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积极推进我省村级体制改革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下半年起,在全省全面推开改革村级体制、实行村民自治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将村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村民自治体制,将村公所(办事处)改革为村民委员会。在村公所(办事处)辖区范围设立村民委员会,以合作社或自然村设立村民小组,原来以合作社或自然村设立的村民委员会自然消失。改革村干部管理和选任制度,村干部退出乡(镇)干部编制序列,由选聘制改革为选举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村民代表的推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村民代表由村民按每五户至十五户推选一人……"就全国而言,村委会的规模千差万别,法律不宜将村民代表的推选规定过死。就我省而言,撤销村公所(办事处)、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的村级体制改革结束后,由于村委会一般都是在原来的村公所(办事处)辖区基础上设立的,平均每个村委会约527户、2600多人,如都以最高标准即每15户推选1名村民代表计算,每村至少要有35名。我省的人口分布极不均匀,有不少村委会人口在5000人以上,还有个别村委会有上万人。如果按照法律规定以户数为基础推选村民代表,村民代表就会过多,造成村  相似文献   

3.
殷欣 《支部生活》2004,(9):38-39
从2000年5月至2001年8月,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农村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办法》、《云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改革村级体制,撤销了13000多个村公所、办事处,实行村民自治,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健全、落实农村基层各项民主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来的农村村级管理体制和村干部任用机制。截至2004年6月30日,全省13172个村委会换届选举已完成99.7%,各地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已经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4.
从1999年3月开始,我省陆良、玉溪等地,率先进行了基层政权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撤销乡镇政府的派出机构村公所(办事处),在其原辖区基础上,由村民民主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总体来看,试点工作是比较成功的,促进了农村稳定,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协调好农村基层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我省下一步全面改革村级体制需要切实解决好的问题。就我省村级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来看,少数农村基层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关系不顺,首先是思想认识上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  相似文献   

5.
作为在全省率先顺利完成农村村级体制改革、全面建立村民委员会的陆良县,其半年多的实践效果如何?干部群众的反映又怎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最近走访了陆良县的一些干部群众。负责组织实施这项工作的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长冯学智介绍说,陆良全县135个村公所(办事处)除一个情况特殊外,已全部于去年11月底全面完成建立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其中建立最早的已有七八个月,大部分已运作了半年多时间。总的看,情况较好,干部群众普遍满意。广大农民群众依法实行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6,(1)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中的四个环节中的基础和前提,村委会选举历经三十多年风雨,在村民自治活动中,民主选举有效的推动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成为基层政治民主的重要实践和表现形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封建残余思想未彻底消除,民主建设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孙吴县第十届村委会选举为例,对村委会选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村委会选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目前,全国农村有村委会60.4万个、经依法民主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成员230多万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村     
依法治村广西灵川县灵川镇同化村依法治村,将各项村务活动公开化、法制化。一是制定了由群众大会讨论通过的村规民约,每个自然村选出四五名办事公道的村民组成执行小组,对违反规定的进行处理,并向群众通报。二是建立民主选举制度。村委会干部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  相似文献   

9.
最近,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村干部生活补助或岗位补贴的实施办法,就原村公所(办事处)干部的生活补助和新任村民委员会干部的岗位补贴问题作出规定,具体内容如下:补助一、原村公所(办事处)干部的生活(一)原村公所(办事处)干部的界定。指原行政村一级在这次村级体制改革的当月仍在职的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村长(主任)、副村长(副主任)和文书,以及临近国境线村的武装干事。  相似文献   

10.
读者之页     
释疑解惑·非农业户口的村公所(办事处)干部落选后的生活补助是否另有规定?问: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今年41岁,1984年4月担任村公所干部至今,加上军龄已有23年的工龄。1992年昆河二级公路开工,国家征用了我的承包土地,给我办了农转非手续,算为正式居民户口,粮食部门还给我发了粮食供应证。从今年下半年起,云南省将全面推开村级体制改革,把村公所(办事处)改为村民委员会,实行村民自治。请问:我若落选,其生活补助是否另有政策规定?甲丁答:根据云办发[2000]10号文件规定,是否符合对原村公所(办事处)干部的生活补助主要依据以下  相似文献   

