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教授大卫·舒瓦茨教授在他的《大思想的神奇》一书中指出"越是深入研究人,你越会发现不成功的人深受一种‘思想病’的羁绊。我们称此病为借口症。"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也有一些人得了这种病,有的人甚至还病得不轻。有人常以"自己能力有限"为由,将很多事都推给别人做。这果真是能力有问题吗?当然不是,关键是态度问题,是一种"懒"的表现。不懂可以学,不会可以练,莫非能力不行的"你"连学习的能力都没有了吗?我们应当看到,"借口症"就是一种庸、懒、散、软,那些患有各种各样"借口症"的党员干部常常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状态  相似文献   

2.
十八 这一夜,我彻底失眠了. 今天发生的事太多了,把我的心都快折腾烂了.老妈像突然老了许多,特别是受不得刺激,一点动静都能引起她不小的惊悸.她这是怎么啦?今晚吃饭的时候还不是这样的,难道是因为这个老舅的出现?这个老舅到底是个什么人?他怎么会如此让老妈害怕?原来他在哪儿?是干什么的?为什么会突然出现?  相似文献   

3.
胡科刚 《山东审判》2013,(3):113-114
一、案有时候我们常常对出现在面前的事物熟视无睹,并不去探究他们的原意。许多人都知道有部传奇小说叫《拍案惊奇》,为什么叫拍"案"惊奇,而不是叫拍"桌"惊奇呢?一般人不注意还真不知道为什么,我也是在听了马未都先生的一个讲座后才知道缘由的。原来,案子与桌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外观上的区别是:四条腿的位置抵住边缘的  相似文献   

4.
"开门征求意见当然是进步,但操作方法还不够专业。"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唐钧近日表示,征求意见肯定是对的,以前用的更多的是听证会,现在看来听证会有其缺陷,"但民意调查也不是没有缺陷。"专家讲这番话是针对是否取消"五一"黄  相似文献   

5.
孟祥莉 《政府法制》2013,(14):29-29
挂面问世以前,人们都是在家里现做现吃,有人挑战规则:为什么不能做一种可以出售的成品面条呢?于是,挂面出现了。后来,有人根据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食品快捷化的特点,又向规则发起新挑战:为什么不可以把面条煮熟再卖呢?于是,方便面成了市场新宠。  相似文献   

6.
“我预言类似的劫持案件还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出现群体人对群体人的劫持,甚至恐怖劫持。可是我们想过没有,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出在哪里?而一旦发生了,我们该如何处理?我们准备好了吗?”专家忧虑地说。  相似文献   

7.
李旭 《江淮法治》2014,(12):11-13
正在深度打击传销的今天,几乎人人都知道传销是犯法的,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前仆后继,上当受骗呢?造成这种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最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笔者曾有一年半的惨痛传销经历,光当C级领导就达一年零四个月之久,亲身经历和参与了传销洗脑的整个过程,退出后又仔细研究并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现整理总结如下。精心筛选"市场"加入不是目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传销要滋生繁衍,实现每个人暴富的梦想,必须要发展下线,补充新鲜的血液。在传销组织  相似文献   

8.
佟丽华:让理想在未成年人维权事业中闪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轩 《中国律师》2005,(7):49-53
一提佟丽华的名字,很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中国的未成年人维权事业。了解佟丽华的很多人都存有疑问:佟丽华为什么选择未成年人维权事业?他究竟是在做好人好事还是在从事一项事业?他经历着怎样的困难和挑战?一个优秀的律师仿佛成了一个谜。佟丽华出生于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厚道的农民。在那种贫穷、艰难的生活环境中,每次来自亲戚的帮助都让他感动。1991年,佟丽华以全县文科最好的成绩考上中国政法大学。通过在大学四年的学习,儿时那种朴素的志向逐渐形成为一种明确的理想:“法律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我要尽己所能,…  相似文献   

