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讯     
四类腐败要案将被严查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全国检察机关将坚决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反腐败斗争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始终坚持把查办职务犯罪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办案力度,继续集中力量查办四类腐败大案要案,对构成犯罪的腐败分子彻底查处,严惩不贷。检察机关要集中力量查办的四类腐败案件具体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犯罪案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充当黑恶势力后台和“保护伞”,利用职务包庇、纵容、参与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严重渎职以及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司法人员和行政执法人员贪赃枉法、滥用职权的犯罪案…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极少数领导干部的家庭成了腐败的温床。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大案要案表明,许多领导干部的腐败,往往牵涉到自己的妻子、子女、兄弟姐妹,他们成为腐败这根藤上的枝枝蔓蔓,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浙江省纪检监察部门在查处领导干部经济犯罪时,  相似文献   

3.
资讯     
《先锋队》2012,(30):13
全国首个廉政办公室在珠海市横琴新区挂牌前不久,全国第一个整合惩防腐败相关职能的机构——珠海市横琴新区廉政办公室(下称"横琴廉政办")揭牌成立,该办公室将统筹纪检、监察、检察、审计等部门职能联合防治腐败。横琴廉政办将设综合部、纪检监察部、审计监督部、反贪污贿赂和反渎职侵权部4个部门。廉政办各部门对内是横琴新区的纪检、监察、检察、审计等内设机构,对上分别是珠海市纪委、监察局、审计局、检察院  相似文献   

4.
李天锐 《廉政瞭望》2012,(18):28-29
近来在惩处腐败方面动作频频的广东又出大新闻:9月8日,珠海市横琴新区廉政办公室挂牌成立。这个被称为“全国第一个整体防治腐败的机构”,因整合纪检、监察、审计、检察力量、不再单设以上部门机构而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通常人们一谈到腐败,就会联想到大案要案,殊不知大案是由小案件发展而来的。腐败有两类:发生在官场的“大腐败”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腐败”。有人提出“小腐败”问题,并将那些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称之为“小腐败”或“身边腐败”,认为“小腐败”也是腐败,是权力者通过对权力的操作谋取利益,是一个“与民争利”的“权势群体”。什么是“与民争利”?就是在“利”的问题上“小打小捞”。  相似文献   

6.
贾晓杰 《世纪桥》2011,(3):30-31
重点工程建设一直是腐败案件的高发区,大案要案的集结点,本文提出了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中腐败问题的对策,以期对军队重点工程建设中腐败行为的防范和查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1,(9):72-73
与查办大案要案的雷霆之势不同,旨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国家预防腐败局一向显得甚为内敛低调。而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预防腐败局以强势亮剑的姿态,频频在多个领域发声,不论是广度、精度、纵深度,还是真诚度,都值得期待和关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为防止和克服权力腐败,我们党从三个方面作出了艰辛努力:教育反腐——加强党性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惩戒反腐——严厉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大案要案;制度反腐——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强化党内和社会的权力监督。党内反腐败斗争实践表明,教育反腐与惩戒反腐必不可少,但仅有教育反腐与惩戒反腐相结合还不足以遏制腐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极为重要。健全权力运行机制涉及许多问题,本文试从完善监督机制方面作些粗浅探讨。江泽民同志在分析腐败问题现状时曾严肃指出:“腐败…  相似文献   

9.
当前,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最为普遍最为突出的问题,成为直接影响我国政治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腐败问题实行治本为主,标本兼治,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反腐败工作应从四个方面抓起:一是确定反腐败的政治目标,作出反腐败的政治承诺;二是认真分析滋生腐败问题的重点部门和关键领域,确定重点治理目标;三是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从行政上、制度上扼制腐败;四是提高腐败的查处概率,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  相似文献   

10.
资讯     
《廉政瞭望》2013,(11):10-11
新全国首个廉政监督局成立 深圳前海廉政监督局日前正式挂牌。该机构合并纪委、监察、检察、公安、审计等多部门的监督职能,形成大监督格局。借鉴香港的成功经验,廉政监督局内设案件调查、预防腐败和社区工作3个工作部门。  相似文献   

11.
1998年,中纪委及地方纪委查处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大案要案。中纪委研究室孙志勇指出,这些案件几乎都是官商型腐败案,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受巨额利益的诱驱,官商型腐败常常发生在利润高、投资回报率大的经济领域或行业。主要有:工程建设项目承包、从事与...  相似文献   

12.
一、腐败行为的严重性大幅度增长 腐败行为的严重性一般主要以合法利益受到直接损害的大小来判定。在90年代,我国公职人员腐败和行为的首要特点就是因滥用权力而使公共利益受到的损害越来越重。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大案要案迅速增多。 二、卷入腐败活动的人员规模显著扩大 在90年代腐败行为的主体特征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违法失足、从事腐败活动的公职人员越来越多。据  相似文献   

13.
1998年9月24日,吉林省博物馆展览大厅,全省“反腐败查办贪污贿赂大案要案成果展览”在这里开幕了。这次展览融文字、图片、实物、录像于一体,从1993年以来我省各级检察机关查办的9483件贪污贿赂案件中,选取了42个典型大案要案及其涉及的54名腐败分...  相似文献   

14.
各级纪检监察、检察等执纪执法机关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表明,严重违反党纪国法,为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提供方便牟取非法利益,已经成为少数领导干部以权谋私的手段之一,也是导致干部本人“中箭落马”的一块沉重的坠脚石。据前不久浙江省党风廉政建设问卷调查,有22%的被调查者认为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谋利是当前消极腐败三个突出问题之一,足以证明这个问题已经发展到了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地步。 掩耳盗铃的伎俩 领导干部利用职权和职务之便,为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牟取利益提供方便的行为,在表现形式上层管导真本…  相似文献   

15.
“窝案”“串案”是当今腐败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也即人们常说的“群体性腐败”。反腐败之所以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原因自然很多、很复杂,然而其中之一,恐怕就是与这个越来越严重的群体性腐败有关。“串案”“窝案”成腐败“风景线”近两年来被揭露的大案要案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窝案、串案明显增多,从联成一“窝”、串成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武汉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高检院、省院关于深化检察改革的一系列部署,围绕争创全国先进检察院的目标,紧密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实践,创新工作机制,打造检察特色,为推进全市检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高一飞 《探索》2005,(5):176-179
深入研究和推进检察改革,面临很多课题,但可以通过分析我国检察改革中应当处理好的五大关系来透视我国检察改革的问题和方向。文章分析了在检察改革中检察体制与宪政体制的关系;改革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关系;打击犯罪与维护公正的关系;检察一体化与检察官独立作用的关系;检察机关与侦查机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腐败是当今中国最严重社会问题之一,近些年来,党中央始终把反对腐败作为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持续不断地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决果断地查处了一大批大案要案,严惩了一批像成克杰、胡长清等位高权重的腐败分子,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当前反腐败形势仍然严峻,腐败蔓延的势头并未完全得以遏制.我们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还必须坚持不懈地与腐败现象进行斗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19.
熊瑛 《探索》2007,(5):179-182
重庆市职务犯罪具有大案要案多、行业性腐败突出、贪污受贿犯罪严重等特点.这主要是由于人的贪欲、体制转轨、法网疏漏、监督乏力等原因造成的.因此,遏制职务犯罪,既要坚持德治,又要厉行法治,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从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到三次全会,贯穿着一条主线,突出了一个主调,这就是:适应形势的发展,深入持久反腐败,为改革、发展和稳定服务。 去年8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近期加强反腐败斗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经过半年来的努力,党中央提出的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办大案要案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三项工作不同程度地取得了成果,某些消极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