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0月12日下午,陶艺大师邢良坤的大连陶瓷艺术教学研究中心门前可谓高朋云集。这天来的朋友有些特别。几乎全部与残疾人有关。他们是:中国残奥会主席、中国特奥会主席王智钧,中国残联常务副理事长吕世明,中国残联宣文部副主任王涛,中国残疾人杂志社社长倪林,辽宁  相似文献   

2.
梁凯庆 《现代领导》2001,(10):17-17
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在19世纪谈到东方的时候,曾下过这样的判断:在古老的东方,日本将成为最强。为什么一个并不研究东方问题且又从未到过东方的人会有这样的推断呢?俾斯麦说:因为他见到了来欧洲留学的东方代表:日本及中国的留学生。  相似文献   

3.
伟建 《台声》2002,(4):37-37
提起中国的陶瓷,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起著名的瓷都景德镇、闻名海内外的洛阳唐三彩、品茗飘香的宜兴陶器等等。而在宝岛台湾,一种叫“交趾陶艺”的民间艺术,引起了记者的极大兴趣。这种起源于中国宋代的交趾陶艺刚从广东问世时,并未受到世人的重视,直至晚清时代由于其釉色精美且光泽绚丽而开始受到世人的青睐。而在明末清初,从福建、广东移居台湾的中国人开始将交趾陶艺运用在建造装饰精巧的庙宇上,渐渐地交趾陶艺便在台湾这块土地上深深扎根,并发扬光大。“交趾陶艺”是最具台湾特色的民间艺术工艺。它集设计、捏塑、彩绘、烧窑等技…  相似文献   

4.
最早接触马克思主义努力将其运用于中国革命 通常人们都认为,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其实早在十月革命20余年前,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在旅欧期间便在大英博物馆中读到过马克思的著作,初步了解了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他还曾直接与恩格斯创立的第二国际发生过接触。这一切对他制定革命理论——三民主义发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赛义德在其对后殖民主义批判有开拓性影响的东方主义中指出:西方观念中有两个东方:一个东方(east)是一个地理概念,另一个东方(oriental)是一个有自身历史以及思维、意象和词汇传统的文化观念,是西方人的虚构,使得西方得以用新奇和带有偏见的眼光去看待东方①。进入世界体系以后的东方之所以具有意义完全是“取决于西方而不是东方本身,这种观念直接受惠于西方的各种表现技巧,是它们使其清晰可见,并且居于关于它的话语那里。”②在他看来,虽然有过(现在依然有)语言学意义上的东方,有弗洛伊德主义的东方,斯本格勒主义的东方,达尔文主义的东方,…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生和发展决不是一种纯经济的历史过程,它同时是一定的文化力作用的结果。因此,从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视角去比较分析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演化的动因,有助于我们作深层的思考。(一)战后,日本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创造了经济奇迹,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引起世人的关注。70年代末80年代初.“学习日式经营”的热潮曾经风靡过欧美以及亚洲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经过一番考察研究之后,人们逐渐形成一种颇为流行的看法,即认为日本经济的崛起,是成功运用东方传统文化的结果。这种观…  相似文献   

7.
童团结 《当代广西》2014,(22):54-55
正刘明洲,男,字柳之,汉族,1934年生,系当代书法家和陶艺雕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西工艺美术大师。他一生以研究楷书为主,出版毛笔、钢笔字帖共9本全国发行。1988年开始研究陶刻,退休后致力于钦州坭兴陶刻字,其坭兴陶艺作品于1998年获广东省刻字比赛一等奖,并为广东省博物馆收藏;2000年参加北京"第二届中国当代优秀刻字艺术家十人邀请赛"。其坭兴陶艺作品《百寿挂碟》《仙球瓶》《龙纹君子钟》等以刀功老辣深受行家喜爱,被国内外各大藏馆珍藏。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春节,读者赵先生给本报打来热线说,他在今年的发拜年短信热潮中发现一个新的现象,许多人都在短信的最后注明“这条短信是我原创”的意思,他一上午收到的12条拜年短信中有四条都有这样的内容。他问过几个朋友,都表示收到过类似的拜年短信。赵先生认为,这说明人们在拜年短信中注重原创精神,而不是像往常那样一味地转发。  相似文献   

9.
戴天才 《今日浙江》2005,(21):24-25
金秋时节,韩美林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展示的是这位艺术大师捐赠的1000余件精品佳作,韩美林艺术馆丰富和延伸了浙江的文化内涵,为杭州添新景,为西湖增神韵。韩美林,这位当代极具影响的实力派画家,擅长书画、陶艺、雕塑,是当今美术领域中少有的多面手,被誉为中国的毕加索。他历经苦难,仍然有着率真坦诚的心怀,有着善待一切的热忱和诚恳。他的作品难以数计、遍布全球,如亚特兰大的“五龙钟塔”、大连的“群虎”、上虞的“象群”等雕塑,北京奥运会的会标以及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机尾上高飞凤凰的标志等等都是他的作品。他笔下的小狗、小猴、小…  相似文献   

10.
陶艺休闲吧     
陶艺休闲吧林静一对年青人亲自动手制陶,有了自己的“作品”。周末,8岁的云飞常缠着妈妈带他去陶艺休闲吧玩。云飞已经在“陶吧”做了三个陶罐,家里一来客人,他就想拿出来炫耀一下,而且总能获得赞赏。被云飞鼓动着去玩一趟的客人,竟有几位很快成了陶艺休闲吧的常客...  相似文献   

