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瑶族成年礼——度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族男孩子一般在12岁以后举行度戒仪式。他们认为,只有经过度戒仪式的男子,才能被承认是盘古王的子孙,也才有权接受师父的香火(为下一代男孩做师父),受到族人的尊重。瑶族的度戒仪式十分庄重、严肃、认真。父母为儿子定好度戒日后,就为他找师父。度戒仪式的师父共由12人组成,分为师公(武官)、道公(文官)、引教师(引教人)、四师父(证明人)、五师父(执笔人)等等。在度戒仪式中他们肩负着让受戒者顺利度戒的神圣使命。瑶族的度戒仪式有这样几个程序:一是烧香。烧香一般在度戒仪式的七天前进行。受戒者自烧香之日起就被称为幸恩(意为未出世的孩…  相似文献   

2.
一直到现代,许多民族还保留着举行成年仪式的习俗。我国南方的瑶族、藏族、纳西族、普米族、彝族、布朗族和基诺族等直至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都还保留着各具特色的成年仪式。其中尤以居住在云南境内的瑶族保留的成年仪式最为完整,形式也颇为特别。瑶族称成年仪式为度戒,也叫过法。瑶族男子长到二十岁左右就举行度戒仪式。度戒开始,被度者跟着度师走上巫台坐好。然后,度师开始歌唱请神,把家神、土地、灵公、花娘、社皇、盘古、神农、玉皇、山神、谷娘等各路神一一请遍。请毕,被度者端清水一碗,执火捻一条随度师对众神起誓:不冒犯盘王祖宗;不违背天意;不虐待父母;不欺老凌幼;不得罪亲友;不贪花好  相似文献   

3.
瑶族男孩子一般在12岁以后举行度戒仪式.他们认为,只有经过度戒仪式的男子,才能被承认是盘古王的子孙,也才有权接受师父的香火(为下一代男孩做师父),受到族人的尊重.  相似文献   

4.
瑶族分布于中国、越南、老挝、泰国、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人口近300万。过去,大多数瑶族由于交通、信息闭塞,互相往来较少,更谈不上跨国瑶族之间的联系。改革开放后,封闭隔绝的瑶族社会才渐渐走向了开放,不仅国内瑶族的交往与交流频繁,而且与国外瑶族同胞的联系也加强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瑶族的思想、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撞击,并且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有的已适应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的还可能对本民族的文化生活构成影响。现就笔者所接触到的云南省部分瑶族社会变迁过程中遇到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略作陈述…  相似文献   

5.
学风十戒     
戒满,满则无求。满足于已有成就,就会削弱求知欲和上进心。戒骄,骄则无识。轻视别人,自己也很难有大的长进。戒惰,惰则无进。怕苦、怕难、怕麻烦,必将一事无成。戒浮,浮则不深。停在表面上,不求深入,似懂非懂,自欺欺人。戒躁,躁则无得。坐不下来,钻不进去,必然毫无所得。戒急,急则不达。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必然受其规律惩罚。戒粗,粗则易错。总是粗心大意,必然错误百出。戒袭,袭则无创。不独立思考,是不会有所成就  相似文献   

6.
瑶族支系及其分布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族在族源上、称谓上、语言上、习俗上各支系都有很大差异,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是瑶族”这种民族心里素质又是怎样形成的?迄今对于瑶族这个繁杂的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原因仍然是个“迷”。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早期就从事瑶族研究的费孝通教授说过:“从语言上看,瑶族可能是由不同成分组成的,各有其来源。至于他们怎样形成一个民族的历史过程,我还不清楚”(《瑶族风情歌。序》第7页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瑶族布努话的量词,分为三个问题:一是瑶族布努话量词的组成,二是瑶族布努话量词的类型,三是瑶族布努话量词的特点。下面就分别谈谈这些问题。 一 瑶族布努话量词的组成 瑶族布努话量词的组成,可以用方言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概括起来,不外两种:一种是本族量词,一种是外来语量词。  相似文献   

8.
《群书治要·尚书》上说:“天子作民父母,为天下王。圣人取类以正名,而谓君为父母,明仁爱德让,王道之本也。”意思是说,天子是人民的父母,所以才称王天下,圣人通过取类这种比喻的方式来正名,所以把君喻为父母,明了仁爱德让的道理,这才是治理天下的根本。这就告诉我们:天子之所以称为天子,就是因为他顺着天道而行事,他作为人民的父母才能够名副其实。所以,爱民是君主应尽的本分。  相似文献   

9.
广南县杨柳井乡宝月关村公所牙电冲村瑶族妇女韦庆芬,变卖嫁妆支持同是瑶族的丈夫———民办教师盘天斌建学校,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盘天斌从小患小儿麻痹症,走路全凭拐杖。八岁时,他由父母送到宝月关完小就读。他自己拄着拐杖,一瘸一瘸地在10多里的山路上艰苦地跋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1976年7月,他终于以坚强的毅力念完初中毕业回乡。当时,村里的学校还没有办起来,村里的孩子要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上学。由于山高坡陡,孩子上学要途经一条小溪,洪水季节到来,家长就不放心。加之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不读书也吃饭、生意买卖也是人”,“生女…  相似文献   

