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狼沟,老狼沟,兔子走,老鹰飞,种地十年九不收,嫁女还得搭条牛。”这是桦甸市八道河子镇老狼沟村十几年前的真实写照。那时的老狼沟是出了名的穷村,不足百户的村子光棍汉就达38人。 1988年,老狼沟村被列为松辽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695个村中的一个。经过几年开发,如今的老狼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人均年收入超千元,80%的村民住上了砖瓦房,光棍汉娶上了媳妇,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昔日的穷山沟如今变成了鱼米乡,有人描绘今日老狼沟是“山上牛羊叫,库里鱼蛙欢,库下米粮川,两坡花果山。”  相似文献   

2.
出北京,沿京沪高速公路南下,经天津、河北到山东,过德州、济南、泰安到临沂,继续向前过郯城,再向前便到了山东的“南大门”——郯城县红花乡。红花乡大大小小70个村子,叫“沟”啦“崖”啦的不少,黄沟崖村就是一个。黄沟崖村不大,146户,不到700人。虽叫“黄沟崖”,可既没有建在沟里,也不是建在崖上,村东村西村南村北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黄沟崖村的“一把手”姓了个《百家姓》上没有的怪姓——问,大名问友章,一位年过半  相似文献   

3.
呼盟阿荣旗红花梁子镇关家沟村有4个自然屯,144户,580口人,总面积15平方公里。虽然受到远离公路、地理位置较偏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关家沟人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发展多种经营的致富之路。一、围绕土豆作文章,带领群众闯市场。关家沟村的“大眼皮”土豆,不仅在全旗享有较高的声誉,还由于其常年远销辽宁北镇而在那里大有名气。这一方面靠的是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靠的是村党支部带领群众闯市场。当年关家沟人土豆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也出现过销售难的问题。党支部一班人一面号召群众投亲靠…  相似文献   

4.
迎着清晨的薄雾,白云江早早走出了家门,开始了每天的“巡村”工作。从村头到村尾,从村里的环境卫生到生态牧场滩羊养殖基地……他的足迹遍及了村里的角角落落。白云江是盐池县花马池镇皖记沟村的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皖记沟村从昔日的落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大家伙都说如今皖记沟村人的生活比蜜都甜,是因为党的政策好,是因为村里有个领飞的“头雁”。  相似文献   

5.
今日的阿坝藏区农村已不再是往昔的落后模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有的着力壮大产业,有的发展成为旅游界新星,它们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诠释新农村的含义。◆藏家工艺促发展松潘县川主寺镇传子沟村曾经是松潘县出名的贫困村,如今,传子沟村已经摆脱困境,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文明村,荣获过“省级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建设示范村”、“省级自然生态村”、“全国最佳文明村镇”创建村等荣誉称号。从传统的种植、放牧转向旅游,传子沟村的蜕变让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6.
高平市野川镇红岩沟村位于高平市西南部、紧邻高平市,南邻沁水县。全村共有183人,党员13人,耕地200亩,梨木果树1000余株。近年来,在村支书王建义、村主任韩贵忠的带领下,一改往日封闭落后的面貌,一个生态和谐、园林化的小康村已初步建成。2003年以来,红岩沟村多方筹措资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将原先的旧住宅拆除,更新建设为每家每户一处住宅别墅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对红岩沟煤矿进行二次技改,顺利通过了国家的验收;拓宽硬化村组街道,新建健身一条街等等,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红岩沟村多次被高平市评为“先进红旗”单…  相似文献   

7.
呼盟阿荣旗红花梁子镇关家沟村有4个自然屯,144户,580口人,总面积15平方公里。虽然受到远离公路、地理位置较偏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关家沟人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发展多种经营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8.
春节慰问送温暖 1月25日,腊月十六,年关将至。在喜迎猴年春节之际,辽宁党刊集团领导也牵挂着王宝营子乡和安子沟村的困难群众。这一天,党刊集团领导到安子沟村走访慰问。下午两点,在王宝营子乡党委书记刘志成、乡长朱林田等人的陪同下,党刊集团领导首先来到了安子沟村老党员崔玉兰家。  相似文献   

9.
我叫赵英惠,现任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木奇镇台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我所在的台沟村,历史上就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在中学读书时,当地流传一首“穷台沟,富北沟,不穷不富福来沟”的民谣,大人说、小孩唱,同学们平时也念叨。我一听这套嗑,就觉得抬不起头:穷是耻辱,我不想穷;台沟穷,可我要富。为了变穷为富,20世纪70年代末,我就闯出了山门,进抚顺、跑沈阳,三下江南、两去广州,80年代中期,我就成了村  相似文献   

