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从今后,长沙市各商家及服务场所与消费者签订的合同样本将由工商部门提供,商家不能再向消费者提供由自己制定的格式务款。新款合同中,“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等霸王条款被取消。近年来,在百货、餐饮、娱乐、服务和房地产等行业,“最终解释权”的商家告示随处可见。前不久,长沙一市民在某大商场买了套西服,商场赠送10张兑奖券,他用这些奖券摸了个二等奖,奖票上注明“可抵500元现金”。  相似文献   

2.
某商场2006年元旦期间展开促销活动,宣布:“凡在本商场购买参与活动的商品满100元人民币者,即可获得价值20人民币的代金券。该代金券可在本商场内购买其他商品时一次性抵用20元人民币,代金券不足该商品价值时,持券人案例:须就差额补足现金,代金券超过该商品价值的,超出的部分不予找还现金。本次活动截止至2006年1月31日,代金券有效期为本次活动期间。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商场享有。”某甲得知该活动后,在该商场购买价值3000元的电器,款已付清,却未能得到相应金额的代金券。商场给出的理由是:电器属于利润较低的商品,不参加本次促销活动,…  相似文献   

3.
“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店对该卡拥有最终解释权”,这些条款是否合法?日前,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的《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修订)》,对此作出明确规定,禁止商家的这种“霸王条款”。福建新修订的《实施办法》共8章62条,除终止商家的格式合同条款“最终解释权”外,还对时下消费者反映最为强烈和关注度最高的“医患关系是否属于消费关系”、“具有过错的商家要不要给予消费者精神赔偿”以及“听证会上消费者代表该由谁选定”等问题,作  相似文献   

4.
智敏 《民主与法制》2007,(6S):34-36
“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赠品、奖品不实行“三包”,“特殊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物流公司遗失贵重物品,最高赔偿运费30倍”……生活中,我们遭遇了太多的不平等条约。面对各式各样的“霸王条款”,南京市政府有了新招。  相似文献   

5.
商托 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专门给商家的促销活动捧场营造气氛,积攒人气,并从中赚大钱,因此被人们戏称为“职业捧场人”,也称“商托”。湖北襄樊的蔡惠就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份好差事。她每天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各类促销活动的信息,然后前去“捧场”。每次参加商家的促销活动,不仅有大量礼品收,还可以赚点吆喝钱,实现了物质、金钱双丰收。蔡惠不断总结经验,并把它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后来,她组建了一支专业“捧场”队伍。她根据不同的促销活动,变换不同的捧场人群,如数码产品促销活动,她会请大学里的贫困生兼职,而家用产品促销活动她会请家庭主妇和退休人员来“捧场”,化妆品促销活动,则请年轻美貌的打工妹来助兴。现在,蔡惠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捧场模式”,她有专业全程策划促销活动的队伍,占据了当地促销活动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6.
10月13日,国家行政管理局发布《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加强对经营者利用"霸王条款"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约束,类似"本公司拥有最终解释权"等条款被列为违法。凡出现消费行为的场所,大都能看到对消费者的各种条款要求。以"最终解释权"为例,在商家名目繁多、花样百出的优惠、打折活动中,在广告、海报末尾,一般都附有"本××拥有最终解释权"。  相似文献   

7.
如今,商家的促销大战犹如潮水一般,一浪高过一浪。“打折”即是目前最抢眼的一例。“折”声片片,声声入耳。打折已经不再是假日经济的促销手段,可以说现在是全年打折无淡季。但我们也别忘了一句老话“买的没有卖的精”,在我们忙活着狂买打折商品的时候,有些商家也在暗中  相似文献   

8.
韩春晖 《楚天主人》2013,(12):51-51
<正>9月1日起,《深圳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正式开始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在便器外便溺,由主管部门处罚款100元。这一被戏称为"尿歪罚款"的条款,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地方法规规定要罚,执法单位却表态不罚,严肃的法条在某些部门眼里似乎变成了商家的海报:"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然而,执法部门的无奈也的确可以理解。面对这样一个法条,该如何取证、如何执法?  相似文献   

9.
以案释法     
赠送的就没有责任吗?今年国庆节期间,徐小平在北京的一家商场花1500元购买了一套被褥,当时该商家搞促销活动,凡是一次性购物超过1000元的赠送一套化妆品。回家以后,徐小平在使用商家赠送的化妆品后,没过几天,脸上起了许多红包。为了去掉红包,共花去医疗费2000余元。后来徐小平查看化妆品的外包装盒和说明书,发现化妆品连个商标都没有,更别说生产厂家和生产日期了。这个化妆品属于典型的“三无产品”,质量可想而知。随后,徐小平找到商场要求他们承担医疗费,可是,该商场的负责人却拒绝承担赔偿责任,他以“化妆品是赠品”为由拒绝承担责任。案…  相似文献   

10.
天生爱上街购物的女性,最容易被那些商家的“促销、打折”等商业手段所迷惑,从而大掏腰包买回一堆的商品。实际上,这些东西是可有可无甚至是用不着的。如何面对商家的“促销陷阱”,理性消费是所有女性需要具备的理财之道。  相似文献   

