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非阿拉伯国家的非洲混乱化、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土耳其化以及世俗国家的欧美化将把阿拉伯世界一分为三,阿拉伯国家在地区事务的影响力将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2.
《北京周报(英文版)》2020,(4):I0003-I0008
一、欢迎您来到埃及,首先我们希望了解您此次访问埃及的原因?以及您将同埃及领导人讨论的主要议题?很高兴在新年伊始访问埃及,这也是我2020年首次岀访的第一站。中埃都是文明古国,两国友谊源远流长。埃及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和非洲国家。建交60多年来,两国人民始终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中埃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成为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典范。中国一贯高度重视同兄弟国家埃及的传统友谊和互利合作。  相似文献   

3.
阿联酋与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并将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是中东地区长期变化趋势的一个代表性事件。中东地区国家间关系有三个比较突出的变化趋势,一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冲突持续弱化,二是逊尼派国家和什叶派国家的对抗持续上升,三是围绕反对和支持穆兄会的斗争日益明显,这三个关系趋势都导向以色列地缘政治环境的实质改善。越来越多的逊尼派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建交将是大概率事件,传统意义上的阿以冲突将逐渐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4.
陈波 《现代领导》2011,(1):44-45
穆巴拉克的健康状况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主要取决于埃及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穆巴拉克在中东政坛的影响力——埃及拥有7200万人口,是中东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军力最强的阿拉伯国家。对整个中东地区来说,埃及的一举一动都是“风向标”。  相似文献   

5.
在结束对埃及的正式访问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6年6月18日在开罗举行记者会,埃及主流媒体、驻埃国际媒体和中国媒体记者共约100人出席。温家宝答问全文如下:埃及《金字塔报》记者问:您对此次访问埃及的意义有何评论?对中埃关系前景有何看法?您认为中国在中东地区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答:我是在中埃建交50周年之际来埃及访问的。中埃都是文明古国,正像穆巴拉克总统所  相似文献   

6.
一见中东风云变幻,人们自然会想到阿拉伯人。一提起阿拉伯人,总有人说他们好斗。但我亲身感受到的阿拉伯民族是一个乐善好施的民族,是一个信仰神圣的民族。助人是一种义务阿拉伯国家的气候炎热,那里的人更是热情。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会面对冷漠,“欢迎你”的声音不绝于耳。特别是对于外国人,当你对得到的帮助表示感谢时,他们的回答又十分简单:“瓦吉比——这是我的义务。”  相似文献   

7.
这场战争不仅改写了萨达姆及伊拉克国家的命运与历史,也将改定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版图。美国在开战之前就声称,它的目的是要为中东地区树立一个“民主”的样板,进而向整个阿拉伯世界实行民主辐射,整合整个中东地区和阿拉伯世界,为建立一个美国统治下的世界新秩序辅路。伊拉克战争轻易取胜,大大地振奋了五角大楼在中东地区推进民主的信心。对此,中东各国各怀心事。中东地区将陷入一种怎样的未来?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东乱局周年盘点:2012趋向如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中东剧变仍在持续,但此前充满激情与乐观主义的"阿拉伯之春",日趋被悲观主义和怀疑、愤怒情绪所取代,乃至有了"阿拉伯之秋"或"阿拉伯之冬"的说法。轰轰烈烈开头,潦潦草草收尾,这是一年来中东乱局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3月30日新华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下旬开启对欧洲四国的访问之旅,不久将对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他还将访问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这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首次访问比利时,也是中欧关系史上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欧盟总部。您如何看待习主席的这次访问?答:比中两国于1971年建立外交关系,上世纪80年代很多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创办,比利时便是在中国开展合资业务的国家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合资企业要数西安杨森,还有上海的贝尔阿尔卡特公司。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月19日应塞西总统邀请,我将对埃及进行国事访问。这是我担任中周围家主席后第一次访问中东和阿拉伯国家,也是我2016年的首次出访。我将同埃及和阿拉伯朋友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发展,期待此访成为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共赢之旅。"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16年前,我第一次访问埃及时,实地看到古代埃及人民把周期泛滥的洪水转化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体会到尼罗河是孕育埃  相似文献   

