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
温辉 《法学杂志》2012,33(4):115-120
依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责任政府的外延已由责任内阁制政府扩展至所有民主政府。就责任政府而言,责任应是民主政府系统中的核心要素。我国责任政府体制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政治问责制,即国家行政机关要对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国家行政机关首长要对自己机关的全面工作向国家权力机关负政治责任。二是行政问责制,即行政首长要对整个行政机关的工作负全面责任,行政首长具有对政府组成部门及其首长、下级行政机关及其首长、公务员的行政问责权力。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在理论、实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行政问责逐渐发展到政治问责是我国责任政府建构之路径。  相似文献   

2.
都伟 《中国监察》2009,(2):43-43
在制度缺失的情况下,行政领域的腐败大多是由行政权力滥用和行政行为失范造成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公权私用,违背公共权力的宗旨,把对公共资源的管理权变成个人或小集团利益的索取权;专权独断,权力缺少明确界限和有效制衡,不同程度地集中在少数人乃至一个人的手上;超越权限,行政机关职权任意扩张,超越法定权限;权力缺位,行政机关或人员不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3.
引 言国家及其官僚机构已大大地扩张了它们的权力 ,尤其是在 2 0世纪。私人对国家公务员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因为他们能够就涉及个人现在和将来的重大事务作出决定。为了限制行政机关的权力 ,防止行政机关基于公务员的臆断和狂想对私人的命运作出决定 ,奉行法治原则的国家的立法机关确已找到了一些保护私人免受行政机关滥用权力之害的工具。如果一个人想要知道行政法治的内容 ,他就应当思考以下问题 :1 .法律和司法的基础是什么 ?2 .什么样的法院才能保护私人免受行政机关非法及专横行为之害 ?3 .私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和途径将行政机关的所…  相似文献   

4.
行政异化,是指行政机关及其人员在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的过程中不当行使、滥施行政权力,从而造成行政法治的不正常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形式有行政不当、行政性垄断。为有效控制行政异化,应采取如下措施:完善并切实实施公务员法,提高公务员素质及公共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公开性,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在完善立法加强司法的同时,强化政府间的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5.
正过去的一年,从中央到地方各项规定、禁令不断出台,涵盖了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各级公务员头上的"紧箍咒"。一些干部感叹"为官不易",有的甚至认为"公务员不好当"。"公务员不好当"的潜台词,必然有一个"好当"的过往,曾几何时,工资"旱涝保收",捧着金饭碗"吃皇粮",乃至"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衍生出"吃拿卡要"等"潜利益"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现在一项项禁令"围追堵  相似文献   

6.
《中国卫生法制》2011,(2):10-10
国家公务员(national civil servant),是指国家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在中央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中行使行政职权、执行行政职务的工作人员。按照任期与任用方式的不同,国家公务员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通常由同级国家权力机关选举或者决定产生,有一定的任期限制,也称为政务类公务员、特别职公务员;  相似文献   

7.
职责纪律是行政机关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之一。职责纪律,是指行政机关为了保证行政机关公务员正确履行职责而规定的,要求行政机关公务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处分条例》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规定了二十四种违  相似文献   

8.
《处分条例》的立法目的《处分条例》第一条明确规定了条例的立法目的,即"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1.严肃行政机关纪律  相似文献   

9.
《中国监察》2009,(12):59-59
编辑同志: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前,根据有关政纪法律法规的精神,对被判处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可以不开除。由于《条例》第17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那么,对于《条例》颁布实施前即2007年6月1日前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的行政机关公务员,监察机关现在进行处理时,能否按以前的有关规定不给予其开除处分?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司法辖区与行政辖区合一、司法机关与同级行政机关产生于同级权力机关的体制,极利于地方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在保护地方利益方面进行超越法律的配合,从而形成地方保护主义。为杜绝地方司法机关对地方保护主义的支持,必须进行司法体制改革,而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是“议行合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三权分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代表人民意志的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由权力机关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授予。为了有效地从事国家管理,权力机关依法授予行政机关一定的裁决权,从而使行政机关具有司法职能。我国学者把行政机关的司法活动称行政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自行决定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同需报有关部门批准的行政处分决定的生效日期是否一样?如不一样,其生效日期应如何起算?山东:甄英甄英同志: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国家公务员受到行政处分,其所受行政处分的时间自有法定的批准处分权的国家行政机关批准之日起算。国家行政机关对于国家公务员的行政处分实行分级管理的原则,对不同职级的国家公务员由于人事管理权限的区别,不同的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决定的生效日期的计算也有所区别,具体是:(一)对于本机关任命的国家公务员,其所属国家行政机关可以决定并执行…  相似文献   

