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毕生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寻觅中国教育的曙光,在教育园地辛勤耕耘,孜孜不倦地实验,形成了中国近代独树一帜的教育理论,极大程度地丰富了中国近代教育理论宝库。陶行知在教育实践及教育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他早期“教育救国”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其“教育救国”思想对他的思想言行起着较大的支配作用。陶行知早期“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早期陶行知是一位“教育救国”论者。他早期“教育救国”思想的形成,经过了一段较为复杂的过程,是他在“十字路口”作出艰难抉择逐步接近教育,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2.
周勇 《传承》2009,(17):34-35
1923年,陶行知致力于平民及乡村教育。他脱下西装,换上布衣草鞋,住到牛棚里。他觉得,只有这样,才可以了解自己的祖国,进而找到真正贴近中国国情的教育道路。然而,四万万同胞中,百分之八十五生活在贫困的农村,七千多万儿童失学。可想而知,任务有多艰巨。于是,陶行知想到了师范教育,他打算培养一大批和他理想一样、思路一样的教师,来和他一起承担改造国情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近代爱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救国道路不尽相同。在中国共产党人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同时,另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却在探索着一条不流血的改良主义的救国之途。“教育救国论”就是这其中最典型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教育救国论”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民族危机的产物,也是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结果。鸦片战争以来,爱国志士向西方学习的实践,终于导致了19世纪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的思想,是由我们党创立和提出来的。它渊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深深扎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934年,在全国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上,当时担任总政治部主任的王稼祥同志,首次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论断。1938年,周恩来同志在《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文中进一步提出.“革命的政治工作是民族革命的生命线”,“以革命主义为基础的革命政治工作是一切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和灵魂!”1944年,毛泽东同志主持编写的留守兵团…  相似文献   

5.
李程  陈梅阁 《理论月刊》2005,(5):128-129
"隆中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要实现它,当时还缺少两个基本的条件跨有荆、益的条件;"天下有变"的条件.理论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更新发展.诸葛亮明知"隆中对"不可能实现而持之,最终只能落得个战死疆场的结局.  相似文献   

6.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作了比以往任何文件更加明确、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阐述,并且以此作为整个报告的立论依据。我在学习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形成一个想法,就是应该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纳入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这个总的前提、总的目标、总的趋势、总的要求下进行,现在就谈我的这些想法。  相似文献   

7.
在向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转变之前 ,青年毛泽东在近代教育救国论思想和传统文化及学习经验等因素影响下提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育救国理论。本文着重分析了早期毛泽东教育救国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如何认识修正主义,目前理论界还存在争议,本期嘤嘤其鸣的两篇文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就不尽相同,本刊同时予以刊发,以客观地反映当前学界研究和探讨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的理论白改革初期由一些理论工作者的构想,到198(?)年、1987年两次在党中央文件中得到反映,最后被1988年《企业法》作为法律原则列入,在我国经济改革中有着重要影响。它对于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发挥了不容置疑的作用。“两权分离”理论试图通过国家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的分离,确立全民所有制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地位,实现由国家对企业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控制。但从改革实践来看,未能在现实中收到预期效果。一方面,国家行政干预过多,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与日俱增,青年们对服装穿着越来越讲究了,款式也越来越多,五花八门,令人日不暇接。其中大多数与传统服装不一样。于是,便引起一种担忧:奇装异服泛滥了。即使是很解放的人,对青年穿着花色多点没有意见,也总觉得“奇装异服”这个大号不雅。其实,这是不必要的。从美学角度看,人作为审美的主体,水远是不会满足的。不可能有一种永恒的服饰。由于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们也在不断  相似文献   

11.
前一时期,我们去部分省、市委党校学习考察,发现各校都遇到培训班学生来源不足的问题,本文拟对此谈些看法。一、正规化教育后出现的新问题自从贯彻党校教育正规化的方针以来,各地党校在培训和轮训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各省、市委党校和被批准为大专体制的地、市委党校,几乎都办了二年制(有的还办了四年制)的长训班,发给与国民教育相同的大专或本科文凭。这在正常的国民教育被打断,干部中普遍学历偏低的特殊情况下有它积极的意义。但这不是正规化的实质,正如中央1985年11月批转的《全国党校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部署了全党的两大活动,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两大活动是有机衔接的。巩固和发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成果,必然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则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是马克思整个东方社会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历史科学和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问题,因而长期以来它成为了学术界争论的热点。然而,对于它的性质、内容、所属历史时期以及由它引发出的“单线说”或“多线说”的历史观等问题,至今众说不一,未能求得基本的共识,仍有继续探讨的必要。这里笔者不揣谫陋,亦就此问题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14.
党的“八大”是建国后我党召开的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会议。“八大”路线是正确的,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却未能坚持下去。分析“八大”路线中断的原因,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治安”一词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前,治安管理学科尚处于从准科学状态向常规科学状态过渡的阶段,而且徘徊了近10年不能作理论上的拓展、深化和飞跃,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个根本原因,即警学界忽略了对“治安”这一最基本概念范畴的研究和思辩。 万物皆有本源。任何一门学科必须首先研究其学科的逻辑起点,即该学科的本源,如“法”之于法学,“犯罪”之于犯罪学,“管理”之于管理学,“行政”之于行政学等等。这些学科无不对这些最基本概念作出明确的理性界定。“治安”对于治安管理学而言,就是这门学科的本源。因而,必须对其作出明确、科学、理性的诠释。公安高等院校统编试用教材《治安行政管理学总论》(公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在阐释“治安管理”的概念时开宗明义——“治安管理”即治安行政管理的简称。笔者认为,为了正确理解“治安管理”这一概念,首先应弄清楚“治安”这个词的含义。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把有关“治安”一词的思考,撰之以文,与同仁们商讨。  相似文献   

16.
“精兵简政”是延安时期兴起的,也数延安时期做的最为出色,最有成效。这不仅写进了党史和中国革命史,而且作为我党的一项重要政策延续了下来,在今天,以至在今后还将起着革命性的作用,其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在纪念建党80周年之际,我认为有必要对延安时期的“精兵简政”  相似文献   

17.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针对以往一度出现的抓两个文明不一贯的问题,鲜明地、系统地、完整地提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思想。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特别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  相似文献   

18.
对干部队伍“四化”方针的再认识张东生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党在新时期培养、选拔干部的方针。组织工作者只有准确地辩证地理解干部队伍“四化”的含义,多角度地认识其特点,澄清模糊认识,纠正片面做法,不断提高执行“四化”方针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对实事求是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起点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它的历史的起点、逻辑的起点则是实事求是。这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恢复和确立以及它的完整表述打倒“四人帮”以后,面对百废待兴的中国,邓小平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眼光,敏锐地决定先做两件事:一是破除“两个凡是”。这种仍未摆脱个人迷信思想牢笼的“句句是真理”的主观真理论,已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势,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邓小平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我个人觉得,群众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