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言 《创造》2019,(6):81-81
日本汽车价格比中国要便宜很多,年轻人几个月的薪水已经足够买一部称得上“体面”的轿车。但日本地皮太贵,让人买得起车,却养不起车。东京城区一个车位的月租,相当于普通人月薪的十分之一。车位贵,车价便宜,那还买不买车?如果买了,停车难题怎么破?  相似文献   

2.
《小康》2015,(7)
<正>78%的美国人认为气味芬芳的床单会让他们睡得更舒适;在印度,修炼瑜伽被认为是治疗睡眠障碍的好方法;而很多日本人要靠酗酒和吃大米来对抗失眠;从"全世界失眠"到"全世界治失眠",全球睡眠市场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3.
对消费心理学的卓越运用 薄利多销是商人竞争于市场的基本法则。鲍洛奇却反其道而行之,坚持高档高价厚利多销的经营原则,厚利为何也多销?“顾客的心理是通向财富之门的金钥匙”,鲍洛奇自己的这句话道出了个中奥妙。鲍洛奇的厚利多销,不能不归功于他对消费心理学的卓越运用。 利用猎奇心理。人的行为是受动机支配的,购买行为必须有购买动机,鲍洛奇认为,要让消费者出高价购买商品,必须给他们以购买的理由。人都有好奇心理,  相似文献   

4.
据相关统计显示2007年中国慈善排行榜里的上榜慈善企业家有174位,合计捐赠19.1亿元人民币,主要用在教育、医疗、帮助残疾人等各个方面。其中,上榜名单中很多企业家都是资产过亿元的全国知名企业家,在这些名单里,有一位企业家的相关信息很模糊,没有年龄、学历和他企业的任何介绍,只写着——企业家匡俊英捐赠200万的字样。这个人是谁?他和他的企业为什么要把做慈善当成一项年年要坚持做的事业?北京市残疾人事业社会公益事业促进会募捐管理中心的娄主任提起这位企业家是赞不绝口,说他是一个有爱心、长期帮助残疾人的慈善企业家。  相似文献   

5.
魔鬼网友     
一年利税两亿元的矿业集团的副总、省劳模、市优秀民营企业家,被人刺了13刀惨死在家中,财物被劫走……是单纯的抢劫杀人?还是有其他原因?一起山城血案显得扑朔迷离。当地警方历经六天五夜的奋战,终于将两名凶手捉拿归案,而真相却让人多少有些瞠目。  相似文献   

6.
每逢中秋,月饼价格与成本的悬殊差距,就会成为市民和媒体的热门话题。高价的月饼究竟是怎样打造出来的?往年的月饼市场,绸缎、箔金、竹篮……各式各样的包装外壳,为月饼镀上了第一层“金”;洋酒、高档茶叶、精美餐具……档次颇丰的“内容”又为高价的月饼加上了第二层砝码。如此这般,一盒盒动辄上千上万元的高价月饼奢华出炉,贵得让人咋舌。据媒体报道,有的月饼甚至卖到31万元,因为除了在月饼盒里送数码产品、高级保健品等外,还附送一套房子。月饼卖到了这个价钱,着实让老百姓傻了眼:这究竟是卖月饼呢,还是在卖包装,或者是卖其他?"月饼市场…  相似文献   

7.
婚外情,今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词语和事情了,可有时候真的让人弄不明白,男人女人都有着看似让人羡慕的家庭,却又为什么都各怀心事,在别人那里寻找情感的安慰和温暖?而在那些看似爱意绵绵的婚外情里,又为什么没有几个人会真正走出原有的婚姻?是时代的发展,让婚外情的高级阶段降临了吗?还是男人女人真正的领悟了婚姻的真谛,让婚外情以一种更为现实的状态加以存在了呢?婚外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男人女人又究竟为了什要婚外情,却又不离婚呢?  相似文献   

8.
仅仅在曝出日式快餐"巨无霸"味千拉面"骨汤门"后几天,另一快餐巨头肯德基也被爆料旗下高价豆浆由粉剂冲泡,引发巨大反响。各方纷纷质疑:国际知名品牌为何在中国频频"失信"?消费领域这样的"李鬼"还有多少?如何打破"诚信淡漠"的怪圈,让不法商人无缝可钻?  相似文献   

9.
正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也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国的实体经济能为国家的供给侧改革做什么样的贡献?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和全国人大代表,我深深地感到了肩上的重任。比如中国人连马桶盖都要去日本购买,难道中国连马桶盖这么简单的东西都制造不了吗?其实不然。中国实际上有很多好的产品,质量也非常好。但是由于品牌观念的淡化,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2月25日,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高墟镇龙河村高家小院,一场广播直播正在进行中。不大的农村小院济济一堂,坐满了来看热闹的老乡。不到两个小时,通过电波,12.8元一斤的大米就卖出了10多吨。火爆的场景不仅让村里的老乡们满脸激动,主持直播的江苏交通广播网主持人靳浩也难掩兴奋。什么样的大米卖12.8元一斤还供不应求?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水土才能种出这样精贵的大米?这一出高墟"碱米"升级的轻喜剧,见证了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在农业  相似文献   

