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在对外工作中就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一、和平与发展仍是  时代的主题    冷战的结束 ,国际形势出现总体缓和、总体稳定、总体和平的发展趋势。进入新世纪 ,国际安全形势总体上继续趋向缓和 ,世界和平力量继续发展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主要表现在 :1 多极化继续发展。进入 2 1世纪以来 ,美国在世界上的全面优势地位比苏联解体后更为突出 ,但多极化仍在发展。一个重要的现象是 ,大国关系深刻调整 ,大国之间形成了既相…  相似文献   

2.
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化 21世纪初叶,国际形势继续趋 向于缓和,世界大战打不起 来,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将时而减少、时而增加。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政治上走向多极化、经济走向全球化进程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变化。 决定今后10年国际形势继续趋向和缓、和平环境有望继续保持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世界经济在科技进步推动下,将进入一个稳定增长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经济将不断复苏和持续增长,预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高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3.
2002年,国际形势虽乱犹稳,稳的主要原因是大国对抗意识削弱,合作意愿加强。大国互动频繁,大国战略及其相互关系深度调整,是2002年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展望2003年,大国关系的总体氛围还会朝继续改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最后的一年,国际形势的发展大体上保持了冷战结束后的基本趋势:总体缓和,局部动荡,时而剧烈,时而趋缓;地区冲突时起时伏,此起彼落;世界经济和贸易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世界总产值和国际贸易额增长率达到了20世纪最后十年的最高水平;国与国特别是大国之间,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利益交错,相互关系有所改善和加强。  由于相互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同时又由于各国存在的不同利益,以及冷战思维依然起作用,又造成国与国之间关系不时恶化,影响着国际形势。  处于世纪之交的2000年国际形势的…  相似文献   

5.
华庥 《瞭望》1997,(50)
加速调整中的大国关系华庥编者按:大国间相互调整关系是冷战一结束就悄悄开始的,而1997年则空前的集中,构成了这一年国际形势的主要内容。这种调整是新的国际态势的需要,更是各大国战略利益的需要。它们认准了自己的战略目标,急急地寻找着自己的最佳位置,都表现...  相似文献   

6.
1998年,在国际形势继续趋向缓和,而政治、经济不稳定因素急剧增加,多极化趋势在加速发展的态势下,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际地位急剧提高。积极参预国际事务一年来,中国在参预处理国际上发生的各种政治危机和地区冲突的过程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正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形势总体表现为相对平稳与缓和;其特点首先是经济持续全面恢复和增长,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继续看好;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在加快一.其次,部分重要的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逐步降温甚至平息三是大国关系经调整已基本恢复到科索沃危机之前的状况。2000年大国关系的调整与变化,反映出既竞争又合作的特点。这也是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处理彼此关系的根本特征;。跨世纪的大国竞争将更多地表现在经济、科技以及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领域。经济全球化将在加剧相互竞争的同时,加深大国间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8.
今年,世界政治继续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世界军事形势在和平与发展的大格局中继续趋向缓和。由去年科索沃战争而造成的一些大国间的矛盾和紧张关系得到缓解。一些地区热点也出现了降温的明显迹象,特别是,2000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国家间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然而,2000年的世界军事形势中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明显增加,天下还很不太平。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领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新干涉主义”、新“炮舰政策”和新经济殖民主义严重威胁着…  相似文献   

9.
我国“十五”期间将面临什么 样的国际经济环境?来自中 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们认为,未来5年到10年国际形势总体将继续趋向缓和,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加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将把世界经济带入一个新的增长期,其间不排除不同程度的动荡、波折,但发生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很小。21世纪头5至10年世界经济走势继续看好 据世界银行发表的《全球经济展望》按汇率计算和预测,2001至2007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可达3. 2%,高于20…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9,(52)
国际形势波谲云诡,但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毕竟是有迹可循。当前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在继续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仍然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将是一个充满复杂斗争的长期过程,但这一历史方向不可逆转。沿着上述轨道,众多活跃在第一线的中国国际问题专家,对未来国际间实力消长、世事变迁作出了预测。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杨成绪认为:展望21世纪,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始终是人类面对的两大课题。一方面各国重视发展经济,开展加强综合国力的竞争,相互协调合作,加深经…  相似文献   