13.
公务员行政处分救济制度的理论基础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泽军 《法学杂志》2001,22(4):38-40
公务员行政处分救济制度的核心问题是公务员与行政机关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的定位。这种行政法律关系在理论形态上 ,经历了一个从“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到“特别法律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一)  目前存在于党政领导机关、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中的消极腐败现象大都与企业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党政机关腐败现象直接危害着企业。一是利用各种名目向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加重企业负担。二是利用掌握的计划、项目、贷款、紧俏原材料、进出口许可证、土地划拨与批租等权力,进行吃拿卡要,索贿受贿,逼企业就范。还有的乘机将购车、建房、电话费等本应由自己支付的费用和一些不正当的开支到企业报销。三是权力进入市场,一些机关和部门经商办企业,不按中央要求脱钩,利用行政权力和自…  相似文献   

15.
论行政监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爱华 《行政与法》2000,(2):10-11,30
社会发展需要政府管理,政府权力必须受到法律和权力行使范围的限制。对于政府自身来说,它意味着行政权力的自我限制或道德自律;对于社会和公民来说,它意味着行政权力只是一种“必要的罪恶”,它是保障公民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工具。所以,必须对行政权进行监督和控制。 一、行政监控的原由 行政监控的原因与理由来自于行政失控。行政失控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公务员的行政权力与行政行为失控。行政失控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是: 第一,权限失控。权限失控是超越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为。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必须在法定的幅度和范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规范审批权力、优化审批程序、精简审批要件是必要的战术,排除导致审批权力、程序、要件诸多不合理甚至不合法问题部门利益的藩篱是必须的战略。面对推进改革遭遇的深层阻碍,行政审批改革深化之极在于突破部门利益的藩篱,行政审批改革深化之要在于提防部门利益的裹挟,行政审批改革深化之力在于捣毁部门利益的生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行政垄断是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实施的一种非法垄断行为。行政垄断的成因主要在于追逐经济利益、片面追求业绩和不合理地行使行政权利。预防和制止行政垄断行为的主要路径包括:落实《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明确行政职责权限并加强行政效能,建立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审查制度,全面实现"收支两条线"体制,建立行政垄断国家赔偿制度,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8.
胡延广  窦竹君 《河北法学》2005,23(8):119-123
对行政裁量法律控制机制进行研究,论证了权力机关对行政裁量的法律控制,在分析我国权力机关进行监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应当借鉴一些国家实行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并结合我国国情加以改造使之符合我国的法治实践,对完善我国权力机关对行政裁量的监督提供了参考思路。在论证行政机关对行政裁量的法律控制时重点放在行政程序对行政裁量的法律控制上,对行政程序控制行政裁量的回避制度、听证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参与制度、说明理由制度、职能分离制度进行了初步探讨。具体分析了司法机关对裁量的法律控制,提出了行政裁量权属于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不能审查,行政裁量属于行政权的运用活动、司法机关可以审查的观点,说明了审查的范围只限于行政裁量的合法性,在认定滥用职权的主观方面时主张采用“过错推定”的原则。结束语说明现代社会对行政机关提出的是积极进行行政裁量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要求,现代行政法上的行政裁量制度是以有效发挥行政裁量权的积极作用为目标。提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应当是解决行政裁量问题的最终途径,完善岗位责任制、发展责任控制模式是对行政裁量进行法律控制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日前召开的云南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云南省政协委员程达建议,在行政立法程序中,应建立适度回避制度,避免部门利益“被塞进”法律法规,以防止“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摘自2010年1月24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20.
赵桂珍 《法制与社会》2010,(22):155-155
我国行政法制建设一直是围绕着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进行的,行政机关在和公民的诉讼活动中出于优势地位,导致双方地位不平等。这就要求要加强行政法律监督,特别是行政诉讼活动中的法律监督。行政法律监督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等部门及人民群众对行政主体及国家公职人员行使行政职权行为的监督,是为了维护和保障行政法治、行政管理秩序,以在行政领域实现民主、公正和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