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梁先生和顾女士结婚后经常拌嘴,而且愈演愈烈不得不分手。他们经法院调解办妥了离婚手续,他们的儿子由顾女士抚养。顾女士在北京没有固定住所,一个人带着孩子工作和生活不方便,她将儿子送到内蒙古老家,由孩子的外公外婆照看。这下梁先生急了,他以顾女士阻碍他探视儿子为由,将顾女士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明确他探视儿子的地点为北京。  相似文献   

2.
前些天,一位姓王的退休工人,向律师诉说了他居住的房屋面临拆迁的一些情况,寻求法律方面的帮助。王师傅说,他的房屋坐落在西宁市区繁华大街一侧,这是他在企业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后享受到的福利房,并且是根据房改政策,自己拥有所有权的唯一生活住房,他和老伴及儿子一家三口共同居住在此。房子面积70平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房子虽然有些旧,但功能完备,出入方便。  相似文献   

3.
说“贵”姓     
两人打交道,不知姓名,于是握手寒喧,要问一声“贵姓”。这“贵”字是敬辞,并不是说姓有贵贱之分,但也有“并非如此”的时候。读鲁迅《阿Q正传》,在介绍阿Q的姓氏时,就写道:“有一回,他(阿Q)似乎是姓赵。赵太爷儿子进秀才,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地说这于他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其时几个旁听的人倒也肃然有些起敬了。”听赵而起敬,这“赵”姓自然是真正的“贵”姓了。读到后来,这印象越发被证实了:第二天,赵太爷一见阿Q便满脸怒气,甚至给他一个嘴巴,“你怎么会姓赵  相似文献   

4.
张敏  张劲 《党建文汇》2002,(4):24-24
17年前,女民警王廷桂走出了“围城”,带着她6岁的儿子来到了另一个家。在这个四姓七口的新家里,王廷桂用真情和爱心演绎出一段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李大爷的老伴很早就去世了,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他没有再婚。他既当爹又当妈地把独生子养育成人,在市里为儿子购置了新的房产,并资助儿子成家立业。儿子娶妻生子后,李大爷本想和儿子一同居住,享受孙子绕膝的天伦之乐,安度一个幸福的晚年。谁知,儿子却一直让他孤居农村老家,很少去看望他。年老体弱的李大爷由于不能参加劳动,又没有经济来源,常常缺吃少穿。生病了,也得不到儿子的赡养。亲戚和村委会干部多次给李大爷的儿子打电话要求他照顾老人。其儿子非但不听,还嫌老人给他丢面子。面对无奈的老人,村委会、乡亲和亲戚们便时时给予接济,有的还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一起吃饭,帮老人洗衣服。李大爷去世后,儿子回来处置老人留下的房子、电器、家具等财产,村委会认为李大爷的儿子遗弃老人,已经丧失了继承权。那么,李大爷的儿子到底有没有继承权?如果李大爷的儿子丧失了继承权,李大爷的遗产该归谁呢?  相似文献   

6.
《北京支部生活》2009,(1):70-70
我和老伴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因患小儿麻痹症行走不便,所以我与老伴一直由小儿子赡养。我和老伴年龄大了,病痛逐年增多,小儿子一人照顾我们给他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而我们的大儿子自从承包了十几亩果园以来,生活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7.
他以一人之力反抗当时满朝贪污腐化,便注定了悲剧命运。官场上,他以刚烈著称,不仅敢抓顶头上司的儿子,而且拒绝给巡访京官提供食宿,甚至把皇帝骂得狗血喷头;在民间,他深得百姓爱戴,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海青天”,在他去世时披麻戴孝,沿途百里相送。海瑞,数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景仰。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8月8日星期一晴吃完早饭,我开始整理上个月的驻村工作材料。九点半,一位六十多岁的村民来到办公室。老人家穿着朴素、精神矍铄。我请他坐下来,给他送上一杯茶,然后拉起家常。在与老人的交谈中得知,他姓尚,今年67岁,老伴儿65岁,儿子、儿媳在外地务工,快4岁的孙子由他们老两口儿带;家里饲养了两头猪和一头牛。他的老伴儿身体不是很好,大部分农活和家务事都由他来干。  相似文献   

