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云翠 《法制与社会》2011,(26):140-141
在审判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当事人为向法庭提供充分的证据,自行委托鉴定机构做了鉴定,并作为证据向法庭提交,对这种自行单方委托的鉴定结论应当如何采信,一直是实务界存在争议的问题。证据的采信往往直接导致事实的认定,而事实认定不仅是个案审判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导致错误裁判的主要原因。因此,剖析单方鉴定结论的采信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肖柳珍 《证据科学》2012,20(3):322-329
医疗纠纷诉讼证据包括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由于医疗纠纷诉讼的特殊性,我国司法实践已经形成了病历—鉴定—审判的审理模式。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案件事实认定的鉴定结论依赖性及法律责任认定的鉴定结论依赖性。然而,其不利因素是病历资料的客观真实性在现存制度下难以保障,双轨制的鉴定制度还很不完善。建议引入特定场所视听资料对病历真实性进行佐证,加强电子病历真实性的管理与监控,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推行专家辅助人制度及采取专家陪审员制度。  相似文献   

3.
巩寒冰 《证据科学》2016,(2):233-245
在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受贿案中,其机械使用概率论解释质疑控方证据的做法,存在严重错误,由此引发了关于概率证据理论的一些思考。虽然英美证据理论研究中,占统治地位的对证据和证明过程的描述是概率性的,但艾伦教授认为数学世界与人类事务世界之间可能并不相似。在进入大数据时代的今天,司法实践对于精确性和可操作性的需求,由量化带来的对证明责任和当事人主张的清晰表达,以及对证明过程提供的规范性指引,都刺激了大量的试图使用概率性理论解释审判过程的某个方面的论证尝试。然而,在概率性语言试图描述证据及证明活动时,检察官及辩护律师谬论、结合悖论、相关性悖论等认识错误的出现却带来了对事实认定活动与概率理论之间矛盾冲突的反思,或者说并非是对概率性理论的批判,而是对法学理论家们就概率性理论的特定使用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鉴定结论作为“科学证据”,在诉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弥补了审判人员认识能力的不足,是其认识能力的延伸。鉴定结论在查明案件事实,鉴别、认定其它证据是否真实、可靠,揭示其它证据材料的证明价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书检验,因专业性强,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尚未建立,鉴定过程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较大,而给作为非专业人员的法官对其审查运用带来了难度。  相似文献   

5.
多伯特规则是法院对药品副作用因果关系鉴定证据认定中形成的判例规则,继而成为了美国法院普遍的科学证据标准之一,该规则在扩大应用到其他科学鉴定领域的过程中,须根据不同科学方法的特点具体研究规则的适用问题。形象证据鉴定是依据客体形象特征进行鉴定的一种科学方法,其概率性鉴定本质可以作为总体上适用多伯特规则的根据,同时,目前形象鉴定的方法主观性较强、基础信息不完备、错误概率不明确等特点又决定了还不能完全适应规则标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该借鉴多伯特规则办法,借鉴多伯特规则的合理成分,结合形象证据鉴定的具体情况,制订原理正确、更具有针对性的认定标准,通过标准的实施,推动和提高形象鉴定的科学性水平。  相似文献   

6.
指纹是少数可以直接认定人身的法庭科学物证之一,在侦查破案及法庭诉讼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指纹只有三种鉴定结论,认定、否定和不够条件。长久以来,现场指纹存在着大量不够鉴定条件的指纹并被废弃不用,但这些指纹具有重要的侦查及应用价值,采用概率化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这些指纹发挥重要的证据作用。本文阐述了一种对指纹进行扇形分区划分和特征统计的数学建模方法,研究统计了1 500万枚指纹图像的特征分布,拟合出各个扇区内部特征的概率密度函数,并采用贝叶斯准则和添加噪声进行修正,最终得出指纹鉴定结论的概率。本研究所计算出的指纹鉴定概率与指纹匹配特征点的数量、价值及特征稳定度成正相关,与扇区内部特征出现的概率成负相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指纹匹配特征的相似概率问题,为指纹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办法。研究结果能够使大量不够鉴定条件的指纹重新发挥证据价值,使指纹鉴定从定性走向定量。指纹鉴定结论概率化表达方式结合其他法庭科学证据进行量化分析,在认定犯罪嫌疑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是法庭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民事诉讼中,笔迹鉴定结论经常作为常见的证据出现。笔迹鉴定有时能够证明其他证据不易或不能证实的案件事实,有时候甚至具有左右整个诉讼及审判结果的影响力。同时笔迹鉴定由于其本身并无绝对科学标准而不断受到质疑。分析运用笔迹鉴定结论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加强对笔迹鉴定结论的审查,有益于该种证据形式在发现案件事实过程中的价值得以最大化。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了在有原件的情况下复印件可否作为笔迹鉴定检材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鉴定结论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运用较为广泛,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行政责任认定结论而不是鉴定结论;同一事项存在多个不同鉴定结论时,不能简单地以鉴定机构的级别来取舍,而应结合其它证据来综合判断;运用鉴定结论前应当审查其合法性等。鉴定结论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起到联结其它证据的作用、与其它证据相互印证,认定案件事实、直接证明案件事实。  相似文献   

9.
鉴定结论的法庭质证与审查判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鉴定结论作为法定证据之一 ,在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中 ,发挥了其他证据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许多审判人员有把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绝对化的倾向 ,不经法庭质证或草率质证而一律采信 ,造成了一些案件的错误裁判 ,有悖司法公正。本文针对在鉴定结论法庭质证、审查判断方面的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做法 ,依据证据学理论和现行法律规定 ,说明鉴定结论法庭质证的必要性、法庭质证的步骤、方法和审查判断要点。旨在正确认识鉴定结论的本质特征 ,充分发挥其证据作用。保证技术型案件的公正裁判。一、鉴定结论双重属性决定鉴定结论存在失真的可能性司法…  相似文献   

10.
责任认定是纠纷能否准确、公正处理的核心。从医疗纠纷案件处理的实践中看,医学会组织下的技术鉴定,从根本上来说是为医疗事故争议的卫生行政部门处理服务的, 一般仅停留在结论是否属于医疗事故上,不可能期望和要求它的鉴定结论能满足和适应司法审判的需要。而司法医学鉴定通常是为医疗纠纷的司法审判服务的,其鉴定结论基本上可满足和适应司法审判的各种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