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厚道、朴实,脸上总挂着真诚的笑容,是时纯利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2013年2月23日,著名全国劳模时传祥之子,北京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时纯利,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59岁.听到这个消息,曾经跟他共过事的同事、朋友,无不扼腕叹惜. 1959年,时纯利的父亲、淘粪工人时传祥成为家喻户晓的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感染、激励了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几代人.  相似文献   

2.
张森根 《南风窗》2013,(2):78-80
相比周有光像比他长两岁的巴金那样,把他的真心、真情、真知无保留地奉献给读者。他在知识与理性的层面上,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绝不随风转舵,虚与委蛇,以伪充真。周有光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设计师之一,他是自1898年《马氏文通》出版以来被列入的30位"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中唯一进入21世纪的老寿星,今年1月13日是他的108岁生日。他最近的一本书《晚年所思》,出版于2012年6月。不少读者还把他的经典语言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S在网上传播。前不久,笔者上门拜  相似文献   

3.
"知识越多,舞台越大."是他对学习的态度;"干,就干好!"是他对工作的态度;"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软."是他对困难的态度.这就是巨晓林. 刻苦钻研让身边工友佩服 "农民工也要懂技术"是巨晓林一直恪守的信念,1987年,25岁的他成为中国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的农民工,"学习是我参加工作时最大的新鲜感".  相似文献   

4.
67岁的关向东,满头白发即使染过也难掩岁月沧桑.儿时的家乡,在他读小学时的一篇课文里;儿时的快乐,在他自己制作烧成的红泥玩具里;儿时的神秘,在老师教给他的一个魔术里……关向东给记者讲了他少年时代埋进生命里的那些人和事. “五爷”上学 关向东是满族人.而满族人的习惯是把男孩无论大小都叫“爷”.关向东在家里排行老五,所以小时候村里的人都叫他“五爷”.1953年,6岁的“五爷”上学了,那时候,他没有名字.  相似文献   

5.
今年才27岁的他,驾驶8吨邮车还不到4年,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毛头小子.可他平时驾驶这8吨邮车负责拉运市内到昌平区的邮件,一趟活儿下来往返就是120公里,加上平时开私家车上下班又是120公里,一天他开车就要达到200多公里.不用说,他每天的驾驶里程就是放在全北京邮政里也是不多见的.因此,作为一名邮车职业驾驶员,他在队里虽然在年龄上是个小字辈,可是在驾驶经验和驾驶里程,尤其是在安全行车意识上,俨然有资格自诩为"老"了,也难怪有人称他是个"老"司机.他就是北京市邮政汽车运输局五队的驾驶员高楠.  相似文献   

6.
10月31日,北京已是深秋季节,晴朗的天空,像被水洗过似的,蓝湛湛的,没有一丝云彩,艳阳高挂天际,照得人暖烘烘的,特别惬意.中午时分,我们在北京西郊万寿宾馆,采访了美国前国土安全部部长汤姆·里奇.里奇先生现年60岁,他是"9·11"后美国新成立的国土安全部首任部长.这次是他辞去部长职务后,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邀请率美国对外政策理事会代表团应邀来我国访问.里奇先生高大和善、温文尔雅,穿着深蓝色的西服,打着紫红色的领带,见到我们,他主动起身同我们握手,互致问候.  相似文献   

7.
《工会博览》2013,(9):17-17
30年的执着追求、30年的持续学习、30年的潜心钻研、30年的不断探索、30年的刻苦磨炼,他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练就了过硬的功夫.他先后主持东方广场、首都机场扩建、北京奥运场馆等多项"高、大、精、尖、特"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累计施测建筑面积1000余万平方米无一差错.他先后发表过近30篇学术论文和创新成果.他就是北京建工集团三建公司副总工程师,被北京建工集团誉为"国宝级"测量放线专家的全国劳动模范徐伟.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老人。1949年,他率700多名旧警察起义。1952年,享受正团职待遇的他主动回老家务农。1988年,他做出惊人之举,把自己企业的150多万元资产无偿捐给村里。1990年,78岁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83岁高龄的他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成为全国年龄最大的劳模。现在,他仍住在破旧的茅屋里,过着清贫节俭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今年33岁的郑九阳,是北京城市排水集团的一名污水处理工.和绝大多数的进城务工者一样,怀揣着沾满乡土气息的梦,他从河北走进了北京这座大都市.2011年6月,郑九阳参加了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被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录取,成为"首都青年农民工大学生助推计划"第一批受益者之一.每每提及此事,他深有感触:"这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不搞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上世纪80年代,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上将,曾如此表达他对航母的渴望.其实,渴望拥有航母的中国人,远远不止刘华清一人,也不止他这一代. 中央军委提出建航母计划 中国人的"航母梦"由来已久.1928年,国民党海军将领陈绍宽,就曾提出花2000万元建造航母的计划.当时还是航母发展的初期,距世界上第一艘航母诞生,刚刚过了10年.但是,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原因,这一计划最终没能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正在山东淄博,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老军人,被誉为中国的"当代保尔·柯察金"。他14岁参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双手双脚和一只眼睛,忍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病痛才重新"站"了起来;凭借一双义腿、一副拐杖,他又用25年的时间扭转了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没上过学的他,更是在退休后用残肢抱笔,写下了百万字的手稿,完成了两部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他用倔强的性子屡屡挑战生命的极限,多舛的命运反而成了他奇迹人生的一个注脚。他就是"人民楷模"朱彦夫。  相似文献   