11.
首先,国际形势在冷战结束后总体趋向缓和。冷战时期,不仅是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世界其他地区的一些冲突,也都有两个大国争夺的影子。其次,冷战结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很好的条件,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多,相互依赖性比过去大大增强。第三、世界范围内地区发展很不平衡,贫国和富国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大国对战略要地和资源的争夺,地区冲突比以前有所增加,局部冲突和地区热点不断出现,不少国家内战频繁,长时间得不到和  相似文献   

12.
国际形势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从对抗转向对话,从紧张转向缓和。1988年是发生这种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年中,国际关系发生了许多反映缓和趋势的大事。我们选出其中10项,简述如下。当然,这些趋向缓和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所列举的大事都已完  相似文献   

13.
世界政治格局在冷战结束后的 迅猛变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大国关系的凋整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和德国都是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朱镕基总理6月底、7月初访德取得的重大成果说明,站在21世纪门槛上的中德关系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冷战前后的两个历史时期,但不管是在冷战中还是冷战后,中德双边关系的发展总的来说比较顺利,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特别是随着大国关系的全面调整,中德关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继续焕发活力,两国间的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军事形势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走向缓和,对话、合作、发展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与国际形势的这一大背景相呼应,世界军事领域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各种安全危机虽然仍起伏不断,但演变为真正冲突和战争的并不多;围绕建立新的安全机制的斗争依然尖锐复杂,而新安全观在斗争中...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9,(51)
能否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国际政治经济大背景、大格局、大趋势,直接关系我们能否谋好国内大局。我们邀请几十位专家筛选出的今年十大国际新闻,从中可以领悟到,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发展,尽管天下并不太平,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主题。这是我们看到的天下大势。今年是冷战正式结束后的第8个年头。国际上发生了不少事,天下很不安宁,但世界多极化的大趋势没有变,国际形势总体上仍然趋向缓和。同前7年一样,世界大战的危险和大战威胁并未增加,没有发生国与国间的大规模地区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继去年竞相搞核试验后,今年在克什…  相似文献   

16.
1999年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变化最大的一年。世纪之交,国际形势总体保持缓和,多极化和全球化两大趋势继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国际政治、经济、安全领域内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地区冲突加剧,民族和宗教矛盾突出,大国关系日趋复杂。科索沃战争表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的危险倾向明显抬头,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受到严重冲击。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的外交工作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沉着应对,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策略灵活,巧与…  相似文献   

17.
陈锋 《瞭望》1995,(52)
1995年是冷战结束后的第4年.一年来的情况表明,国际形势仍保持了冷战结束以来的主要趋势,即世界继续走向缓和,但天下仍不太平.世界形势继续走向缓和首先表现在,爆发世界性战争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失去了可与之进行全球性军事对抗的对手,世界大战的基本结构已经崩溃.作为苏联遗产主要继承者的俄罗斯1995年尽管在防务和改善其国际战略环境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但仍远未扭转其状况.与此同时,冷战时  相似文献   

18.
非洲多数国家获得独立已有二三十年的历史,现都处于新的历史变革时期,不少国家开始了民主化的进程。在外交方面,由于国内政治、经济上的需要和当前国际局势趋向缓和,也处于调整和变化之中。 非洲国家多数是在50年代和60年代东西方关系极度紧张的时候独立的。70年代后,美苏争霸世界斗争更加激烈。非洲国家在摆脱旧的殖民统治后,不愿再套上新的殖民枷锁,同时又担心“大象打架,草地遭殃”,因此它们独立后普遍奉行积极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拒绝与大国结盟或参加大国军事集团。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3,(12)
大国关系左右着未来国际形势的走向,国家利益则左右着大国关系是合作还是对抗。梳理未来世界各主要力量的利益所在,分析它们利益的共同点和分歧点,是判断未来国际形势向何处发展的一种角度。 2002年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向国会和总统提交的2002年度《国防报告》,与其前任的同类报告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应付21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交的丰收年●陈立钢今年,国际形势的一个最大特点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又有了引人注目的发展。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大国和地区集团之间的关系出现深刻而复杂的调整,发展中国家或国家集团的独立自主、联合图强的意识明显上升,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