10.
张青 《今日广西》2014,(7):16-17
孤独人生 与一般白手起家苦创业的人不同,1942年冬,李健熙出生在韩国大邱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是一位颇为成功的企业家。由于父母忙于一工作,出生不久的李健熙就被送往亲戚家寄养,几年以后他才同家人重新生活在一起,因此李健熙比一般人更加渴望来自父母的关爱。  相似文献   

11.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委书记对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负有重要责任,应带头做到“四戒”。 一、戒私心。坚持立党为公 只有真正做到立党为公.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落实质量。  相似文献   

12.
关于苗族和瑶族的历史渊源关系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从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尽管目前在不少问题上认识尚不能达到一致,但是,苗族和瑶族在历史上有渊源关系,同源于一个古苗瑶部落则已为汉文献所记载,为这两个民族语言的同源词、语法以及风俗习惯、历史传说、图腾崇拜等大量的共同性所证明,也为大多数历史、民族和语言学家所公认。正因为这两个民族在各方面存在着大量的相似点,因此在解放前不少人认为苗与瑶就是一个民族,“瑶人裔出于苗”。常把苗当作瑶,把瑶当作苗;有的人认为苗族因为避免反动统治的徭役而退居山地成为“无徭人”,瑶族因此而得名,也有人认为苗族迁徙入湘黔的为苗,入湘南、桂、粤的则为瑶等等。虽然这些看法不一定正确,但它却反映了苗族与瑶族的密切关系。由于苗族与瑶族的渊源关系已经明朗,本文就不准备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无谓的复述,在此专就苗族与瑶族的历史分化问题即古代苗瑶部落集团何时分化这一问题,从现代  相似文献   

13.
瑶族基本上是一个山地民族。分布在我国南方六省(区)一百四十多万(1982年统计)瑶族中,绝大部分散居住在山区,只有少数居住在丘陵和平坝。弄清瑶族山居是怎样形成的?对瑶族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对因地制宜,推动瑶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邱烜  罗珊 《当代广西》2014,(24):62-62
正2014年12月6日晚,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古占瑶寨的男女老少向客人们展现了神奇的民间绝技,在赤脚上刀山、赤脚下火海和赤脚踏犁头等令人叹为观止的节目中,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拉开了序幕。"世界瑶都"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世界上拥有瑶族支系最多的县,瑶族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瑶族黄泥鼓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瑶族织绣技艺、瑶族医药等8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  相似文献   

15.
一戒急。所谓:戒“急”,一方面就是急功近利,不能仅仅靠半年时间就一蹴而就,把我们党内的什么问题都解决了。综观我们党发展的历史,也是在不断地通过自我完善,不断地修正自身的错误,发展、壮大和坚强起来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戒急风暴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一项活动,而不是运动  相似文献   

16.
红颜“硬汉”丁毅也许是父母料定自家女必胜须眉,才给她起了这么个刚烈的名字:丁毅。她,1984年警校毕业分到孟津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一干就是整整8年。孩子长到7岁了,谁家的饭没吃过?谁家的炕头没睡过?不是娃娃不恋她,是她忙得顾不上家。1994年夏季严打...  相似文献   

17.
一、瑶族婚规碑的内容: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族聚居的瑶麓有三块石碑。虽然这三块石碑有的叫“瑶族乡规碑”,有的称“瑶族婚姻改革碑”或“瑶族婚姻议榔碑”,但因它是瑶族父老为改革瑶族婚俗而立的,故从《黔南人物志稿》(一)统称之为“瑶族婚规碑”。 现存于瑶麓民族小学前大门外侧的有二块,其中一块碑上刻有“同治二年三月”字样,可知为公元1863年所立。因该碑石质较差,经多年风雨剥蚀,碑面已有缺损,字迹不清,内容隐约可辨者有:  相似文献   

18.
1985年,白志炎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水口中心校当一名小学老师。 水口乡是贺州市西南最偏远的一个乡镇。8月末的一个清晨,他早早就出发了,从市区搭车经过4个多小时的山路颠簸后,中午先到达大平瑶族自治乡。水口乡没有通车,他又翻山越岭步行5个多小时才到了水口乡政府。接待人员指着半山腰葱葱郁郁树丛中的两排瓦房告诉他:那,便是水口中心校。  相似文献   

19.
‘平定是我的第二故鄉,’聯合國儿童基金會駐華代表巴克先生,偕夫人参觀訪問了他的出生地山西省平定縣時深情地說。三十年代,他父母在美國人办的平定縣城教會‘友愛’醫院當醫生。一九三五年,他就降生在‘友愛’醫院,他的兒童時代基本是在這里度过的。一九四一年他才隨父母回到了美  相似文献   

20.
管鹏 《今日民族》2005,(1):42-43
早就听说瑶族的《盘王歌》古老而神秘,不但在国内的瑶族地区传唱,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瑶族地区也有流传。为了揭开《盘王歌》神秘的面纱,笔者多次深入瑶族村寨走访了许多瑶族民间艺人。据介绍,《盘王歌》也称《盘古书》、《盘王大歌书》等,现仅存的只有民间流传的三种手抄本,每种手抄本都在三千行以上。《盘王歌》并不是专唱盘王的专集,而是瑶族最崇敬的祭祀仪式“还盘王愿”乐神的主要唱本,其歌词吟唱的内容既有瑶族民间的神话传说,也有瑶族先祖的历史,同时还有劳动和爱情等方面的内容,真可谓包罗万象,错综复杂。年逾七旬的瑶族老人盘国春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