11.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昆德拉热形成的一个重要缘由,在于其作品中蕴含的政治批判与历史反思触动了与捷克等东欧国家有着相似历史境遇的中国人的神经,激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但这并不是其作品受到热烈欢迎与追捧的全部原因。昆德格的作品之所以已成为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齐首并肩的小资读本,成为人们炫耀文化教养和社会地位的标签,根本原因在于,构成其作品内核的鲜明的自由主义伦理学以及隐合的犬儒主义倾向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它与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对应关系。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缺乏对超验的神圣价值的信仰,而崇尚无可无不可的犬儒主义则大行其道,这也成为昆德拉作品受到人们欢迎的深层土壤。  相似文献   

12.
辛斌 《现代领导》2001,(5):16-17
“新经济”潮起潮涌。世界东方经济发展较快的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中国等国家、地区,到底足受西方文化还是受东方文化影响推动其经济发展过程的?专家学者们对此意见不一。新加坡李光耀原来认为是东方文化,后来又说是西方文化,最近还是认为东方文化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辽宁省阜新市东南25公里处,有一座被人们誉为中国东方藏传佛教名山的海棠山。慕名而来的中央美术学院靳文林等专家、学者游览后,为这里具有民间艺术风格的大规模石刻佛像而惊叹不已。他们认为,在奇异石林之上雕刻的众多藏传佛教摩崖造像,堪称中国的一大奇观,是中国“东方藏传佛教黄教中心”唯一保存下来的民族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14.
谢旭 《台声》2001,(1):30-31
不久前,台湾老音乐家吕泉生——“台湾儿童合唱音乐之父”首次返回福建老家,在厦门短短两天逗留接触中,我深深感到他是一位坚强的爱国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一)吕先生祖籍福建诏安。他的祖辈迁台已数百年。他小时候受到日本推行的“皇民化”教育,长大后留学日本。他曾说过,在20岁以前,完全是一个与日本人无异的台湾人,可他心中仍流淌着炎黄子孙的热血,始终不变。1943年,他奔父丧回台,后因战争影响交通断绝,没能再去日本谋生,就留在台湾教书。1945年台湾光复后,吕先生担任过《台湾文学》季刊编辑,后在台湾广播电…  相似文献   

15.
如果把中国的版图比作一只昂立于世界东方的报晓雄鸡,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著名海滨城市——大连,恰似雄鸡口中衔着的一颗闪耀的珍珠。说到今日大连,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的,是大连的蓝天碧海、绿地鲜花、城市广场、体育雕塑、街头女警等,但如果有人问,大连最漂亮的建筑在哪里?大连最时尚、最有活力的区域在哪里?大部分大连人会告诉说:星海湾!  相似文献   

16.
去年暮春时节,国画大师宋文治第三次在日本举办个人画展。在日本经济呈现不景气的今日,宋文治新作标出的最高价为300万日元,最低亦不少于100万日元,而其大部分作品仍被日本美术收藏家所购去。画风严谨而又潇洒的宋文治教授,能有今日之造诣与盛誉,其中既下过一番千锤百炼的苦功,饱含着辛酸与血汗,也经历过一条漫长而又艰苦的奋斗之路。尤其是他的“绝活”、公认为使人陶醉的中国画新技法——“泼彩”,绝非是凭借一时“灵感”可以一蹴而就的。目前担任江苏国画院副院长、江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东方书画中心教授以及  相似文献   

17.
1981年春末,一位叫刘荫增的科研人员,出现在陕西南部洋县的坪坝、丘陵地带,他是领受了中国科学院和动物研究所交负的重任:寻找朱鹮。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被列为“国际保护鸟”,中国一级珍稀保护鸟类。上世纪中期在朝鲜、日本等国,朱鹮的野外种群已经消失,日本只剩下笼养的几只,因年老失去了繁殖能力。而在中国,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在14个省份见过这种鸟,到60年代,只在陕西的洋县、周至及西安附近采到过标本,以后就见不到朱鹮的踪迹了。为了寻找朱鹮,刘荫增用了3年时间,跑了13个省份,行程约5万公里。却没有寻见朱鹮…  相似文献   

18.
谢克强出过好几种诗集,发表的作品也恐在千首以上。但我认为,在《孤旅》(中国文学出版社)之前,他还不是一个真正的(或杰出的)诗人。但自此诗集以后,他有了创作个性、独特风格,有了自己不同于他人的诗歌意象和表达方式。不是写过诗的人都可以叫做诗人。诗人是一个崇高的称号。必须有相当的真诗因素时,才能称为诗人,也许这种要求有些苛刻,但为了诗的发展与繁荣,必须如此。有人说:没有山峰的山只能算是丘陵。这句话说得有点尖锐,同时也说得有些智慧。这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警告:一个从事专业工作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山峰”。而…  相似文献   

19.
一、一个不该忽略的重要文学现象 海明威最出色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年发表后,在国际评论界引发了一场论战。论战的焦点是:海明威属哪国作家,《丧钟为谁而鸣》属哪国作品。论者各持所据。争论不休。因为海明威是美国人,作品用他本国语言写成,有人认为他是美国作家,《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文学作品。可是,海明威几乎在西班牙呆了近二十年,他不仅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十分深广地表现了西班牙民族的生活斗争和民情风貌;而且其《丧钟为谁而鸣》,被国际评论界公认为是反映西班牙内战最成功的作品,将海明威看作西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三个贡献王兴国人们过去推崇或批判曾国藩,往往偏重于他的事功和道德,而对他在学术和思想方面的成就,则比较忽略,或语焉而不详。我以为曾氏在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上有三个带全局性的贡献。所谓“带全局性”,是指其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