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境犯罪的预防与青少年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犯罪预防有社会预防和环境因素预防两种,环境因素预防通常被视为较为消极的预防方法,认为会造成犯罪的转移。但这种方法有许多成功的实例,在减少特殊形式犯罪中特别有效,它的缺陷并不象批评者所指出的那么多。作者同时阐述了环境因素预防方法在保护青少年不受伤害方面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犯罪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如何预防青少年的犯罪目前成为了大家共同需要探讨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中,青少年所接触的新鲜事物太多,对他们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在加上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和辨识能力都相对较弱,使得他们的成长道路非常复杂。本文主要针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上做出阐述,希望能够减少青少年的犯罪,创造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帮派是指由25岁以下青少年参与的,三人以上固定成员、有组织和活动规则的从事犯罪与非行的青少年犯罪团伙。青少年帮派犯罪不同于成年人的有组织犯罪,其犯罪人具有特殊性,而且所谓的“帮派”也是与成人的犯罪组织有明显的区别。但是,青少年帮派也有可能为成人犯罪组织所利用甚至发展成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因此,有必要针对青少年帮派的特征和形成因素进行探讨,进而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矫正的措施。最终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有序和稳定。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未成年人)罪犯的家庭或多或少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父母品行、教育方式都是可能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之一。本文以相关案例和调查数据为依据,对青少年的父母和以父母为中心的家庭各因素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联系进行实证分析,期望能对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自从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以来,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大家关心和议论的重要话题。我们认为,积极预防青少年犯罪,保证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应当成为和谐社会的评价标准之一,同时也列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中。我们知道,社会是由个人构成的,不同个  相似文献   

6.
日本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新国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日本社会中频繁发生的少年犯罪案件,日本现行的少年司法制度对策的偏向性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日本法务省认识到,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不但是少年司法和刑事政策的职责,也是日本国家全体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全日本国民和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共同携手联合起来,才是预防少年犯罪、保护少年的人身安全的最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客观、全面、准确地研判青少年犯罪形势,是创新青少年社会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特别是未成年人犯罪占整个刑事犯罪的比重基本上保持着下降的态势,青少年犯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面临着新问题。在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应注重早期教育,对未成年犯罪中占相当比例的轻微触法少年,尽可能采取非犯罪、非刑罚的处理措施,减少过度司法干预。在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工作中,应树立“以人为本”,“和谐为上”的理念,注意保护相关人群的隐私及注意一些相关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犯罪被害规律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犯罪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必须着眼于各种角度。本文立足于被害人这一视角,通过对青少年犯罪所针对的被害人特点、侵害类型及加害人与被害人互动关系的分析,探讨了青少年犯罪的发生规律,从而从预防被害的角度提出了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措施,主张应将防范被害纳入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整个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9.
《法制博览》2019,(24):237-238
青少年作为年轻的一支队伍,身上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我们需要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成长。但在当前形势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青少年犯罪的趋势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并且犯罪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犯罪后果极其严重。因此,对于青少年犯罪,我们有必要进行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之路提供一个净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经过对受访青少年犯罪情境的分析后,发现青少年以同伴圈的方式集聚在一起,当一个具体情境出现的时候,他们长期以来在街头社会生活所形成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角色分工等立即在具体情境中呈现和发生作用,其结果是导致了一个犯罪事件及犯罪青少年的产生。即时的具体情境,反映出的是一群青少年在长期街头社会生活的缩影,犯罪是他们的边缘化社会互动过程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限制性与导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犯罪学表明,青少年犯罪是由其本人因素、家庭环境、生长环境、学校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更清楚地阐释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产生,我们可以引用阿伯拉罕姆逊(Abrahamsen)的犯罪行为情境理论来说明。阿伯拉罕姆逊认为:犯罪行为(C)等于个人的犯罪倾向(T)与外界诱因状态(S)之和除以对诱因的抗拒力(R),以公式表示就是:C=(T+S)/R。 这个公式表明犯罪行为与犯罪人心理上的抗拒力成负相关,与诱因及一个人的犯罪倾向成正相关,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产生也可以说是T、S、R综合作用的结果。 基于此,我们探…  相似文献   

12.
家庭环境与预防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14.
青少年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体现出不成熟的现象,所以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出现错误的价值认知或者是个人行为,甚至会出现犯罪现象。青少年是国家实现和谐建设的基础,如果青少年不能养成正确的价值认知或者是情感态度,那么就会对社会以及国家建设造成影响。所以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保障青少年实现健康成长,通过思想教育等方式强化青少年的思想认知,避免他们出现犯罪行为。所以本文主要分析青少年出现犯罪活动的各种成因,然后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从而给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个体客观上有两个发展方向——健康的方向和不健康的方向。正因为有健康发展的可朔性,决定了预防不健康的可能性;有不健康发展的现实性,决定了预防不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是,从群体角度看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的青少年较之于所有青少年而言,毕竟少数。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多数的青少年来预防少数的具有犯罪倾向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16.
《法制博览》2019,(29):149-150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青少年犯罪现象日益加重,且犯罪向低龄化、暴力型、团伙犯罪转变。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那么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除了青少年自身主观原因外,也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客观因素。只有找到青少年犯罪背后的根源,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结合当前的法律法规,重点对青少年犯罪的规律性及其特点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维度来探寻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7.
董富香 《法制博览》2013,(8):160+117
近几年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汉阴县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原因,积极探索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措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道德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道德因素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影响被人们所忽视。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表现及道德伦理方面的原因,强调指出,加强青少年道德伦理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仍然非常严重:青少年犯罪的总体上升趋势或格局,在短期内仍难以改变,降低青少年犯罪率还没有持续稳定的基础和保障;青少年犯罪性质、类型、危害的严重性趋势,是比数量更应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创新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中,应积极树立动态战略思维,不断研究新情况、新动向、新变化,将日常管理的统一协调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严格落到实处,并强化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预防意识。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疆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峻,其产生是个人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条件等相互交错的结果。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关键靠教育。为此,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富有成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