9.
律师日前接待了一位康先生。他说他母亲年事已高。名下有一套房产。康先生有同胞兄弟两个。康先生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母亲一直由他照顾,故母亲想将自己的房产让孙子继承。康先生询问她母亲的房产可不可以由他的儿子来继承?  相似文献   

10.
睡衣     
《新湘评论》2010,(7):49-49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毛泽东一贯倡导并终身保持的优良作风,他反复告诫全党:成由勤俭败由奢,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毛泽东常说,他是农民的儿子,无福享受奢侈的生活,因此他一生都安于清贫。  相似文献   

11.
睡衣     
《学习导报》2010,(7):49-49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毛泽东一贯倡导并终身保持的优良作风,他反复告诫全党:成由勤俭败由奢,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毛泽东常说,他是农民的儿子,无福享受奢侈的生活,因此他一生都安于清贫。  相似文献   

12.
8年前。儿子上自习回来,没吃成晚饭。睡前给我留了一张便务:“妈妈,演好您的角色。”这张便条让我刻骨铭心,我能想象出儿子对母亲失望的神色。儿子对我的批评,没有使我做得稍稍好一点。5年后,儿子考上了大学,临别时,他附在我耳边说:“妈妈.演好你喜欢的角色。”这表明他原谅了他的妈妈,  相似文献   

13.
援助热线     
《北京支部生活》2008,(2):68-69
债主去世能否起诉继承人张某欠我16万元,去年4月,他去世了,他的遗产由他的两个儿子继承了。请问,我能不能起诉他的两个儿子,要求他们还钱?  相似文献   

14.
楚青,原名詹永珠,参加新四军后,为防止家人受到牵连,改名为楚青。提起改名的事,楚青曾回忆说:“这个姓还是粟裕给起的呢!那天他在纸上写了一二十个姓,让我挑,我认为‘王’姓、‘李’姓什么的,太多,就没有选,看到这个‘楚’字,觉得上口,就选做自己的姓了。为此,粟裕还开玩笑地说,小詹啊,你上当了,我的家乡湖南属楚国,你就是我们家乡的人了。”  相似文献   

15.
李标 《当代党员》2013,(5):76-76
他出生于奥地利,他的父亲在维也纳开了一家制锁店,生意很好。父亲希望儿子将来继承自己的事业,但从读小学开始,儿子就开始喜欢音乐。开明的父亲在儿子八岁生日那天送给他一架钢琴,还聘请了维也纳一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做儿子的老师。  相似文献   

16.
我的两位叔叔一位姓谷,一位姓刘。谷叔叔名叫谷枢记,祖籍原察哈尔省尚义县。1941年5月8日前,他是一个武装汉奸。8日深夜,他和其把兄弟(日伪军)十余人扛着一挺机关枪、  相似文献   

17.
程玮 《求贤》2009,(4):49-49
跟儿子聊天时,儿子说他的一个朋友在谷歌(goolge)得到了一份工作。说这话的时候,他一脸的崇拜,我这个昕的人也十分感慨。  相似文献   

18.
程玮 《当代党员》2009,(7):65-65
跟儿子聊天时,儿子说他的一个朋友在“谷歌”(Coogle)得到了一份工作。说这话的时候,他一脸的崇拜,我也一脸的崇拜。  相似文献   

19.
正白修德,本名西奥多·哈罗德·怀特(Theodore Harold White),白修德是中文名,他是二战时期美国《时代》周刊驻重庆的首席记者,也是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在哈佛大学培养的第一位本科生弟子。两人除了师生关系之外,还是毕生的挚友。白修德离开哈佛大学之后,一直与费正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甚至用费正清的姓Fairbank为儿子大卫·费尔班克·怀特命名。历史上的  相似文献   

20.
李愚 《当代党员》2008,(4):73-73
一位内地企业家在接受电视访问时谈到了他去李嘉诚办公室拜访李嘉诚的经历—— 李嘉诚是和儿子一起接见他的,他儿子可能是说话习惯的原因,说着说着就讲起了粤语,会谈过程中李嘉诚好几次要求儿子顾及内地朋友可能不太听得懂粤语的实际情况,改讲普通话。会谈结束后,李嘉诚还特意从办公室里出来,送他到电梯口。最让人惊叹的是,李嘉诚不是送到即走,而是毕恭毕敬地鞠躬,直到电梯门合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