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马鹿发生狂犬病较罕见。1984年绥棱农场马鹿群爆发此病。我们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在1个月内使马鹿狂犬病的流行得到控制。 (一)发病情况 绥棱农场养鹿场饲养马鹿600多只。于1984年5月26日至7月4日,在承包一组同一栋的2个不同圈舍先后有5只马鹿发生以神经兴奋性增高,意识障碍及发生麻痹,并以死亡为转归的急性经过的疫病。首先在马鹿承包组的3号公鹿圈的1头成年公鹿发病,继而8号产仔母鹿圈的3只成年母鹿和1只当年公鹿,亦随之发病,经急救无效2~3天后均死亡。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情况 贺兰山鹿场共有基础马鹿、梅花鹿180只,行全年舍饲,饲料为精料玉米、胡萝卜和青干草。从1970年以来,每年的11月到翌年元月,天气剧变时,有部分鹿突然发病,主要表现神经症状,病程3~7天,发病鹿多数死亡,也有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者。 对该病曾怀疑为酮血症、镰刀菌毒素中毒,但防治效果不大。近几年该场鹿发病和死亡越来越多,1984年发病25只,治愈12只、死亡13只,发病率为13.8%,致死率为52%;1985年发病7只,死亡7只,发病率为3.9%,致死率为100%;1986年发病2只,死亡2只;1987年发病24只,死亡20只,发病率为13.3%,致死率为83.3%。此病发生无性别差异,各年龄鹿均可发病,但仔鹿发病和死亡更多。对本病曾用磺胺类药、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用氯霉素配合对症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3.
我场公鹿群1983年6月16日发生发霉饲料中毒,到27日先后死鹿13只(梅花鹿12只,马鹿1只),采取相应措施后,症状缓解,饮食恢复,终止了死亡。 发病情况 未饲喂混有发霉饲料黑面(后据分析,其中含有大量霉菌及其毒素)前,鹿群正常,在喂了霉饲料的第二天,存栏的119只公鹿中有80只发病(轻度中毒的30只,较重的30只,严重的20只),发病率占67.2%。喂给母鹿群的霉料约为公鹿的2/5,母鹿群没有发病。  相似文献   

4.
亚硝酸盐中毒是由于富含硝酸盐的饲料贮存或加工不当 ,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 ,被动物采食后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 ,导致组织缺氧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在毛皮动物中 ,水貂亚硝酸盐中毒的病例多见 ,而狐发病的报道很少。  发病情况 吉林市李某于 1998年 8月开始饲养种狐 ,当年存栏 4 39只 ,其中成年雌性银黑狐 5 5只 ,成年雌性蓝狐 2 0只 ,其余均为幼龄狐。该场狐的饲料按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配制 ,并对狐群进行常规计划免疫 ,因而从未发生过群发性疾病。2 0 0 2年 11月 5日晨饲喂后不久 ,有 2只成年狐和 5只幼狐突然死亡。剖检见血液呈…  相似文献   

5.
耕牛霉烂甘薯中毒在兽医临床上较多见,但因饲喂黑斑病甘薯幼苗引起耕牛中毒,还未见有报道,近几年,笔者在门诊上遇到8例(黄牛1头,水牛7头),其中1例因抢救不及死亡外,其它7例均治愈。 (一)发病情况 本病发生在翻整薯种地的6~8月份。耕牛吃了黑斑病甘薯幼苗后4~12小时即呈现症状: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头颈伸直,张口呼吸,鼻翼扇动,甚者在150米远的  相似文献   

6.
我县一社员自办貂场,共养水貂104只,其中60~70日龄幼貂76只,发生幼貂痢特灵(呋喃唑酮)中毒,发病21只,死亡5只。现报告如下: 貂场于1981年7月3日和6日因胃扩张和肠炎死亡幼貂4只,为了治疗和预防肠炎,从7月8日起每天给每只健康幼貂的饲料中加入痢特灵0.1克、合霉素0.2克,于早餐时一次喂服,结果7月10日投药后1小时发病6只,7月11日投药后1小时发病12只,死亡2只,12日凌晨发病3只,全部死亡。12日清晨,貂场停止喂痢特灵、合霉素,发病即行停止。  相似文献   

