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公民与法治》2007,(12):19-21
财政预算是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审查批准本级财政预决算并监督其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基本职权。但南于各种原因,我国的预算监督制度一直存在诸多缺陷,导致人大对政府预算监督的“软化”。处在基层的县级人大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转变“豆腐预算”为“铁预算”,把好政府用钱的“闸门”,成为县级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近期,  相似文献   

2.
6月24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和北京市政府召开“加强人大预算监督工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研讨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世雄表示,市人大将促进政府加大预算绩效问责力度,加快制定预算管理问责办法。对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由于故意或过失导致预算绩效管理未达到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3.
国家预算是国之大事,大政方针的晴雨表。 政府的钱如何花,花多少,决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作为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政府预算,管好人民的“钱袋子”,是宪法和法律赋予职权所系,更事关人民根本利益。 正是通过人大预算监督,实现了一项现代民主的重要原则代议机关政治控制权。不过,要实现人民权力机关对政府预算的有效控制,达到“阳光”、“透明”要求,却不是一件简单事情。  相似文献   

4.
去年6月,审计署署长刘家义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提出加强财政管理的几条意见,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第一条“尽快修订预算法,推进财政管理的统一完整和公开透明”和第二条“进一步加强改进预算管理,切实推进预算公开,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5.
据报载.尽管中央部门和陕西、广西等地方近期陆续公开了2011年预算,且今年预算公开的范围和深度进一步加大,但大多数被认为“不适宜”公开的预算条目仍隐藏在名为“其他支出”的大类里,其中包括政府人员工资以及行政成本等。  相似文献   

6.
尽管中央部门和陕西、广西等地方近期陆续公开了2011年预算,且今年预算公开的范围和深度进一步加大——北京市已经公布公车支出资金,但大多数被认为“不适宜”公开的预算条目仍隐藏在名为“其他支出”的大类里,其中包括政府人员工资以及行政成本等。  相似文献   

7.
前沿话语     
从审计风暴看预算法制2005年审计风暴再起。6月28日,受国务院委托,李金华审计长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38个中央部门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90.6亿元。张贵峰在《法制日报》发表文章认为,对于财政预算管理来说,审计不过是事后、“下游”范畴的监督,“上游不筑坝,下游如何抵挡?”强化政府财政预算源头上的制度建设、推动预算管理的法制化,才是根治预算违规问题的釜底抽薪之策。毋庸讳言,我们目前预算管理,一方面,由于预算编制主要由政府部门在掌握,项目编制过于粗放、疏空,导致预算可供随机操作的…  相似文献   

8.
预算收入不完整、预算执行结果仍存在差异、专项资金结余数字较大和预拨预算资金没有形成当年实际支出……在蒙城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对县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情况不满意——  相似文献   

9.
师淑红 《法制与经济》2009,(11):72-72,74
我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长期以不定期实行“以收定支,统分结合”经费管理模式,这样就长期形成了收多支多、收少支少的局面。经费管理上存在预算不完整,未建立长期有效公安交通管理经费增长机制,不能全面反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经费支出,很难有效监督基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经费收支的合法性,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执法时经常出现无所适从的局面。何种经费管理模式更适合我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0.
幽默     
《政府法制》2014,(18):33-33
太喜欢 男友:“我送你的生日礼物喜欢不?”女友:“嗯,可好看了,贼喜欢!”男友:“真的吗,那咋不见你带在身边呢?”女友:“刚刚不是告诉你了吗?贼喜欢,被偷了。”  相似文献   

11.
曹众 《公民与法治》2013,(21):14-16
“本质上讲,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监管也等于增收节支。现阶段看,提升它的空间很大。以往手中资金充裕时讲不来绩效,现在财政日子比较紧了,正是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和监督的一个战略契机。”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预算工委主任李黎明直言。  相似文献   

12.
2014年2月,部门预算草案首次提交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开创了该县人代会审查批准部门预算的先河;同年8月首次将中省下达的7.5亿元专项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实现了政府所有收支全覆盖;2015年初,首次编齐“四本”预算并提请人大审查,标志着全口径管理体系率先在汉阴建立;2015年8月全县69个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全部公开,财政收支日益公开透明……近年来,汉阴县人大常委会以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强财政预算监督精神为指导,以促进预决算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核心,以增强监督的实效为目标,紧紧围绕促进部门预算改革、推动全口径预算管理、加快财政信息公开等重点,依法行使职能职责,准确把握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充分发挥“严”与“实”的正能量,为替30万人民群众管好用好“钱袋子”发挥了积极作用,展现了新时期人大的新形象新作为.  相似文献   

13.
“要打官司先交钱”,这是多年约定俗成的惯例,然而“风险办案”不用你先交钱,律师就为你代理仲裁、诉讼。尽管这种符合国际惯例的办案方法不违背法律及公共利益,可至今许多律师无心问津,原因何在?请看记者的调查——“风险办案”刮不起风  大凡看过几部美国小说的人,对美国律师制度以及律师办案程序会有初步的了解。在美国,即便你穷困潦倒,一旦你涉案被人侵害或被侵权,总有消息灵通的律师踏上门来,劝你“告他去”,而这时当事人只要与律师签订一个委托代理协议,剩下的事你就甭管了,你也不需先交任何费用,律师就会全权为你代…  相似文献   

14.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决定》;根据新修订的预算法,10月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从指导思想等宏观方面,到具体制度等微观方面,对改进预算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做了系列规定。这对于新阶段下进一步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所提“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不对称理论”最早是经济学家用于研究市场上买卖双方因所交易商品的信息不对称,而造成买方的“逆向选择”现象的。把这一理论应用到人大对政府预算监督这一领域中,也有其应有之义。相对于人大监督来说,政府预算部门充分掌握预算编制的信息源,向人民代表大会提供哪些信息、提供多少、提供信息的精细度如何,一定程度上都依政府说的算,加之预算编制的政策性、法律性、专业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继3月30日国土资源部率先公布部门预算后,各中央部门陆续在各自官方网站上公布部门收支预算总表和部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截至4月11日,共有35家中央部委公布了部门预算。此举受到了媒体及民众的广泛欢迎和好评,但预算公开之后,“看不懂”成为最普遍的反馈。中央部委预算公开的意义何在?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预算公开?本期“一家之言”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生活》2010,(7):22-22
“你的微博账户多少?” “什幺是微博?” “什么,连微博都不知道,你OUT了。” 这样的对话,如今在网络聊天中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两会,一个重要的讯号令人欣喜:“政府预算应该全面公开化,这个目标有望在未来两三年内实现。”人们发现这样的细节改变:过去开完会就收回的预算文本,现在参会人员已可以带走,预算的“秘密”色彩正在消退。  相似文献   

19.
《公民与法治》2013,(14):33-33
在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吴君亮看来,广州市政府41个部门公布的2013年预算中,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简称“广州市质监局”)那份一闪而逝、只存在了一个晚上的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堪称过去两年预算公开中最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革完善司法机关经费保障体制。司法机关的经费要由国家公共财政来全额保障,坚决实行收支脱钩”,“要会同财政部门分地区、分部门研究制定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标准,并建立逐年递增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