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医随着传教士而进入广西并被用来吸引民众信教,以医促教.传教士在广西开办医疗卫生事业,根本目的是为传教服务,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作用和影响实际上超出了宗教的范围,甚至与之相背离,对缺医少药现状的缓解与民众疾病痛苦的减轻,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民众个体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培养、不良社会习俗的改良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近日,我们采取听汇报、座谈、走访、统计等形式,对全市妇女信教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一、基本情况目前,临沂市共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四种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信教群众共204689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群众共35873人。其中,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三种宗教的信教妇女152020人,占742%,在信教群众中基督教188100人,妇女141780人,占753%;天主教16362人,妇女10211人,占624%;伊斯兰教属回族全民性信仰;佛教227人,无尼姑,信教群众较少,且分布…  相似文献   

3.
朱凤林  梁红玉 《传承》2008,(8):106-107
西医随着传教士而进入广西并被用来吸引民众信教,以医促教。传教士在广西开办医疗卫生事业,根本目的是为传教服务,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其作用和影响实际上超出了宗教的范围,甚至与之相背离,对缺医少药现状的缓解与民众疾病痛苦的减轻,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民众个体与公共卫生意识的培养、不良社会习俗的改良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谢丹 《理论月刊》2008,(2):80-82
本文通过对鸦片战争前后传教士报刊对西方近代民主制度、介绍的分析,指出尽管传教士在中国办报的目的是将其作为"文字布道"的工具,其中对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介绍客观上却对近代中国社会民主思想的萌生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自恢复宗教信仰自由以来,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信教.据统计,近一时期江西余干县有基督教徒6万;佛教、道教教徒5000多人,占全县总人数的9%,其中青少年占20%.江苏射阳等县近期兴起"青年信教热",信教青年由1982年的2%剧增到28%,个别乡达到36%,信教青年与团员比例达到1∶4,有的村信教青年数超过或接近团员人数,有一批青年担任了教点的负责人.青年中出现的信教热,使这些地区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教在华传教运动持续一个多世纪,女传教士占了半壁江山,其海外奋斗似乎有违二战前的两性社会空间分隔观。"天定齐家"说揭示了新教妇女"齐家"与"天定使命"间的话语共谋,以及她们通过海外传教方式打破两性空间分隔的社会性别逻辑。女传教士们在海外参与公共事务,同时维持海外居家的美国文化标准,并以自我牺牲的宗教品性向美国教众展示"纯正女性风范"的海外延伸,实际上实现了社会身份的"双性同体"。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与妇女"是我国妇女理论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广大妇女生存与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其中心议题为中国的文化环境与妇女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8.
女性与宗教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是世界各大宗教信徒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在以某一种宗教为国教的国家和社区中,信教的妇女人数不会少于1/2,而在非全民信教的社会中,妇女往往构成信徒的主体.远溯到各大宗教早期发展阶段,女性曾经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各大宗教无一例外地都积极排斥女性在教团中的地位,但女性仍然以其特有的虔诚和热情成为宗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近代,女性在各宗教教派中地位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2007年5月11-12日,"中国妇女NGO能力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本次活动是中国妇女:NG()能力建设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即项目成果推广研讨会.该项目由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北京红枫心理咨询中心、云南西双版纳儿童权益健康咨询中心、河南社区教育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6家民间妇女组织为建立一个能够为中国妇女NGO组织问提供交流与服务的平台,进一步促进中国妇女NGO的相互交流与共同发展的总体目标,委托陕西妇女研究会代表6家机构起草、递交了"中国妇女NGO能力建设"项目建议书,该项目获得德国米索尔基金会的批准和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尹翼婷 《求索》2013,(7):64-66,38
早期新教在华传教运动以男传教士为主力,1 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来华女传教士增加,逐渐超过男传教士,传教运动呈现女性化趋势,女传教士成为近代中国传教运动的主力。究其原因,与西方国家1 9世纪下半叶起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的演变分不开,与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的剧变相联系,同时也与女传教士在宣教事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息息相关。这些变化客观上为西方传教士,尤其是女传教士来华传教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