11.
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农村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它同时直接影响着我镇民主与法治的进程。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从2008年1月至4月进行第七次村委会换届工作。本文试图从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现状、具体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与思考等四个方面,对辖区民主选举工作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实行村委会换届选举 ,对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 ,笔者作为从事多年的乡镇村换届选举的基层工作人员 ,深感《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关于农村民主选举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困难。为此 ,本文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并试探寻求解决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建立和完善村民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这一村民自治组织形式,最早出现在广西罗城县、宜山县一些乡村。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立即受到党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1982年公布的《宪法》第111条中明确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987年11月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3次会议正式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正式确定了村民自治的原则及其框架。党的十五大以来,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各地党委和政府以推行村务公开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目前,全国388.2万个村委会由选举产生,占村委会总数的95%。除一些地域偏远,民族、宗教情况特殊的地区外,全国有条件进行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地方,基本上采用了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村委会的办法。选举的规范化程序和民主化程度一年比一年高,选民参选率也一届比一届提高,目前已达90%以上。每届选举约选出400多万村委会干部,原任干部的落选率全国平均约为10%,不少省份达到15%—20%,有的省高达25%。 根据各地的经验,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对农村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走访了乡镇班干部、农村干部及党员、群众。发现了农村工作中存在不少问题。我县某乡一个行政村不愿按村民自治法民主选举村委会,引起了村民强烈不满和群体上访,事闹的规模很大,层次很高,时间很长,影响很广;某村支部书记征提留,一个村民家庭富有,毫无理由就是不交,法律应尽的义务不尽,支书下令  相似文献   

15.
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问题,是农村基层政治体制和管理体制中的重大问题,也是推进村民自治的首要问题之一。《村委会组织法(试行)》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1998年修订后的《村民委员会组织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持续六届的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取得了巨大成果,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乡(镇)村干部与群众民主意识仍较淡薄。自1988年村委会选举在我国实施以来,通过多届选举,乡(镇)村干部和村民的民主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长达  相似文献   

17.
王耀 《学习论坛》2002,(9):8-11
创新村民自治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建立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协调机制、对村民委员会权利的监督制约机制、村干部的激励机制 ,村民管理的互约机制和“乡政村治”的衔接机制 ,探索社会秩序协调运作的农村政治工作的新型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作者1997年在福建省实地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深入探讨和分析了农村经济发展程度与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实施之间的关系。调查表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村民的收入很低,集体收入也很少,村委会选举的竞争程度就差一些,而村民小组则成为没有实质内容的空壳,无法通过选举产生组长和村民代表;而在经济发达的地方,一方面村民的收入较高,同时村集体收入也不少,村委会选举竞争就较为激烈,而村民小组因为拥有一定的实权也可经由选举产生组长和代表。因此,作者认为,经济发展能够促进竞争性的村委会民主选举,一定程度的经济发展是搞好村委会民主选举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凌启鸿 《唯实》2001,(3):32-36
推行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依法治国的基础。村民自治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项内容,其中民主选举最为关键。1988年6月试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来,江苏大部分地区经历了5届选举,前4届选举基本上由组织确定候选人,村民画圈。1998年底至1999年初进行的第5届村民委员会选举,有部分村按1998年11月4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修改通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进行选举改革试点,其主要内容是“两个直接”,即由村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直接投票差额选举产生村委会。“两…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我国农村基层换届选举的法律依据。依法对村民委员会实行换届选举是我国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民主制度建设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重大举措。我国农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决定了各地农村在实施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情况。目前在我国农村实行的民主选举和管理制度还有不适应、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加以完善。一、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出现的问题一是吃喝风盛行。一些村干部候选人为了在选举中能够当选,有的在家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