12.
章涵 《工会博览》2008,(8):26-28
这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老人。1949年,他率700多名旧警察起义。1952年,享受正团职待遇的他主动回老家务农。1988年,他做出惊人之举,把自己企业的150多万元资产无偿捐给村里。1990年,78岁的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83岁高龄的他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成为全国年龄最大的劳模。 现在,他仍住在破旧的茅屋里,过着清贫节俭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五大能手"创评提升职工创新力 2012年,在首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上,开发区昆山德企同步带轮制造有限公司22岁女孩朱雯名列榜首.刘开梓是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技术管理部一名副经理,他带领部门全体同仁在研发岗位上钻研技术,勇于创新,申请技术专利超过百件,通过国家专利审核26件,其中发明2件,实用新型24件.他本人研发的新品通过国家专利审核14件,其中发明1件,实用新型13件,还有5项发明在审核中.他被企业授予"发明王"荣誉称号,2009年享受昆山市特殊人才津贴.  相似文献   

14.
"别人都能干,我怎么就不行" ——与管道结下不解之缘 李来宝1976年参加工作,在原城子煤矿干过回采工,整日与煤尘打交道,后来又当过装卸工,在井下搬运材料,还是没有与煤脱离关系.1996年,他调到当时的房管处.本想着终于离开了"煤",能做一份"干净"的好工作,没想到却分配到下水道班,每天要与臭气熏天的污水井、化粪池、坐便器打交道.到下水道班的第一天,他被熏得恶心、吐酸水,一整天都没吃东西.  相似文献   

15.
柯蓝 《工会博览》2005,(3):78-78
1937年,才17岁的我奔赴八路军总部参加了学兵队。在一次日本飞机的轮番轰炸中,大队长负伤了。我护送他来到前方医院。 一个戴口罩高挑个子的女护士检查过伤员后对我说:"这里没你的事了,可以回去了!" 我一头倒在窑洞外的石阶上睡着了。这是我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李连山是一位老铁路工人,是1949年第一个登上天安门城楼的铁路工人代表,他曾参加过1923年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1948年年初从蒋统区撤到解放区中共华北局城工部,之后,奉命到东北哈尔滨参加"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候补执委。他为成立铁路总工会呕心  相似文献   

17.
甄静慧 《南风窗》2008,(16):63-65
飞草、申草、夏草这个三"马甲"都曾有过打假状态最好的阶段:飞草是2002年,申草是2005年末,夏草是现在。但以往每达到高峰期,他总是会突然偃旗息鼓一段时间,再"重出江湖"。作为一棵草,他的愿望无非是希望通过财务揭黑这一小小的技能保住"饭碗"而已。  相似文献   

18.
1953年2月2日,阿根廷驻苏联大使雷奥波利多·布拉沃得到通知,斯大林将在2月7日接见他.当时,许多外国大使都渴望见到斯大林,但斯大林生前最后几年几乎不接见外国大使.这可能是由年龄、健康状况及尖锐的"冷战"形势等因素所决定的.布拉沃大使在1952年秋天递交国书时就曾表达过这种愿望.不过,与其他同行一样,他也不太相信会有这种可能.但愿望竞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9.
关明 《工会博览》2024,(8):53-56
<正>11.汪寿华:书剑飘零姓名:汪寿华,原名何纪元,字介尘,又名何今亮等出生年月:1901年籍贯:浙江诸暨入党时间:1923年生前职务:上海总工会委员长牺牲时间:1927年4月11日,时年26岁牺牲地点:上海遗书遗言:或许因为他指挥过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是第一位牺牲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烈士,又是死于青帮杜月笙之手,上海总工会委员长汪寿华给后人的印象是一位仗剑冲锋、奋勇拼杀的斗士。然而我们梳理他的生平,却发现他原来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书生,在革命洪流中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生命定格于26岁的大好年华,书剑飘零。  相似文献   

20.
家住襄樊市区的张大爷今年63岁,平时身体一直不错,可近来由于天气变化较大患上了感冒,发烧时他发现自己右眼老是闭合不全、流口水,起初以为是感冒后胃口不佳所致.不料过了几天,张大爷照镜子时发现自己的嘴巴变"歪"了,笑起来更加明显.在家人的陪护下张大爷来到襄樊市中医院进行检查,医生诊断为"面神经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