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勇 《南风窗》2013,(2):36-38
中国社保正处于把"双轨制"并轨,实现基本保障制度的统一等改革的前夜。社保制度的并轨改革,是一次从制度上对人们的社会整合。它能走多远,将折射出中国的深化改革能走多远。一个国家如果说开始变得富强了,至少得有两个指标:对外能保护自己;对内,能给社会、国民建立一道生活安全线。这道安全线,就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中国社保制度的各种不公平,养老金"亏空"的风险,以及人们对养老没  相似文献   

2.
李盛 《工会博览》2013,(33):40-41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近年来,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养老问题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甚至争议。倒按揭养老、卖房养老、租房养老哪种方式更好,逐渐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与倒按揭养老相比,租房养老更简便、风险更小,最后房子产权还归自己。观念相对保守的老年群体,更倾向于租房养老。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传统文化一向崇尚"多子多福",而这"福"便来自"养儿防老"的观念。然而今天,对于生活在城镇的人们来说,靠这一方式安度晚年已经不"主流"了。于是,现在很多人意识到商业养老保险在自己养老规划中的重要性,可面对市面上众多的养老产品却又不知所措,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平安人寿理财顾问陈捷。  相似文献   

4.
石勇 《南风窗》2016,(4):30-33
中国社会,将更加变成一个"生活世界"。春节过后,我们在心理上、身体上,又一次进行"转身",从"家"出发,继续向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去。这是在走向哪里呢?我们会—遭遇什么?从认知上讲,这些问题让人好奇。但现在已没那么多好奇心可以激发了,有些"改变"的可能性已经被锁定,而曾经担心的一些东西,也许会渐次发生。我们关注这些问题,更多是一种心理上对自己已有  相似文献   

5.
方小晶 《法制博览》2009,(16):23-23
在一个村子里有两个母亲,她们都有一个不孝顺的儿子。 一个母亲对儿子的不孝十分的痛恨,见人就诉苦,说自己多么多么不容易,孩子他爹去世早,自己又养老又养小的,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娶了媳妇,终于盼出头了,没想到孩子不孝顺,不给粮不给面,养老费也常不给。听者都了解她家的情况,对她十分同情,  相似文献   

6.
石勇 《南风窗》2012,(21):11-11
中国现在的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12%,不要说和西方国家福利国家比,离同为"金砖五国"中的巴西、南非都还有8个百分点以上的距离。就是这样一个让人都觉得不好意思的水平,在养老金缺口的风险中,还有人嚷嚷"养老不能靠政府"这个伪问题(政府只是代理人,不是出钱人),并要警惕"福利冲动、福利依赖和福利过度"。而在贫富悬殊、分配不公和权力过度介入市场的复杂背景下,反对政府通过收入再分配帮助穷人的观点,也显得很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3,(25):91-91
随着社会养老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体制改革实际上具有很大的风险。不少人开始为自己进行养老规划,而保险作为最具保障的理财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购买养老保险产品时,有些问题需要广大消费者格外注意:一、确认预定利率2013年8月初,保监会正式启动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改革,允许寿险公司突破2.5%的预  相似文献   

8.
唐闻 《法制博览》2015,(6):43+42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是家庭问题,更是不可逃避的社会问题。新的养老途径的探寻迫在眉睫。以房养老作为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弥补了以往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不足,有助于缓解国家养老压力,减轻子女负担,稳定社会秩序。我们应该多借鉴各国经验,从制定健全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完善金融、保险及房地产市场等四个方面来构建我国"以房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9.
养老金困局     
2005年以来,国家连续6年7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而且最后几次的上调幅度都在10%左右.国务院为何如此重视养老金问题?养老金的实际状况到底怎样? 按照现在的养老金情况来看,一旦退休很可能面临悲惨的生活.2010年3月29日有媒体发表文章说,如果退休以后每天只吃盒饭,需要100万元的退休金.  相似文献   

10.
纪修 《南风窗》2011,(14):78-79
随着澳门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加上澳门社会保障基金来源高度依赖政特区府拨款及博彩税收,福利"能升不能降"已成为定律,特区政府在社会养老保障的财政支出将越来越大。澳门社会保障基金如何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4,(16):9-9
<正>人类社会自从有了阶级以后,工作就被当作奴役和压迫、惩罚与赎罪的象征,东方社会和西方社会莫不如此。《诗经》中的《伐檀》,就是农夫们一边吭吭哧哧地干活,一边高一声、低一声地骂财主:"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作家郑振铎注释说:"‘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骂得是如何的蕴蓄而刻毒!"直到解放以前,国内多数工农阶层所从事的工作仍被视为苦役,视为阶级压迫的象征,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之  相似文献   