7.
在我省遵义县乌江沿岸一带,耕牛、山羊、猪过食蜡梅科(Calgcanthaceae)蜡梅属(Chimonanthus Lincll)植物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ink.Merdtin prdecoxRehd.et Wils.)叶中毒的病例,近几年来每年均有发生。如遵义县尚稽公社1971年牛发病16头,死亡4头;茅粟公社的龙江生产队1972年牛发病7头,死亡2头;黄沙坪生产队1973年牛发病7头,山羊发病2只;长征生产队1974年牛发病6头,死亡1头,山羊发病4只;万里生产队1975年牛发病8头,山羊发病4只,猪发病2头。 本病是以神经系统及呼吸系统机能紊乱为特征的地区季节性中毒疾病。由于本病发病快、死亡急速并伴有高热,因此常被误诊为炭疽;又因有明显的强直痉挛症状,又常误诊为破伤风。当地群众称之为“串脚风”。通过对牛、山羊、猪的中毒试验,诊断为蜡梅叶中毒。  相似文献   

8.
(一)情况调查 在养鸡生产中,曾多次遇到仔鸡发生肌胃溃疡病。1985~1986年两年的时间就有15个专业户鸡场发生本病,如某鸡场养鸡320只,20日龄发病,10天死亡62只,占19%。另一个鸡场养鸡831只,41日龄时鸡发生死亡,因没有明确诊断,17天中死亡167只,占20%。给生产造成一定损失。 发病品种为星布罗、AA、罗曼肉用商品仔鸡,以20~63日龄多发,20日龄以下63日龄以上鸡尚未见发病。病程3~12天,随着日龄增大,症状表现轻微或不显症状,死亡率相应也低。  相似文献   

9.
(一)发病情况 本鹿场1976年发生破伤风3只,死亡2只,治愈1只;1977年发病2只,死亡1只,治愈1只;1979年发病4只,死亡2只,治愈2只。这9只患鹿引起破伤风杆菌感染的途径,有3只母鹿在放牧中蹄叉被利物扎伤引起,有1只育成公鹿,因创伤引起,1只成年公鹿,因割茸消毒不严引起,另外4只公鹿,在配种期互相争偶,被顶破皮肤引起。 (二)临床症状 据观察鹿的破伤风潜伏期在1~20天左右。发病后,表现头颈部肌肉强直,可见采食、咀嚼、吞咽和反刍困难,呈现动作缓慢死板,两眼呆滞,第三眼睑麻痹,瞳孔放大,四肢强直,后期牙关咬紧,饮水采食困难,四肢开张站立如木马状。跌倒时四肢  相似文献   

10.
1987年10月,本县中山公园饲养的8只长尾黄猴中有7只发生链球菌病,死亡4只,其余3只治疗后痊愈。 (一)发病经过 该公园的猴子是在同一厩舍用铁丝网分栏饲养,每栏1~3只。猴群年龄8月~15岁。1987年10月7日有7只发病,10月10~13日先后死去4只,发病率为87.5%,致死率为57.1%。死亡猴年龄,8个月1只,2岁1只,12~15岁母猴2只。对1只死亡猴解剖进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溶血性链球菌病。并对其余3只病猴和1只未病猴用青霉素、链霉素进行防治,使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我县猪食盐中毒较常见。1983~1986年我院试用甘露醇、硫酸镁混合静脉注射治疗42例,痊愈34例(其中2~4次治愈26例,4次以上治愈8例,死亡8例),治愈率达80.95%。 (一)诊断 患猪发病前2日内有饲喂食盐及含盐食物(如咸鱼汤、咸菜水、酱渣等)史,中毒初期症状为饮欲增加,尿少,排少量干小粪球,可视粘膜潮红;中期饮食欲消失,  相似文献   

12.
用发霉的玉米做饲料,容易引起畜、禽中毒发病。但霉玉米引起鹿中毒的报道则少见。1979年6月下旬,我县第一鹿场饲养的梅花鹿发生了霉玉米中毒,先后死亡了11只。 (一)病因调查 该鹿场共饲养梅花鹿  相似文献   

