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蒋介石为消灭红军,彻底摧毁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调集大批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反革命“围剿”。其时,抚州域内共有六个全红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抚州红色区域西南部紧连着中央苏区的吉安和赣州,东北部与赣东北苏区接壤,东部与福建的邵武、建宁、泰宁毗邻,西北部大部是白色区域,小部则是游击区域。抚州红色区域是中央苏区的前沿阵地和天然屏障,也是中央苏区连接赣东北苏区的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民党军要进占中央革命根据地,必须突破抚州红色区域这个重要门户。因此,抚州红色区域成为红军…  相似文献   

2.
1932年至1934年,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期间,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指战员在江西抚州境内,与国民党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期间,他光明磊落、正气凛然,对苏区群众和红军指战员无比爱护、关心,与当时的"左"倾军事教条主义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相似文献   

3.
1933年9月,经蒋介石一番精心布置,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形成了北、西、南三面庞大的堡垒体系网,只剩下东部和东北部一个大缺口。蒋介石为了隔断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之间红军的联系,乘我红军主力东、西分离之际,命令北路军第三路军第八纵队周浑元部三个师进攻黎川。  相似文献   

4.
2014年是中央苏区松毛岭保卫战80周年,也是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发生在红军长征前夕的松毛岭保卫战,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这一保卫战,敌强我弱,凸显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严峻形势;温坊大捷,大大鼓舞了苏区军民的斗志和增强了战胜敌人的信心;顽强固守,为中央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这一保卫战,是一部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今天,我们要永远铭记在这场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红军烈士和为支持这场战斗作出重大贡献和付出重大牺牲的老区人民,弘扬苏区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5.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先以50万兵力分几路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为打破国民党的军事"围剿",中共中央指示闽浙赣省委另辟新苏区以牵制敌人,缓解中央苏区的军事压力。赣北特委在方志敏的直接领导下,仅用短短5个月的时间,就建立起一个东西长500里、南北宽八九十里不等的皖赣边新苏区,消灭了敌人大量有生力量,牵制了国民党的大批军队,有力地配合了闽浙赣苏区和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实现了中央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6.
敌人罪恶的炮弹,将陈毅右胯骨炸成一把碎片1934年8月28日中午,“秋老虎”仍在肆虐,空气灼人。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西线老营盘战场,激烈的战斗正在进行。国民党的飞机,疯狂地往红军阵地扔着炸弹;山下敌军的炮弹,一串串往山上红军阵地倾泻。红军阵地泥石翻飞,硝烟滚滚。扼守在这里的是红三军团第六师。江西军区司令员陈毅兼任红军西方军总指挥,负责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整个西线战场的战事,近来一直在老营盘指挥作战。老营盘是西线通往苏区腹地兴国县的一个险要隘口,一旦失守,西线门户们开,兴国乃至整个中央苏区将发发…  相似文献   

7.
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重要苏区,闽浙赣苏区是方志敏等人在闽浙赣边区创建的地方苏区,是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央苏区的东北屏障和右翼。在苏区中央局的指导下,方志敏带领闽浙赣省人民在经济上无私支援中央苏区,在军事上多次击退敌人"围剿",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为了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战略大转移,方志敏带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英勇战斗,牵制了国民党的很大兵力。闽浙赣苏区对中央苏区的壮大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一、刘总长受命组建中央教导师1934年夏,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斗紧张激烈.党中央错误领导者推行王明“左”倾路线.排斥毛泽东对红军的正确领导,全面推行单纯防御的错误方针,造成反“围剿”战斗屡屡失利.苏区日益缩  相似文献   

9.
抚州红色区域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抚州红色区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的战役战斗,对中央苏区的兴衰存亡产生过重要作用和影响.抚州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为中央苏区的发展和巩固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由温坊战斗和松毛岭保卫战组成的松毛岭战役,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也是中国革命进程中非常有特色的一场战役。1934年9月初的温坊战斗,中央红军以出色的运动战术,取得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中央红军主力获得的唯一一次胜仗;9月下旬开始的松毛岭保卫战,为迟滞国民党进攻步伐,掩护中央红军转移,实施了7天7夜的阵地战,付出了重大牺牲。两次战斗凸显了毛泽东正确革命道路与"左"倾错误执行者瞎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一开始,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就不断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为了保存力量,发展根据地,则不断实行反"围剿".因此,"十年的红军战争史,就是一部反‘围剿’史".1930年底,中央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正确指挥下,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巩固和扩大了苏区.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不仅展现了毛泽东驾驭战争的非凡韬略与高超的指挥能力,同时也初步建立起了他的军事权威.  相似文献   

12.
1932年底至1933年初,朱德与周恩来密切合作,指挥红一方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通过分析朱德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三个阶段的军事指挥,将朱德此次反"围剿"中的军事指挥艺术概括为"实事求是,灵活机动",认为这是红军能在外有强敌、内有"左"倾错误干扰的不利情况下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许多党史或军史的论著中,经常可以看到以下内容:1930年12月30日,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役中,活捉了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缴获了敌军的一部半电台,这是我军首次缴获的敌军电台。2011年,笔者在江西永丰参加纪念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还看到了这样的观点:龙冈战役"创造了十个第一次",其中有"第  相似文献   

14.
抚州红色区域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抚州红色区域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的战役战斗,对中央苏区的兴衰存亡产生过重要作用和影响。抚州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为中央苏区的发展和巩固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央红军主力在实行战略转移前夕,在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境内,中国工农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激烈的殊死大搏斗,这就是著名的高虎脑战役.高虎脑战役历史意义不可低估.在第五次反"围剿"全局失利的情况下,高虎脑战役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嚣张气焰,阻击了敌人进占中央苏区腹地的进程,为掩护中央机关和中央主力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高虎脑战役是中央红军在长征前夕留下的一曲悲壮战歌.  相似文献   

16.
《党史文苑》2010,(8):F0002-F0002,F0003,F0004
抚州是一块红色土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17.
1933年秋开始,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展开第五次残酷“围剿”,由于红军中最高军事指挥者李德、博古等一反过去反“围剿”中行之有效的积极防御方针,强令装备很差的红军同新式武器装备的国民党军打正规战、阵地战、堡垒战,红军损失  相似文献   

18.
1932年7月,毛泽东和朱德指挥中央红军对南雄县水口区的粤军发起总攻,击溃粤军15个团,连同在赣南其他战役,迫使粤军全部撤出赣南根据地,确保了中央苏区南翼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安定。这次水口战役可以视为红军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前哨战。红军在其后反"围剿"战斗中认真总结此次战役的经验教训,适时地调整了战略战术。  相似文献   

19.
谢金生 《党史文苑》2006,(12):51-5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宁都作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是中央苏区前期的政治、军事中心,是第一次反"围剿"的红军集结地、指挥部和主战场之一,第二次反"围剿"的战略决策地和备战基地,第三次反"围剿"的主要战场之一,第四次反"围剿"的巩固后方,第五次反"围剿"的后方基地、阻击地和最后放弃的核心根据地之一.苏区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宁都进行过大量革命实战活动,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所以宁都在中央苏区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宁都发生过一系列对党史、军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其中在宁都诞生的红五军团和少共国际师这两支威武雄师,更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20.
为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军事围剿,巩固和捍卫革命根据地,党和苏维埃政府大力开展扩大红军运动,组织动员苏区的青壮年男子参加红军,壮大革命武装力量,与敌人进行革命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