12.
当过副厂长和党总支书记的梁先生惊呆了,当过车间主任、即将提拔为副厂长的易先生也惊愣了:调入广州美特容器公司得到的“见面礼”竟是零——被分配去当一般职员,以前当领导时的顶顶“桂冠”已荡然无存! 那些原以为可以舒舒服服坐进写字楼里当工程师的大学生、研究生更是惊诧不已:他们的起点都是零——都被分配在生产第一线工作。也许有人会问,这难道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落实干部政策吗? 广州美特容器公司副总经理覃永城的回答是:“美特”的知识分子政策要靠自己去落实,当然,“美特”的干部政策也得靠自己去落实。“美特”对于每一位新来的员工  相似文献   

13.
微天下     
《南风窗》2011,(24):19
武书连:今天去一所排名前10的985工程大学讲学。该校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向我提出的主题之一是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我在讲课开始时请与会者换位思考:有没有俄罗斯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印度特色、利比亚特色、巴西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如果有,那就可以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财经网:【《人民日报》:靠大量"说教"唤醒的政治信任或是短命的】传统社会的政治信任是人格信任,现代社会中,政  相似文献   

14.
微天下     
《南风窗》2011,(24):19-19
武书连:今天去一所排名前10的985工程大学讲学。该校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向我提出的主题之一是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我在讲课开始时请与会者换位思考:有没有俄罗斯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印度特色、利比亚特色、巴西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如果有,那就可以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财经网:【《人民日报》:靠大量"说教"唤醒的政治信任或是短命的】传统社会的政治信任是人格信任,现代社会中,政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时代是公司俘获国家和通往"后民主制度"的时代吗?如果是的话,那么自2007年国际危机以来新自由主义的失败和各国对全球金融的救助会预示着民主政治重新获得超过自由市场经济的优先地位吗?2007—2009年"大衰退"仍然可能演变成21世纪的"大萧条",现在分析它的后果还为时尚早。然而,当前的危机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和民主的本质的根本问题。官僚国家主义和市场自由主义的聚合主要与  相似文献   

16.
郭凯 《南风窗》2013,(20):84-86
发达国家实行"延退"政策,最主要的目标是解决劳动力缺乏的问题。中国的情况不一样,今后几十年中,就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而言,就业压力远远超过老龄化的压力。近来,由于人社部的有关人员一再提起延迟退休是所谓的"必然趋势",以清华大学专家团队为代表的养老改革研究机构又给出了延迟退休、延迟领取养老金的养老改革方案,引发了社会围观和民意的强烈不满。当今社保研究界中  相似文献   

17.
舆情     
戴玉 《南风窗》2013,(4):20-20
经过2012年的发展壮大,网络舆情似乎成为中国最激进的变革力量—此话不尽然。原本还拥有许多自设议题的网络社会,现如今已完全被公共话题占据,网络舆情更多的是"被动地"卷入各类话题的讨论中。何况中国的网络社会一直充斥着社会戾气、对腐败的痛恨和对权力机构的谩骂,四五年前的网络情绪比现在激进许多,却为何单单近两年出现实质效果呢?原因很简单,网络社会最本质的改变就是—吸纳了现实中的有权势者。如果不礼貌地将大部分网民称作"乌合之众",那么即便网民拥有再激烈的情绪、  相似文献   

18.
胡家源 《南风窗》2008,(1):39-41
一面是城镇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差距过大,一面是基本养老保障尚未实现城乡"全覆盖",加之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国的养老保险体制不得不面临诸多尴尬。只有解决了安全与收益的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在未来三四十年内才能有腾挪转型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热词     
《南风窗》2013,(20):24-24
1以房养老房屋产权人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或保险公司,评估老人年龄、房价等因素后,房主每月可得固定养老金,房主仍可居住,或者进行"租房置换",房屋产权不变。但目前仍存在相关法律不完善、"养儿防老"观念重、养老机构服务不佳、金融机构担心风险、70年房屋产权等诸多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16,(7)
正我心里始终有一个"乌托邦",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美好的社会",在一条平常化的轨道上,每一个人都对其他人尤其是陌生人自然地释放善意。如果说还有一点情怀,这就是情怀的来源。以前我不时会使用"情怀"这个词,而现在用得少了,因为情怀在公众认知中已被异化了,异化后的样子,比如"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比如用古文写辞职信。以前我的乡下有一种职业—养一头大公猪,每天拿根棍子赶着它去各村各户给母猪配种,我们称为"赶猪人"。赶猪人的职责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