11.
商家赞助学生活动现象透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几何时,在滚滚“经商热” 中,大学校园被誉为一片“净土”。而时下,“净土” 已不再。以赞助学生活动为主要招牌,各式各样的商家大举“登陆”校园,并已演化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形成气候的商家赞助 学生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多是由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由于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这就给不同类型的商家提供了相应的商业机会。商家介入学生活动,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提供奖品;有的是提供活动用品;有的是提供资金;有的是由商家和学生活动组织者协商,选择共同感兴趣的内容策划相关的活动,一起联…  相似文献   

12.
正商场为吸引顾客,经常推出买一送一、抽奖品等促销活动,但顾客领着赠品或奖品回家使用后,产品却出现了质量问题,找谁索赔成为最大难题。市场内的柜台都是租出去了的,如果消费者在这些柜台买到问题产品,市场经营者是否应该承担连带责任?商家想节约成本,以特价促销的方式销售样机,但由于有些样机在展示过程中,可能出现使用性能等瑕疵,商家  相似文献   

13.
某商厦开展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大型服饰促销活动;某房产开发公司的楼盘取名为“世博会”谐音;更有某楼盘放出“豪言”,称其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观礼台”;某交通卡公司为祝贺申博成功,发行了“申博如愿”纪念卡;外地某公司把杂交培育的花命名为“上海世博”出售;某单位推出  相似文献   

14.
刑法解释无疑是构建现代法治的重要题域。但现行刑法解释体制的架构与实际运作因欠缺科学性而亟待重构。刑法解释目标作为探寻适用于刑法解释的最小公分母而对刑法解释权的配置具有"元意义"。以科学的客观解释论为基底,同时兼顾现有体制,主张由最高人民法院独享原本的司法解释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保有消极的立法解释权,即只能裁决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提请的对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异议,另外赋予办案法官一定的刑法解释权。  相似文献   

15.
社会看点     
日前,山东青岛一家租赁公司竟然打出了为商家“租赁窃贼”的广告,从而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称为商家提供“窃贼”是为了故意让保安人员将“窃贼”捉住,以起到作秀和警示真正窃贼的目的,并称“窃贼”将配合商场保安人员,被抓获后由保安人员架着胳膊在商场内“游街示众”,任由保安人员发落处置。“租赁窃贼”的价码高达每小时几百元。但此项“推销”窃贼服务并未受到商场的青睐。一家大型超市负责人表示,虽然商场每年遭受失窃的损失高达上百万元,但他们仍不敢接受“租赁”公司提供的服务。这种“苦肉计”是在愚弄消费者,一旦被人戳穿,商场的声…  相似文献   

16.
促销战中的市场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十&#183;一“黄金周之前,当人们期待着杭城各百货商场的“满就送“价格促销活动再创新高时,却传来相关部门的叫停声.各大商场被迫停止了“满就送“促销活动,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折扣、“满就中“、“满就抵“和“满就减“等促销方式.统计显示,9月30日至10月6日,杭州大厦、百大、银泰、解百等4家商场累计销售仅比去年同期增长1.81%,增幅大大低于往年.百货业出现低增长局面的原因并非天气,而是与商家价格促销方式的变化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保安》2008,(9):44-44
案例:昨天刚刚参加完一次大型活动的保安队长王安利今天就受到了保安服务公司领导的批评,原因是他带领的四十名保安员对于现场的秩序维护不利。昨天的活动是某商家在商场门前搞大型促销活动,邀请保安服务公司作为这次活动安全维护。没想到当时活动现场聚集了上千人,到了赢取奖品的环节,群众开始争抢礼品,造成现场秩序极为混乱,结果活动搞到一半就不得不临时取消。应该如何做好大型活动的现场维护,王安利觉得自己的经验有些欠缺。  相似文献   

18.
【法院判决】 迷上喜欢收藏石头的中年男子陶某某,在古玩商店看中了一块石头——“和田玉”,以为这块石头最多值2000多元,谁知商家开价15000元。爱不释手又囊中羞涩的他几次光顾后,竟然想出了一则遮眼法调包窃得这块石头,最终也为自己的行为换得9个月徒刑。目前,上海静安法院以盗窃罪对他作出了判决。  相似文献   

19.
又到年终岁末的时候了.无论是中国人的春节还是西方人的圣诞节,都在这个时候到来,尽管中西文化差异是如此之大,但是年终之时的特殊消费行为却惊人的相似.这种中外皆有的“岁末情结“和“年货情结“成为这个时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与普通老百姓积极消费相对应的,是商家想出各种促销方法,想着法子在年终再赚上一笔.近年来,商家的动作越来越大,不断刺激老百姓的消费欲望,最终原本含蓄的“年货情结“变成了疯狂的血拼行动.……  相似文献   

20.
法海拾贝     
北京:商场广告禁用“解释权归本店”北京市工商局《关于加强北京市合同监督管理的若干意见》已获准通过。其中,明确规定商家制定和使用的格式条款不能含有免除小商品或者服务提示应当承担的保证或保修的责任等五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