11.
贾伶 《友声》2007,(5):28-29
5月21日至30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主办的首届阿拉伯国家对华友好组织负责人培训班在北京举行。这是我会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多个外国对华友好组织负责人培训班,也是中国第一次针对22个阿拉伯国家对华友好组织举办的培训班。  相似文献   

12.
《两岸关系》2009,(3):6-8
3月11日,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记者任永蔚的专访。王毅在专访中对2009年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就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第三次协商、两岸经济合作,以及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两岸如何就政治和军事议题展开探讨接触等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以下是王毅主任接受专访的全文。  相似文献   

13.
《同舟共进》2013,(4):3-3
2010年12月17日,26岁的突尼斯街头小贩的一根火柴,点燃了中东革命的导火索。这场革命使中东从国际政治的能源争夺和恐怖主义的刻板印象中解脱出来。在国际媒体和自媒体前所未有的关注中,一个新世界拉开了序幕。而今,这场运动并未结束,这些经历"阿拉伯之春"洗礼的国家,或内战方酣,或不同程度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社会动荡;而一些君主制国家,"春天"要么匆匆来去,要么了无痕迹。如果说"阿拉伯之春"开启了中东的一片"新世界",那么这片新世界掀开后的面貌对许多人而言却是陌生的。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月前言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友谊源远流长。2000多年以来,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一直把中阿两大民族连接在一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交往的主旋律。新中国成立和阿拉伯国家相继独立,开创了中阿友好交往的新纪元。1956年至1990年,中国同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坚定支持阿拉伯民族解放运动,坚定支持阿拉伯国家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争取和维  相似文献   

15.
每月要闻     
为了发挥欧洲在中东和平中的重要作用,法国总统希拉克,于10月19—26日陆续访问了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黎巴嫩和埃及。阿拉伯国家对希拉克访问普遍欢迎,而以色列则反应冷漠。由于以色列的不友好态度,希拉克没有起到阿以谈判调停人的作用。28日,欧盟向该地区派出了特使。  相似文献   

16.
2021年以来,中国与中东国家交流合作持续深化,双方友谊日益巩固,双方人民福祉和前途命运更加紧密相连,充分展现出双方是患难与共、抗疫与共、命运与共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王毅外长先后两次访问中东,议题丰富、成果丰硕,体现了中国与中东国家在事关双方重大核心利益问题上的相互支持,在合作抗疫上的团结守望,在构建中阿命运共同体上的齐心协力,在应对地区冲突问题上的劝和促谈。可以看出,中东地区在中国外交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迈上了新台阶。中国与包括中东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密切合作,对稳定当前国际形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有记者问:中国在巴黎举行的五大国中东军控会议上将采取什么立场?答: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化学武器及生物武器这些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支持建立中东无核武器区和无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区。中东是一个形势长期紧张的热点地区。中国支持在该地区实现较低军备水平基础上的稳定,这无疑需要该地区和区域外部国家的共同努力,制止大量武器流入中东。为此,首先并且主要的是要由那些向这一地区大量出口武器的国家采取负责的态度和认真的自我  相似文献   

18.
记者: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今年中国元首“云外交”活动十分密集,您对今年的外交工作有何总体评价?王毅:2021年,无论对世界还是中国来说,都是注定载入史册的一年。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9,(2):42-43
2月10日-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沙特阿拉伯、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次访问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今年夏天对中东地区来说无疑是一个血腥之夏。以色列为搜寻被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分别抓去的3名士兵,先后发动了“夏雨”行动和黎以冲突,并将冲突迅速升级为规模和影响力都空前的地区军事行动。然而,正如国际舆论所指出的,导致这场冲突的真正根源还是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半个多世纪来,阿以双方围绕着巴勒斯坦问题,冲突不断,先后爆发了5次大规模的战争。而黎巴嫩是同以色列接壤的“阿拉伯前线国家“,在阿以冲突中扮演着特殊角色。从20世纪70年代起,黎南部地区便成为阿拉伯国家反以武装斗争的“前沿阵地”,从巴解组织到黎巴嫩真主党,不断从这里向以色列发动袭击,每每招致以军军事报复,黎以边境冲突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