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这是悬挂在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毛泽东办公室墙壁上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的背景是几间旧民房,毛泽东坐在一张白布躺椅上,嘴上吸着点燃的香烟,神态怡然自得,脸上露出快慰的笑容,躺椅旁边放着一双崭新的布鞋。《新湘评论》今年第4期的《红毛线,蓝毛线》一文选发了这张照片,  相似文献   

2.
来函     
主编先生: 近阅贵刊1996年第3期,发现《红岩人物素描》系列文章之二《儿子》一文所配发的第一张照片,其说明为“吴玉章与邓颖超、叶剑英在重庆。”此说明明显有误,照片上右起第1人并非叶剑英同志,而是秦邦宪(即博古)同志。 讲究史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是史学刊物最重要的办刊原则,也是维系史学刊物声誉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3.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二年国际青年节,少共中央局在福建长汀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其间举行了少先队武装检阅。一九三二年九月四日,《青年实话》专门编辑出版了《一九三二年五四青年节画刊》。其中,漫画《中央苏区少先队总检阅》,用绘画的方式展示了检阅大会上青少年威武雄壮的武装队伍。  相似文献   

4.
为庆祝上海解放50周年 ,本市各新闻单位刊发了不少专题文章和照片。1999年5月17日《新闻报晚刊》第5版刊发了一张历史照片 ,画面是二排女同志的合影 ,文字说明为 :“提篮桥监狱中的革命同志光荣出狱”。同年5月27日《解放日报》第6版上也刊发了同一张照片。文字说明为 :“5月27日上海解放 ,提篮桥监狱中的革命同志光荣出狱”。据我辨认 ,这张历史照片的拍摄地点位于今上海提篮桥监狱的斜对面 ,今长阳路98号~106号附近 ,近舟山路口、照片背景上的房屋依然原样存在 ,仅有部分店面的招牌有些变动。根据笔者从事十余年上…  相似文献   

5.
正背景介绍一九三二年国际青年节,少共中央局在福建长汀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其间举行了儿童团总检阅。一九三二年九月四日,《青年实话》专门编辑出版了《一九三二年五四青年节画刊》。其中,漫画《中央苏区儿童团的总检阅》,用绘画的方式展示了检阅大会上儿童团活泼欢快的游行队伍。  相似文献   

6.
一年前,某科普画刊曾以“猴子报案”为题,刊登了一个所谓“真实的”,然而又是十分离奇的故事,其后,全国许多报刊纷纷转摘,使之成了轰动一时的奇闻。现在,虽然这个所谓“真实的故事”已经枚无情的事实戳穿了,(参见《新闻战线》1984年第2期《“猴子  相似文献   

7.
江青给林彪照相是毛泽东有意安排。还是林彪请江青搭桥求见毛泽东? 1971年6月9日.江青在钓鱼台亲自给林彪拍摄了一张手捧《毛泽东选集》的免冠照片,起名叫《孜孜不倦》,并发表在1971年8月1日出版的第七、八期《人民画报》合刊和《解放军画报》合刊上,署名“峻岭”。  相似文献   

8.
正央视猴年春晚零点倒计时前的最后一个节目,是著名歌唱家殷秀梅的独唱《光荣》。在深沉雄壮的歌曲声中,殷秀梅身后的大屏幕上播放了一组反映各条战线、各族群众心系祖国、无私奉献的新闻照片。现年89岁的抗战老兵、我省离休干部张一波同志的照片,在"黑河好八连"官兵-30℃风雪夜戍守边关的照片之后、我国第四次北极科考队抵达北极点的照片之前被播放,时间持续了约7秒。照片上,张一波老人手拿一面国旗坐在人群中,神情凝重。  相似文献   

9.
潘捷 《学习导报》2011,(23):57-57
《新湘评论》今年第20期刊发了周迅同志的《“开国大典”的实况广播》并配发了照片。题为“丁一岚与齐越”。文章刊发后,“照片中人”潘捷来信讲述了这张照片的真实情况以及她25次登上天安门城楼播音的难忘经历。  相似文献   

10.
著名作家魏巍曾以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浓墨重彩地讴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南县一位普普通通的军转干部、前益阳汽车运输总公司南县客运公司党支部书记陈佑甫,正是这众英雄中的杰出代表。   运输战线上的“钢铁兵”   老家在湖南省新化县槎溪乡深山坳里的陈佑甫,旧社会祖孙三代,代代穷得锅底朝天,陈佑甫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三。刚刚长大成人,却被反动派抓去当了壮丁。后来,多亏共产党搭救,引导他当了人民子弟兵。那是 1949年 12月。陈佑甫感动极了,他热泪盈眶地说:“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陈佑甫。”从此,这便成了他…  相似文献   

