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亚经济发展的文化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是“非西方文化区”、在欧美,普遍认为工业化、现代化就必须是“西化”.因为东方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同产业革命和资个主义无缘这次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重了西方的这一倾向,甚至置疑“东亚模式”能否成立,至少是这个模式已终结了,果真是如此吗?东亚半个世纪发展的事实说明:东亚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确实取得了很大成功,而且究其成功的因素,除了实行开放政策积极学习西方之外,无可否认地表现了东方文化的特色。“东亚模式”同西欧模式具有不尽相同的特质,是不容否认的。当然,东亚文化也确实含有重大弱点,这正是为什么产业…  相似文献   

2.
东亚“四小龙”工业化进程中工资水平的决定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四小龙”以其工资水平较低的优势,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起点,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短短的20—30年间使经济得到起飞。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工资水平有了较大的上升,这使劳动力相对优势减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受到影响。为此,东亚“四小龙”又不失时机地调整产业结构,使经济始终保持在较高的发展水平。可以说,在东亚工业化进程中,工资机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辛斌 《现代领导》2001,(5):16-17
“新经济”潮起潮涌。世界东方经济发展较快的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中国等国家、地区,到底足受西方文化还是受东方文化影响推动其经济发展过程的?专家学者们对此意见不一。新加坡李光耀原来认为是东方文化,后来又说是西方文化,最近还是认为东方文化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方汉文 《传承》2011,(4):62-64
中日韩三国的发展是以东亚传统文明为主体的现代化创新机制,是不同于西方文明主体的现代化,这是对世界现代化历史的创新。同时,东亚传统也创造了多元化的现代化模式。东亚现代化模式说明这种文明传统本身具有能与现代观念兼容的多元并存等主体特性。由此,可对当代世界各民族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新的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光辉历史征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既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发展道路,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而是独具中国特色和中国风范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种出的文明之种、开出的文明之花、走出的文明之路、结出的文明之果。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步履维艰的,频繁遭到来自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蓄意挑衅和恶意抹黑,他们通过“历史终结论”“主义失败论”“西方中心论”“国强必霸论”等奇谈怪论来蛊惑世人,想借此扳倒他人、抬高自己。然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成功实践,以“文明借鉴”“文明创新”“文明再造”“文明共存”分别破解了“历史终结论”“主义失败论”“西方中心论”“国强必霸论”。  相似文献   

6.
全毅 《新东方》2009,(12):9-16
作为一种赶超模式,东亚发展模式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但它同样存在严重的局限性。东亚模式的局限性表现在工业化进程中造成严重的对外贸易摩擦,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更暴露了裙带资本主义的体制弊端,特别是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其严重依赖外部市场的局限性已经暴露无遗,遭受了东亚奇迹产生以来最严重的冲击,以致有学者认为金融危机摧毁了亚洲发展模式,并将带来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东亚新学说理论认为,曾经创造了“东亚奇迹”的东亚模式是有特点的创新体系,但任何时期都不存在不随时代变化而因应变革的发展模式。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与国际经济环境变迁有直接的联系,同时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东亚发展模式调整滞后的结果。以此理论视角重新审视60年来台湾经济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作为东亚模式创新体系基本要素的“出口导向”、“政府作用”等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是在时空背景发生巨大变化时,台湾当局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变革,甚至反向作为,才使得台湾经济发生了由“奇迹”到“困境”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8.
方汉文 《传承》2011,(10):62-64
中日韩三国的发展是以东亚传统文明为主体的现代化创新机制,是不同于西方文明主体的现代化,这是对世界现代化历史的创新。同时,东亚传统也创造了多元化的现代化模式。东亚现代化模式说明这种文明传统本身具有能与现代观念兼容的多元并存等主体特性。由此,可对当代世界各民族的现代化进程提供新的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9.
王凤才  何佳佳 《探索与争鸣》2022,(7):107-117+179+2
阿瑞吉立足于亚当·斯密的经济发展理论,诠释全球政治经济中心从北美向东亚的转移,考察资本主义世界霸权的三次转移/更迭,进而对现代世界体系的转移进程,以及“美国新世纪计划”进行重构;尤其是在三时段坐标中讨论东亚的浮沉与复兴,分析东亚复兴语境下的中国“自然发展”道路,凸显了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独特性;其确信中国有自己健全的市场经济传统,驳斥了将中国经济奇迹视为新自由主义“成就”的做法。阿瑞吉对资本主义发展史、东亚经济模式的独特性,以及中国发展道路如何可能实现斯密理想型的“自然进展”的深刻剖析,尽管并不完美,但对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依然具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东亚发展模式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发展模式曾被作为成功的经验 ,也被作为失败的教训。本文在重新概括东亚发展模式的特点的基础上 ,从东亚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东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 ,指出了东亚发展模式的优点和不足 ,客观评价了东亚发展模式的历史贡献并提出了应作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今春,我国西南地区一场罕见的大旱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到农田水利设施上来。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究竟是谁的事?如何投资管理才最有效?对这些问题,国际上目前还存在着争议,但在各国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两种主要的模式:“世行共识”和“东亚模式”。  相似文献   

