的工厂务工,有了积累后,自己开了一家餐馆,餐馆需要帮手,于是又叫来了国内亲戚,亲戚有了足够的资本后又自己当老板,然后又带自己的亲戚过来,十几年来,带出来的人有七八十个了。犹如滚雪球一样,这个队伍越来越大。这就是温州人。有数字表明:温州有160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有40万人在海外创业。在世界温州人大会期间,我们采访了三位从海外回来的温州人。  相似文献   

4.
“质量是温州的生命!”温州市市长陈文宪这样大声疾呼,是在1994年5月该市一次前所未有的万人大会上。那次会议的主题是:质量立市! 两年过去了,温州发生了惊人而又可喜的变化。这从两次与温州有关的会议就可以看出。一次是国家经贸委召开的质量会议,破例指名要温州市政府派员到会上介绍质量振兴的经验,另一次是国家技术监督局在温州召开全国质量现场会,推广温州质量立市的经验。 从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重灾区,到向全国  相似文献   

5.
农民的学习     
山东省平原县600多名农民去年8月包专列南下温州取经,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年后,8名平原农民代表又南下温州,一方面是为了“谢师”,另一方面则是带着一年来的学习成果,寻求与温州人的合作。 平原县委书记李文勇说:“去年的温州之行,对平原民营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转折,不但拉开了我县铺天盖地发展民营经济的序幕,而且给平原带来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温州精神激励着平原人奋勇拼搏,成为平原人创业力  相似文献   

6.
去年春天,我在全国人代会期间见到了温州的朋友。他们还记得我,说是应当感谢我初访温州后写的《小商品、大市场》为他们说了话,重访温州后写的《家底实、创新业》为他们鼓了劲,并邀请我再去访问。一席交谈,勾起了我三访温州的愿望。春天里的愿望,秋天里结了果。10月里,我得到了第三次访问温州的机会。到达温州的当天,正巧赶上温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开幕。那座被很多彩旗装点着的现代化的体育场只是在车窗外一闪而过,但这种掠影式的一瞥也还是可以让人领略到它的规模和气派。我还记得,重访温州时,听这里的朋友讲“二次创业”,就讲…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第一次创业我们找到了一块奶酪,那么这块奶酪我们享用了10年;在二次创业中我们必须毫不犹豫地抛弃旧的奶酪去努力寻找新的奶酪。”当谈及二次创业这个话题时,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邦良的话掷地有声  相似文献   

8.
温州,一个曾给关注中国改革的人们带来无数次惊喜与困惑的地方。1987年9月,它被国家定为全国首批12个农村改革试验区之一,进行以乡镇企业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探索。三年多来,在这片土地上,一种全新的企业组织结构——股份合作经济,在试验中顽强地生长,并且日益壮大。一些经济专家认为,这表明曾经被称为“模式”的温州农村经济格局,正在发生一次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1995年9月,在纪念大庆油田开发建设35周年暨油田高产稳产20周年之际,江泽民总书记为大庆油田题词:“发扬大庆精神,搞好二次创业c”以此为标志,大庆油田进入了二次创业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c二次创业,我们的目标是做好三篇大文章:一是做好稳产篇,通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稳产到2010年的目标;二是做好发展篇,通过全面增强企业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大庆油田继续保持全国500家工业企业前列的目标;三是做好改革篇,通过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c二次创业的目标和任务,既给油田…  相似文献   

10.
温州的私人企业,全国瞩目。 那里不仅有万元户,十万元户,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百万元户,正在发展的私人企业随处可见。 近几年,温州私人企业的存在与发展,在全国引起议论纷纷,十三大以后,在私下里仍众说纷纭,留有许多问号。我们在上海、杭州以及沿途接触到的一些人士,对温州私人企业的发展表示忧心忡忡,说它们是靠走私和偷税漏税发展起来的,这样下去,社会主义全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将不复存在……… 温州的私人企业到底会走向何处?会不会出现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会不会改变我们的社会主义制  相似文献   