11.
郑俊怀初到“伊利”至今,20年过去了,伊利从一个小奶食品厂一跃成为全国乳品行业的龙头。这期中郑俊怀付出了多少心智和汗水,伊利人知道,可郑俊怀则一直保持低调。当记者说明来意,要重点写一写他关心体贴员工的情况时,郑俊怀却说,真正的企业家,是让企业成为一个明星,而不是让企业家自己成为一个明星。他反问说:有多少人知道现在的沃尔玛、可口可乐的老总是谁?但这并不妨碍你去沃尔玛购物、品味可口可乐。的确,在记者前往采访前,曾在网络上多次搜索关于郑俊怀关心员工的相关文章,但是一无所获,呈现在眼前的都是郑俊怀与伊利的发展状况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正即使赌上自己的人生,也要毁掉对方的人生,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请一定记得《恶意》和贾环所带来的震撼,千万别让那些点滴的阴暗再汇集成汹涌的恶意了。一个人,可以恨另一个人到什么程度?"即使赌上自己的人生,也要贬低对方的人格,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啊?"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作品《恶意》,就塑造了这样一种让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的恶意。你可能会以为这两个人之间有着不可解的深仇大恨,但实际上,这两个人是多年朋友,当野  相似文献   

13.
春夏两季,好多家庭都要存放一些大米,怎样才能使之既保持新鲜而又不受潮和不受虫蛀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晾晒干燥法由大米的亲水胶体直接与空气接触,所以容易吸湿.准备夏天食用的大米,为防受潮,可在春秋摊开晾晒干,然后放在干燥、阴凉、通风处存放.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强调:21世纪的企业家必须树立新型企业家的概念。他说,新型企业家应有这样几个新条件: 一、要有新的观念。新观念包含了对整个经济的看法和了解。要对新东西有新的认识。 二、要有新的决策方法。新的决策方法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也不是少数几个人拍脑门做决策,而是请专家做决策。 三、要有利益导向的经营思想而不是危机导向的经营思想。所谓利益导向,就是在企业处于顺风、走上坡路时,日子过得还挺好,但是你能看到未来有  相似文献   

15.
正一位企业主经过一位住在德国的朋友介绍,同一家德国企业谈一笔生意。几经信函往还,他亲自去德国面谈。谈了几次,各种细节都谈得差不多了。回国之前,朋友又陪他拜访了德国企业家一次。一进门。德国人问:要喝茶或者咖啡吗?朋友要了半杯咖啡,他要了一杯茶。交谈过程中,朋友把咖啡喝完了。他却只顾谈话,没有顾得上喝茶。谈话结束,双方告辞。德国人说:你的茶还没有喝。他说:算了,不喝  相似文献   

16.
如今,关于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及其理论的书籍越来越多,让青年人应接不暇,真有些“百家争鸣”的味道。现实中对“企业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理解:企业家是企业的所有者或最高经营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老板”。当下,如果是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如果是职业人,不满足现在公司,下一步要选择什么样类型的企业7面对当前中国食品业的乱像,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企业家来扭转“乾坤”?我们的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企业、企业家?这类问题,足以令人窒息。我们可从企业家的境界来分析企业家和他所在的企业特点,同时也来帮助职业人与企业家理清思路。根据我的理解,企业家有如下四种境界。  相似文献   

17.
新书架     
《改变中国的密码》李宗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崛起的密码究竟是什么?我们处在什么样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下?企业、技术、资金是怎样的一个现状?美国、欧洲、日本、"亚洲四小龙"的强盛之路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何借鉴之处?这些值得每一位企业家、政  相似文献   

18.
熊宁宁 《半月谈》2001,(16):46-48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米消费国,年消费大米1.17亿吨,平均每人每年大约消费90公斤大米。于是,大米在我国有“国粮”的美称。可近一年来,“毒大米”、“绿大米”等让人触目惊心的大米事件却接二连三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这“毒大米”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的企业,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世界市场的特征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正在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企业形象竞争的时代。企业形象的塑造总是以推销、广告、宣传等手段配合企业营销来进行。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领悟到一种强化企业形象的新型运作方式。这种运作方式,由具有开拓创新风格的美国企业家的开发,并因其成功而迅速在美国推广,随后即传入日本。日本人把这种运作方式和日本企业特性相融合,80年代,在日本掀起了应用这种方式塑造日本企业形象的浪潮。这一潮流先从日本大企业开始,逐渐扩展于中小型企业。到80年代末,这一强化企业形象的新型运作方式已成为日本企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 这一新型运作方式就是CI。 你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你要建立或者是巩固你的企业的知名度吗?达到这  相似文献   

20.
<正>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百姓关注的话题。如何让百姓吃上"健康米""放心肉",在我省人大代表中引发热议。没有过多的开场白,讨论直入主题。张显代表一句"大米过度抛光造成的浪费,真的很让人心痛",把一个现实问题抛到了大家面前。近年来,大米加工工艺与设备不断改进,大米档次和精深度不断提升。随着大米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抛光环节越来越追求精细,已由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次抛光,发展到现在用5至6台抛光机连续抛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