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俗语说,不公则怨,不平则鸣。应该说,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公平至关重要,应该成为执政党不懈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社会参与标志着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进步,表明了一个国家人文关怀的深化。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它有助于深化和谐社会的民主理念、发展理念和平等理念。围绕实现社会和谐为目标,积极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二是要有效发挥慈善机构的援助作用;三是要构建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的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卢黄熙 《岭南学刊》2007,3(5):19-21
社会和谐与社会本质的关系存在着三种状况:一是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非统治阶级所提出的社会和谐的构想,与其现实社会本质是不一致的;二是在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统治阶级提出的社会和谐理念,虽然与其现实社会本质相一致,但其主张的社会和谐不是真正的社会和谐;三是包括社会主义阶段在内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和谐,与该社会的本质相一致,是真正的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4.
阿计 《公民导刊》2007,(8):23-25
“社会立法”这一概念看似陌生,其实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关注社会立法,就是关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关注生活的权利与安全,也是关注我们每个人未来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毛荣志 《新重庆》2007,(10):10-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社会活力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进步的引擎。激发社会活力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在新的改革和发展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增强构建和谐重庆的发展活力.充分激发全市人民群众构建和谐重庆的创造活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阳天明 《前沿》2005,3(11):197-199
在我们倡导“以人为本”科学的发展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努力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加强社会公正的建设。社会公正是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提高经济公正的建设水平,是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济时彦 《今日浙江》2012,(19):32-32
未来影响浙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了资源、环境、人口等经济要素制约外,就是社会进步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创新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为此,必须大力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社会和谐稳定,是当代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当代中国的最高利益。社会和谐稳定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如果政局动荡,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只能一事无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尤其进入新时期以来,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加快发展,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凸显、耐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邓小平多次提出安定团结的重大意义,强调中国的最高利益是稳定。  相似文献   

9.
梁静  宋辉 《人民论坛》2010,(1):112-113
老子从"道"出发来阐述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即统治者要依"道"行事,为政以德,清静无为,顺民心,合民意;社会和谐的核心是公平正义,要废苛政、减民负;人们处事要"执中"、"适度"、"贵柔";国家之间也要和平相处。这些思想既有积极进步的意义,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叶剑斌  童赞玫 《前沿》2007,2(2):88-91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当代审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社会的文明进步已经愈来愈离不开美育。本文通过对美育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者关系的阐述,指出美育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文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孙绵琪 《群众》2010,(2):50-51
<正>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推动政法工作全面发展进步,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  相似文献   

12.
在开展职业道德建设中,应当注重增强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善于引导从业者将自己的职业与社会的责任感紧密联系起来,这是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社会,一个企业,不是靠一个人、几个人发展的。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企业的生存靠的是社会分工合作。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职业的存在与发展同社会的进步与和谐相互依托。社会的进步与和谐,企业的兴旺与强大,靠的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13.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质是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其重点在生产,途经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是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4.
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是科学发展的基础,民生问题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社会稳定。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日益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关注、解决好民生问题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显得尤为重要。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是民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对于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个性与社会发展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统一的。要使我们的文明走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成为有充分发展的有着完整意义的现代文明 ,就必须积极地弘扬人的个性 ,恢复人的主体性 ,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即个性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同一 ,这可以说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条“牛顿定律”。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关键的攻坚期,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社会带来巨大进步和活力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对于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与长治久安具有重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注重发挥一定的社会心理机制的作用。社会和谐的社会心理机制是由社会需要、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态度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因素及其机能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有效发挥社会心理机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不断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8.
吴晓俊  胡伯项 《前沿》2006,18(4):203-205
社会平衡、和谐的基础是在民主政治制度安排和社会经济活动运行中实现公正。公正对社会和谐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的手段性直接影响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而且还在于它的目的性是人类世代向往的理想目标,人类美好的生活基础。社会公正还是实现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最根本的出发点。更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有效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实现社会公正就是最大的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9.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如何促进家庭和谐,进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促进家庭和谐应加强对家庭领  相似文献   

20.
李建辉 《广东民政》2009,(12):43-43
近年来,我省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构建和谐广东的生力军。随着社会组织不断发展,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势在必然。当前,社会组织执法管理工作应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效能,促进社会组织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