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是思想解放的先导,也是人们变革世界观和科学观的最直接的动因.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具有了更深刻的内在本质,其价值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正确对待科学技术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同时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努力推进科学技术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学与技术起源于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需要,它真正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力量来推动社会发展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以后,科学技术从两个方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关于科学精神的论述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彦明 《探索》2003,(5):14-17
江泽民认为科学精神是人们科学文化素质的灵魂,它的最基本的内涵是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科学精神是经过长期的培养和实践的磨练才逐渐树立起来的.鉴于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中科学精神的匮乏,加上对时代潮流和科技发展趋势的分析,江泽民强调在当代中国弘扬科学精神更带有根本性和基础性.  相似文献   

4.
反思精神作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又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神内涵相一致,是我们牢同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现实参照和重要力量源泉。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认为: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思考对象。人类精神生活的主要部分在于认识,换句话说,哲学是对于认识的一种再认识。对于认识的再认识,就是认识反过来以自己为认识对象,这就是认识的反思。  相似文献   

5.
科学问题的价值观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内蕴着造福人类、推动文明进程的价值。科学把追求真善美作为自己的基本价值观。科学研究活动的目的、方法、事实选择要受价值约束。科学理论评价活动中充满价值特点。科学的社会建制和精神气质中需要价值规范。科学观问题从根本上说来,是个历史观问题。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认为科技能够推进社会进步、增强军事和提高国际地位,表现出实用的科技价值观。同时,毛泽东重视科学实验,主张科学的国际性,预测科学研究的进展,重视科学永恒的内禀的学术价值,表现出科学精神的旨趣。注重实用和注重科学精神是科技价值观的两种潮流,兼具经世致用与科学旨趣是毛泽东科技价值观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革命先驱们用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依靠群众勇闯新路的革命斗志,铸就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这种革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在新形势下,应深入挖掘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把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广泛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的培养选树.以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基于此,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培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以及路径,以期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相似文献   

9.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两个系列的价值观念 ,是人类精神的两个维度、两种基本存在方式或存在状态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两种精神指向。本文在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行界定的基础上 ,通过对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考察 ,得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发展经历了由同源走向对立再回归统一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认为现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 ,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 ,但由于其哲学立足的基础是片面的 ,从而导致其理论不可能根本克服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弊端。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于确立了实践思维方式 ,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因而能够根本超越传统形而上学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分离的困境 ,达到二者的再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毛建儒 《学习论坛》2010,26(2):47-50
中国科学精神的特征是:求是不足、求真严重不足、求用超过求是和求真。这种科学精神,对中国古代科学既有推动作用,又有制约作用;不仅如此,它还决定了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逻辑。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方方面面,其总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中国科学精神那里。  相似文献   

11.
决策素质与科学精神紧密相连。决策素质是科学精神的外在表现,科学精神是决策素质的前提和内涵。科学精神决定着决策素质的高下,决策素质决定着重大决策的成败。只有自觉地运用科学精神提高决策素质,才算真正到达了科学决策的殿堂。  相似文献   

12.
从学术创新的概念上看,它涵盖了科学精神和人精神两个方面;从学术创新过程中观察,它要求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相结合;从学术创新矛盾的处理上审视,它也需要科学精神与人精神相结合。那么,在学术创新中,科学精神与人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合呢?  相似文献   

13.
科学精神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特别是民族精神塑造具有重要价值,这表现在:科学精神能够直接推动经济的创新发展为民族精神的塑造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科学精神的融入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科学精神的融入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科学精神是现代科技社会普遍的一种价值追求,它的融入是民族精神时代性和开放性特征的体现;科学精神的融入对民族精神的建设具有方法论意义.我国当代将科学精神融入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如下的根据和条件:中国现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学精神融入当代民族精神的根本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为科学精神的融入提供前提条件;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为其融入奠定了思想基础.我国将科学精神融入当代民族精神还需要有如下的保障措施:充分认识科学精神融入的重要意义,将其提升到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高度;积极开展科学活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使之深入广大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更加民主开放的社会环境,创造有利于科学精神弘扬的良好氛围;注重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学精神是整个科学界在科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以贯之的思想和行为特点 ,其内容主要包括 :普遍怀疑的态度 ;彻底客观主义的立场 ;逻辑思维的原则 ;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精神 ;精确明晰的表达方式。树立科学精神的基本途径是 :参加科学实践 ;反思科学知识 ;熟悉科学发展史 ;推进教育变革 ;防范科学主义等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中的"职业价值观"部分因西方和东方文化差异而存在偏差。文章采用"三平精神"这个时代精神财富作为职业价值观教育改革的主题,围绕教材编写、教学环节、实践环节、周围相关教育资源的协调配合、网络体系的建构等,构建出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从而推进"职业生涯规划体系中国化"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16.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从根本上说,科学精神从属于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文精神的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互补的,只有两者并重,才能保证实践的正确取向.因此,要自觉促进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渗透,在实践层面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与共建;在人的价值层面,则要强化人对于真善美及其内在和谐性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工匠精神"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发展,工匠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实践载体。二者相互融合互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8.
周峰 《理论建设》2013,(5):55-6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才能最大程度地符合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所需求的当代特质,又能反映出价值观本身的普遍意义,是当前研究中的根本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和实践中来发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兵团精神与新时期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十多年来,兵团创造了人进沙退、荒原变绿洲的奇迹,为开发新疆、建设新疆、稳定新疆和巩固边防、维护祖国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兵团屯垦戍边的实践是兵团精神产生的基础和源泉,是凝聚人、吸引人、感召人、鼓舞人的精神动力,是兵团几代人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兵团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科学精神有着求真、求实、求新、求变等特质,充分体现了科学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科学精神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前提,在满足人们物质追求的同时能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作为引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动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