10.
呼盟阿荣旗红花梁子镇关家沟村有4个自然屯,144户,580口人,总面积15平方公里。虽然受到远离公路、地理位置较偏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关家沟人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走出了一条发展多种经营的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村村口,有一株千年麻柳.麻柳树冠硕大,枝繁叶茂,挺拔伟岸. 从康县解放到康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从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到全县粮食大辩论会议,这株千年古树曾见证了康县历史上的一次次重要时刻. 11月2日,古树下再次迎来一场别具意义的“重要会议”.党的十九大代表、康县县委书记李廷俊来到朱家沟村,为干部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朱家沟村的男女老少和闻讯赶来的邻村村民围坐在古树下,仔细聆听着党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采访时,常常听到一些基层干部感叹:“如今的群众不听话。”有的人甚至将基层工作千难万难,归结为“难在群众不听话”。“群众不听话”这样的事确实存在,许多干部也遭遇过。但也有不少干部反映群众很听话,宁武县石辉沟村党支部书记说:“俺们村群众就很听党支部的话,办啥事都一呼百应,结果两年摘穷  相似文献   

13.
微讯     
栾川县充分发挥“本土化”优势开展学习教育效果显著。一是以“本土化”典型示范学习。组织党员干部赴该县冷水镇冷水沟村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红色展馆”,聆听十八大代表、冷水沟村党支部书记杨岳作报告。选树“福民支书”段新宽、“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智成锁等十大本土化行业标兵。二是以“本土化”传统引领学习。  相似文献   

14.
正初夏的辽西大地,芳草碧绿,万物生长,处处充满了勃勃生机。为落实"精准扶贫"精神,6月2日,党刊集团10个党支部的代表在集团领导的带领下,来到驻村帮扶联系点——建昌县王宝营子乡安子沟村,与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活动之前,王宝营子乡党委书记石玉奇向集团一行人简要介绍了安子沟村的自然情况及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计划。石玉奇说,安子沟村是干旱少雨、平地少、坡地多  相似文献   

15.
正春节慰问送温暖1月25日,腊月十六,年关将至。在喜迎猴年春节之际,辽宁党刊集团领导也牵挂着王宝营子乡和安子沟村的困难群众。这一天,党刊集团领导到安子沟村走访慰问。下午两点,在王宝营子乡党委书记刘志成、乡长朱林田等人的陪同下,党刊集团领导首先来到了安子沟村老党员崔玉兰家。崔玉兰今年83岁,村里修建文化广场的水泥刚抹平时,老人怕被人踩出坑来,拿着手电筒从早上一直义务看守到晚上9点多,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李旭 《共产党人》2013,(Z1):78-79
透过窗户,只见棚内的鸡仔密密麻麻地在鸡笼内挪动;鸡笼前的一个个料盘上装满了饲料;每一个鸡蛋都会自动滚落到鸡笼下的栏架上……在硝沟村鸣富养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个鸡棚外,看到这样的情景,记者大开眼界。硝沟村位于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以北十公里,是一个纯回族聚居村,全村246户1126人。由于耕地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等原因,农民生活贫苦落后,前几年该村人均收入几乎没有一户超过2300元的贫困标准。可是如今的硝沟村却大变样了。  相似文献   

17.
大寨,是地处太行山腹地的一个小山村。大寨的地形是由一道道深浅宽窄不同的山沟和沟与沟之间的一道道高低长短不一的坡梁组成。大寨人种的地呢,不是挂在山梁上,就是挤在沟边上。号称700亩土地,东一巴掌,西一簸箕,七零八落分成4700多块散布在一面坡上,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七沟八渠一面坡”。黄土高原,荒山野岭,十年九旱。平常,人畜吃水困难,到了雨季,山洪暴发,沟壑纵横,立时成灾。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大寨人在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贵的带领下,治山治水,搬山填沟造平原,把往日零碎贫瘠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片错落有致的梯田和保水、保土、保肥的…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令人欣喜的是,早在五年前,在灵台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里,就成立了“美德协会”,旨在弘扬正气,克服邪气,促进地方两个文明建设。几年来,该村建成了遐迩闻名的“全国文明村镇示范点”。 灵台县蒲窝乡塔贤村是陇东残塬沟壑区的一个典型缩影。全村133户五百八十多口人,居住在七沟八梁九面坡上,文盲多、法盲多、是非多,是灵台县出了名的穷村。五年前,这个村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王志伟担任会长的“美德协会”,会员都是村上德高望重的人。从此,邻里纠纷,家庭…  相似文献   

19.
连州市清江镇的溷坪管理区,位于粤湘交界、海拔600米的边远山区,1958年曾因“发射农业巨型卫星”,名扬全国。 溷坪管理区包括敬毋沟、水浸溷、寺前坪、大溷上村和下村。5村基本上就是过去的“田北农业社”的范围。5村现有农户335户,1568人,稻田860亩,旱地950多亩,山林200多  相似文献   

20.
《天津支部生活》2009,(9):34-34
蓟县下营镇郭家沟村地处偏僻的深山,全村只有42户、163口人。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山村,经过几年的发展,一跃成为在全市小有名气的“塞上水乡”,走出了一条依靠生态旅游强村富民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