13.
20 0 0~ 2 0 0 1年 ,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和政、临夏3个县的 8个乡、14个村农户饲养的牛羊先后发生一种以高热、突然死亡、濒死期天然孔出血的疫病。2年内共发生 14起 ,发病牛羊 6 8头 (只 ) ,死亡 6 3头 (只 ) ,急宰 5头 (只 ) ,致死率为 92 .6 %。其中牛发病 18头 (乳牛 3头 ) ,死亡 17头 (乳牛 3头 ) ,急宰1头 ,致死率为 94 .4 % ;羊发病 5 0只 ,死亡 4 6只 ,急宰 4只 ,致死率为 92 .0 %。初期因群众不了解该病 ,剥皮解剖病死畜 4 9头 (只 ) ,4头被群众分吃 ,确诊后督促群众深埋 15头 (只 )。1 临床症状发病牛羊都是突然发病 ,表现昏迷 …  相似文献   

14.
期刊摘录     
马属动物土霉素渣中毒 马属动物因投服土霉素致中毒死亡的报道已屡见不鲜。吉林伊通县某生产队因马、骡发生腺疫,遵医嘱买回土霉素渣拌饲料喂牲畜,一日二次,每次600~900克,连喂三日后,发现一骡突然死亡。又陆续发病15匹,其中马7匹、骡8匹,占服药数的88%;死亡7匹,其中马3匹、骡4匹,占发病数的46.7%。 (申太昌摘自:中国兽医杂志,2,23~24,1986) 桦树内皮煎汤治疗家畜腹泻 作者用鲜桦树内皮煎汤治疗家畜急性肠卡他、原发性和继发性肠炎等腹泻性疾病共98例,治愈90例,治愈率91.8%。其法:取鲜桦树内皮,马500克、牛600克、  相似文献   

15.
1991年8月份山东省某种鸡场4233套38周龄AA父母代种鸡发病、大批死亡持续3周,发病率为100%,致死率为68%,经综合诊断,确诊为喹乙醇中毒。 (一)发病经过 1991年8月7日以前鸡群产蛋、食料正常,有个别鸡只突然死亡,怀疑急性鸡霍乱,随投服喹乙醇(有效含量为98%)。由于工  相似文献   

16.
仔马鹿皱胃积食的防治与病因探讨董凤林(新疆农二师三十团兽医站库尔勒841006)我团养鹿场在1990~1992年间,仔马鹿有35头发生皱胃积食,死亡29头,死亡率为83%。该病呈慢性经过,病程较长,死亡率高,给养鹿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一)发病情况养...  相似文献   

17.
禽亚利桑那菌病(Arizonosis)见于世界各地的人、畜、禽,我国也有发生。但疫情还不清楚。1985年春见到两次雏鸡亚利桑那菌病的发生,现将两次疫情及诊断报告如下: (一)发病概况 1985年2月,我组从某孵化室购入12枚20日龄鸡胚,第22天时只出壳6只(包括出壳即死的两只),其余均为死胚。1985年3月梨树县某鸡场从外地引进红布罗种蛋,雏鸡孵出后,50多个小时发病,2000只雏大部发病,死亡300多只。  相似文献   

18.
梅花鹿嫩白箩卜叶中毒的诊治陈贵喜,李宏全,杜立红常书国(山西农业大学太谷030801)(昔阳县兽医院)1987年秋,昔阳县白羊峪鹿场因给仔鹿群喂青嫩白萝卜叶而发生一起亚硝酸盐中毒,使全群21头仔鹿发病,其中毒病情危重的3头,死亡2头。1发病情况该鹿场...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情况 某新办鸡场,首批600多只鸡苗,养至35日龄时,平均体重约1.2市斤,生长发育均较正常。由于饲料供应不上,于40日龄后改用自配混合料(其中含玉米30%、面粉15%、淡鱼粉5%),饲喂4天即见个别雏鸡出现病态,5天后陆续死亡,最多一天死23只,计发病率81%,致死率8.6%。这次疫情过后35天,该鸡群第二次又发生症状相似的疫情。所喂饲料是质量较差的市售饲料,饲喂一周即发病,第二次发病率94.3%,致死率15.7%。两次发病中均采取防制霉菌毒素中毒的紧急措施,5~7天即被控制。  相似文献   

20.
仔马鹿食毛症的防治两年来我团鹿场近1~2月龄仔马鹿发生食毛症的较多,主要表现喜欢舐食圈内的杂物、鹿毛等,致使仔马鹿发育缓慢,被毛杂乱、无光泽,食欲较差,逐日消瘦,行走无力,最后衰竭而死。两年共发病死亡仔鹿26头。剖检变化死亡仔鹿小肠细小,肠壁较薄,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