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马碧 《学习导报》2010,(9):34-35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眩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著作,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即权力)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今天,无论是总理“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的庄严表态,还是网络问政的风生水起,都凸显着对把权力“关遂笼子里”的追求。也因此,湖南一场关于规范行政裁量权的改革,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邓联繁 《廉政瞭望》2013,(21):40-40
把制度关进廉洁的笼子里,需全面推行制度廉洁性评估。这是反腐败制度失灵的“拯救者”。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正成为当下反腐的指引。且不论权力是否愿意被关进笼子,或者怎么把权力关进笼子,更具挑战性的是,有时候制度不仅关不住权力,相反还会出现制度被权力与利益俘获乃至制度腐败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14):57-58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实现权力运行制度化,关键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发挥“一岗双责”的牵头作用,突出解决好怎样建好笼子、怎样关进笼子、怎样管住笼子三个层面的问题,确保权力行使者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不易腐败。能不能关住权力,根本在于制度笼子自身是否坚实、严密。重点要把好设计关、建造关、质量关,  相似文献   

4.
习主席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不仅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而且要将“笼子”扎实扎紧。只有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发挥各监督主体的积极作用,使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制约,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运行,才能确保预防实效。  相似文献   

5.
成收 《前线》2013,(10):79-79
制度是用来监督、规范、约束和制衡权力的,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能保证权力不被滥用,使权力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维护权力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6.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彰显出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从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的思路转变。适应这一转变,亟需加强制度的建设,然而,腐败案件的频发凸显出“制度的笼子”固然重要,有无制度意识却直接影响制度反腐的实际效果。因此,培养对制度规则的尊重、信任、遵守和维护的制度意识将成为制度反腐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电影《透明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研制出神奇药水实现隐形后,不必为任何事负责,就开始为所欲为。他甚至认为:“再也不用站在镜子面前审视自己,这种感觉太美妙了。”于是,他脱离了法纪的约束,无限放大自己的私欲,走上了不归路。这也告诉我们,“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不仅是权力制衡的客观需要,也是对干部的一种爱护。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决定就是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的笼子“保鲜”权力。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他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首先要有"制度笼子"。事实上,用来关权力的笼子一直都有,但或许是笼子本身不够完善,或许是看管笼子之人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振聋发聩,一语中的,紧紧抓住了遏制腐败的牛鼻子。那么,怎样把权力关进笼子,关进什么样的笼子?其一,这种笼子必须是刚性的,有权威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条件下,纪委敢于亮剑,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探索地方纪委实现对同级党委有效监督的路径,加强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党委成员的监督,逐步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权力多维约束机制,确保权力阳光运行,就必须深化党的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书荐     
李三旗 《当代贵州》2013,(29):60-60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摘录:随着改革走向深入,反腐也正进入攻坚阶段。沿着“从严治党”的政治逻辑,保持“生死存亡”的忧患,明确“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应该是我们党反腐倡廉的主轴。  相似文献   

13.
“塌方式腐败”需要标本兼治。一方面,防微杜渐,及时遏制腐败苗头,杜绝养虎为患。同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防止权力集中和滥用,坚决清除依附在权力磁场周围的“圈子”和“山头”。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深刻阐明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反腐倡廉新命题。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科学反腐倡廉之路,是基于从源头探寻腐败发生机理、反腐倡廉要做到"常"与"长"、党的制度的内在特性、推进反腐倡廉的制度化与法治化逻辑而建构的。在其制度架构安排上,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必须力求做到:实现制度反腐的全覆盖、推进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反腐倡廉运行机制、狠抓反腐倡廉制度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5.
程美东 《前线》2013,(6):29-31
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一论断对于我们党和政府进一步完善反腐理论,做好反腐工作,推进当前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权力特性和人性特点双重因素所决定的,它一方面可以有效遏制腐败,另一方面也是预防国家重大决策失误所必须的。西方国家在长期政治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实践道路,逐步形成了权力制约和监督的理论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国人对权力监督、制衡体制的理想境界,通过辨析西方国家权力监督与制约的基本框架,从民主选举、权力制衡、法治建构和市民社会四个方面进行宏观梳理,探讨西方国家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特点及局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全面理解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看点:古代的"以法治国"和今天的"依法治国"是有严格区别的。前者将法律置于工具地位,后者则奉法律为权威。以法治国,意味着法律处在权力之下;依法治国,则意味着不管权力有多大,都要受到法律的制约,不仅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还把权力关在法律的笼子里。制度的笼子是防止权力的滥用,法律的笼子是惩治权力的滥用。编好用好这双重的笼子,才能更好地使权力依法运行。公元前6世纪左右管子提出"治国使众莫如  相似文献   

18.
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振聋发聩,一言中的,紧紧抓住了遏制腐败的牛鼻子,且非常形象生动,让人一下子就领会了反腐问题的本质所在。那么,怎样把权力关进笼子,关进什么样的笼子,我们也不妨展开想象的翅膀,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必须严格依据党纪国法,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才能保证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制度笼子里运行。党员领导干部一旦利用掌握的权力资源,把公权当私权,使权力“私有化”“商品化”,最终定会害了自己、害了家庭。公权——理应以“公”为标尺公私分明,是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表现。作为财政部第五任部长的吴波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过去,我们总是说权力好的一面——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现在我们开始承认,权力有坏的一面——它会伤人,必须把它关在笼子里。公开承认权力有害,并下决心用制度的笼子管权,而不仅仅是用道德说教管权,这是我们党认识上的一大进步;必须把权力关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