11.
温州,曾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代名词。一提起温州,有人就会说三道四。 十三大之后,这种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在公开场合已悄然退去。那么,如今的温州人想什么?将有何动作? 20多天的时间里,我们到了温州城乡的大部分地区。在同近百位干部、工人、私人企业主和农民交谈后,我们得到一个印象:温州,正处在激烈的变动中。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青年研究学会最近对温州市二百五十名各界青年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温州青年有这样几个明显的特征: 一、观念上开放解放初,温州由于面对台湾,地处前线,国家不予投资,以后又有多次“打击”、“割尾巴”运动,因而,温州始终是个穷困而封闭的地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温州很快出现了弃旧布新的局面。温州青年的观念也发生了空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以知识为首要因素的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和以知识经济为其重要标志的新的经济形态已经汇成一股新的浪潮,以其强大的生命力主宰着世界经济,并正在对我国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场无声的革命,引出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领导方式的一系列新课题。我省的二次创业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进行的。二次创业,首要的是要创知识经济发展之业。因此,当务之急,是以观念变革为先导,确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新观念。坚决摒弃单纯依赖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传统观念,牢固树立既重视自然资源的有效…  相似文献   

14.
温州,在我国可以说是个人人皆知的地方。人们都知道温州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同时也都为温州的种种问题而满怀疑虑,如前几年这里的教育事业便不能不使有识之士感到忧虑。 数以万计家庭作坊的敲打声,带来了温州经济的最初繁荣。那些几乎没有什么知识与科技含量的半手  相似文献   

15.
曾在前些年企业改革中声名显赫的沈阳电缆厂,又一次以显著的成绩呈现在人们面前: 1993年全厂产量、产值、利税和出口创汇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同行业榜首,创历史最好水平。 沈缆厂是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最大企业,在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靠什么力量迎来了新的辉煌? 全方位投入市场 回首十几年改革的历程,沈缆厂与全国其他国有  相似文献   

16.
一、企业技术创新迫在眉睫年代中叶以来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出现从商品供应短缺向供大于求、结构性过剩转变。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给国有企业经营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迫使国有企业面临第二次创业。80年代初 ,国有企业面临第一次创业 ,其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地扩展企业生产能力 ,满足市场需求。目前 ,国有企业面临第二次创业 ,核心问题是如何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以应对日益强化的市场约束。国有企业在此次创业中 ,普遍遇到了严峻挑战。其表现为 :生产能力过剩 ,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创新机制不健全 ,缺乏创新压力和动力 ,企业没有成为技术…  相似文献   

17.
李丽莉  王冰芯 《学理论》2011,(1):266-267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当今,高职学生的就业不能向社会"等、靠、要",要通过创业主动出击。基于就业导向背景,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指出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并提出要以温州地域文化为依托,以创业带动就业;最后重点阐述了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四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00,(6)
在纽约,现在到底有多少温州人,谁也很难说得准确,有的说七八万人,有的说十几万人。他们大都是80年代初来美国,最短的仅二三年时间。据说,最近几年是一年比一年多。这些温州老乡,初来美国时,可以说什么活最苦最累,他们都干,洗碗、扫地、当搬运工人等,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不管是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19.
温州的“效能革命”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在有效地促进政府社会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作为政府管理方面的一种改革措施,其作用是有限的。笔者通过走进温州看效果、走出温州看发展的思考,认为必须正确认识效能革命在政府管理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效能革命作为一个契机,辩证认识、重点突破、不断深入、全面推进,通过建立健全保证政府有效管理的长效机制,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社会管理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12)
公益创业以社会公益为理念,运用商业模式,通过创造新的服务、产品或新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公益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外蓬勃发展,被认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新途径。随着高校对公益创业的积极探索,青年大学生对公益创业显示了极大的热情,同时也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公益创业呼唤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公益创业。本文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内涵出发,探索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社会价值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