12.
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基于中国国情和经验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土壤、厚植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历史,为人类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念、路径和方案。中国式现代化采用的“并联式”发展模式,超越了西方“串联式”模式固有的单一线性、渐次发展路径,实现了“时空压缩”条件下的“弯道超车”,打破了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玻璃天花板”、现代化“西方范式”的路径依赖、固有弊端和西方列强现代化“国强必霸”的悖论,展现了人类文明均衡发展的光明前景和巨大动能,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中日韩三国同属亚洲和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典型反映东方文化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工业化、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历程既具有显著相似性,又具有诸多的差异之处。本文主要以中日韩三国近代健康照顾(health care)制度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社会政策研究方法,从社会福利理论与社会政策框架视角比较三国卫生保健制度,以期描述三国社会福利制度现代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制度变迁的过程轨迹、基本特征和方向,探索三国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福利政策框架的结构性异同之处、共同性规律和历史经验教训,深入探讨东亚福利模式和社会福利制度现代化过程中国家功能、角色、地位、作用变化规律,为转变政府职能和社会管理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提供比较政策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4.
影响社会福利的因素很多,其中文化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东亚社会福利能够成为与西方相区别的独立模式,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各国所具有的传统文化。东亚各国正是以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为背景,构筑了东亚社会福利模式。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3,(1):1-1
香港、澳门回归以来,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相似文献   

16.
在被称作“地域主义时代”的21世纪,世界各地的地域组织、地域统合的动向此起彼伏,如今,世界的主要大国都加入了各种地域性组织。在这个大潮流中,冠之以“东亚”的地域组织并不正式存在,或者说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但足,东亚在历史上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析了亚洲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缺陷,提出面对“后危机时代”的课题,降低“转型成本”需要亚洲共同的合作和努力,“两型社会”建设应该成为“东亚合作”共同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卢佩民 《群众》2012,(10):59-60
为突破要素资源的瓶颈制约,靖江市积极探索市镇联动、“飞地”发展模式,在全市设立“两区四园”,各镇新上工业项目全部落户园区。作为“飞地”项目承载地之一的城南园地处城南办事处,城南办事处积极探索“飞地”发展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东亚开始全面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东亚文化也经历了现代化转变,东亚崛起证明了东亚现代性的出现。从东亚伦理与东亚价值、东亚价值与东亚意识、东亚意识与东亚认同、东亚价值观与东亚现代性以及东亚文化与现代化等层面来全面研究东亚文化与东亚现代性。如何建立东亚的主体性和主体意识,东亚价值观与东亚普适性,这些主题都是东亚现代性之功能与意义。伦理与价值是第一层次的,价值与意识是第二层次的,东亚意识与东亚认同是第三层次的,由此展开对东亚文化与东亚现代化的研讨。"文化东亚研究"就是要探讨东亚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的农本伦理精神向现代工商社会的工商伦理精神的转变的历史进程",这是研究东亚伦理、价值与意识现代性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葛志华 《群众》2006,(3):54-55
韩国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与我国具有相似的文化背景。韩国又是现代化的后起之秀,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短短几十年就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国到新兴工业国的历史性转变,跻身亚洲“四小龙”行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2年87美元跃升到1995年的7400美元,非农产业比重也从1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