11.
《白血病女孩进考场》、《两“轮椅考生”牵手战高考》、《插着胸管赶考》——这是湖北《楚天都市报》6月8日“高考特别报道”专版的三个标题,该报头版登出两个轮椅考生的照片。同日《长江商报》更是在头版上方以三分之一版的最突出位置,登出剃着光头戴着口罩的白血病女孩,在亲人搀扶下走出考场的大幅照片。高考前后热炒重病  相似文献   

12.
张米扬 《党建文汇》2006,(12):42-42
这幅照片名为《攻克柏林的胜旗帜》,是苏联摄影家哈尔杰拍摄的。照片上一名红军战士高高地悬站在建筑物柱顶盘的檐口,面对燃烧着的柏林,正将一面苏联国旗插在建筑物最高处。这面旗帜的升起,标志着法西斯第三帝国的灭亡。然而在升起这面胜利旗帜的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一本名为《城管执法操作实务》的书及其内容照片火爆网络。该书是北京市城市行政管理综合执法局的培训教材,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网帖照片中提供了该书第四章的部分内容。这个章节详细介绍了城管执法在受  相似文献   

14.
于都县最南端的祁禄山镇,大部分村庄掩映在峡谷绿树中,这里曾是中央苏区登贤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登贤县成立于1934年2月,原名赤南县,隶属粤赣省.同年3月,为纪念牺牲的中共中央第六届政治局委员、东北人民抗日武装创始人罗登贤更名为登贤县.7月,该县改属赣南省管辖.翻开1934年6月26日出版的《红色中华》第207期第四版历...  相似文献   

15.
叶晖南 《党史博览》2003,(11):34-38
1937年9月25日,林彪、聂荣臻指挥八路军——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轰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一幅照片,记录了林彪、聂荣臻在指挥所观察敌情、部署战斗的情景。这幅照片广为流传,致为经典。《党史博览》2003年第1期在刊用舒云之作《细说平型关战役》时,也用了这张照片。多少年来,似乎从没有人对这张照片的真实性提出过疑义。然而,笔者在200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发现了对这一照片的另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6.
《在毛主席身边》 这帧《在毛主席身边》的照片,引起了我遥远的记忆。它摄于50年前(1954年)的12月25日,那是在中国人民政协二届一次会议第一天的大会上。(我只知道照片是新华社记者拍摄的,是《人民日报》苍石同志从当日会议照片中找出送给我的。)会议由毛主席主持,周总理作政治报告,是一次换届的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刚刚开过,毛泽东已当选为国家主席,他不再担任全国政协主席,而改任名誉主席,但仍主持了会议的开  相似文献   

17.
正"读毛主席的书,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在雷锋所留下的珍贵的照片里,有两幅经典照片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一幅是雷锋在汽车驾驶室中学习《毛泽东选集》的照片,另一幅是雷锋与战友乔安山一起学习《毛泽东选集》的照片。雷锋牺牲后,他生前读过的那套《毛泽东选集》引起了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走进胡锦矗的办公室,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写了"熊猫喝茶"四个字的书法,再往上看是几幅熊猫的照片,熊猫照片下面是胡锦矗的书柜,书柜上整齐有序地摆放着一部部心血之作:《卧龙的大熊猫》《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大熊猫的风采》《大熊猫传奇》……胡锦矗教授是走在中国大熊猫科学研究最前列的"开路人",在大熊猫的生物学技术、种群生态学等基础性研究方面贡献无与伦比;他的学生遍布我国野生动物科研的重要院所,中科院、省科  相似文献   

19.
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展览厅第一部分《青少年时期》的最后展出有一张题为“1924年7月在巴黎的中国国民党驻法总支部成员欢送周恩来归国时合影”的照片。照片上共有13人,其中前排三位坐着的从左到右依次是王景岐、周恩来和赵栋;后排右起第一人是李富春、第二位是林蔚,其余的现在尚未搞清。这张照片拍摄地点是在法国巴黎,而且周恩来拍过这张照片后就已回国投身滚滚的大革命洪流,而照片上的另一位主要人物,也是这张珍贵照片的持有者王景岐早在拍这张照片一年后就去世了,所以这张照片能得以流传到今天就更为不易了。 还是从照片上的主要角色说起。 王景岐(又名玉晓,亦作京岐)是浙江嵊县人。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被孙中山委为中国国民党旅欧驻法总支部执行部长。国共合作后,同时旅欧的周恩来是这个支部的宣传部长。1924年,经周恩来的入(共产)党介绍人张申府向孙中山推荐,周恩来奉调回国,临行前,与旅欧驻法国民党支部成员拍下这张合影。周恩来回国后,王景岐因积极组织  相似文献   

20.
据《羊城晚报》报道,近日,深圳一位网名为家在城中村的网友在某论坛贴出两张深圳东部公交公司内部宣传画的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到有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