9.
拍卖隐私     
不久前,美国一名年轻女大学生珍妮将自己个人一天24小时的“私人生活”全部搬上互联网,“自然”展现在所有网人的眼前,她的吃饭、喝水、上床睡觉、穿衣更衣、干活、看书、休息等私人活动都一览无余地被人观看,这当中可能只是除了上卫生间不让人看到。这位勇敢者和这次活动的网站的组织者的解释是,应该让人了解一个人自然的真实生活状态。可是马上就有人提出异议说,这不是个人隐私大拍卖吗?这纯粹是网络服务商与她个人的策划,用以赚点钱出点名罢了。既然那么愿意让人知道其“自然”状态下的生活,为什么不连同上卫生间和其它更精彩的隐私都让大家看看呢?要拍卖就干脆全部拍卖,不必留下一点隐私,这样赚的钱不是会更多吗?  相似文献   

10.
我是牛玉儒同志的秘书。作为牛书记身边的工作人员,很多人都问我:“牛书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刚到他的身边工作时,我觉得,他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勇气的人。跟随他工作3年后,我深深感到,他更是一个时刻不忘爱与责任的人。越是在困难面前,越是在矛盾之中,他越是能够施展出高超的领导才华,越是能够彰显出动人的人格魅力。现在,我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大家一起走进牛书记的精神世界,共同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1.
正红灯停,绿灯行,是小学生都知道的规则,为什么"中国式"过马路还会屡见不鲜?有的群众遇到问题,为什么更愿意信访而不是信法?有的党员干部讲起党纪国法头头是道,为什么却仍然违纪犯法,最后发出类似刘铁男"我怎么会堕落成这样"的忏悔?正如当代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所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没有精神的法治,犹如没有灵魂的人体。如果国家没有法治精神、人们内心对法治没有信仰、社会没有法治风尚,再刚性的法条、再健全的制度也难免沦为摆设。正如党的  相似文献   

12.
麻木     
越是老的医生,感情越是矜持、越是麻木,无论患者或是其亲属如何地哀求,医生总是一脸的平淡.生离死别他们见得多了,已经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我曾问过一位做医生的朋友,为什么不能对患者及其亲属多几分感情表示呢?朋友回答得很有意思:干医生的就不能感情太丰富,否则你拿手术刀的手就会抖--下不了手,你开的处方就可能不对症--考虑得太多,在医疗界一般医生不给自己的亲属看重病,这是规矩.  相似文献   

13.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温总理为提振市场信心如是说。信心对一份职业、一份事业、一个行业的发展何尝不是如此般重要呢?在当下的中国,对律师业的发展尤为如此。作为一名普通的法律人,自身的职业生涯更能实证性地说明时代的巨变对律师行业信心的提振。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对律师行业的挚爱,怀揣着做一名律师  相似文献   

14.
香港不是没有土地资源,只是政府缺乏这方面的心思很多人都以为香港地少人多,楼价才这么贵。这种想法并不正确。香港有八成多的土地尚未开发,怎会连住人的地方也不够?关键是余下来的未开发土地,该如何利用。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概述当在美国人中问起有关犯罪的情况时,极少有人联想到庞大的法人组织。不管怎么说,难道能叫经商的公司不赢利么?为了保住自身的信誉,难道他们不需要公正地、友好地对待消费者、雇员和竞争对手么?那些公司的经理们不是都很富有吗?他们为什么要去犯罪呢?他们从犯罪中能获得什么?之所以没有什么人把法人与犯罪联系起来考虑,一部分原因应归于系统的统计资料中的  相似文献   

16.
北京时间5月8日早晨6时许,北约悍然从三个方向,用5枚导弹轰炸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致使我国同胞3人死亡,20余人受伤。对北约的这一暴行,我们仅仅谴责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该怎么办?他们为什么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攻击一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难道他们真是疯了吗?记者以电话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人认为:互联网已经诞生四十几年了,为什么我国停车场这块市场还这么落后?于是,停车场在求变和创新,比如:视频车牌识别停车场、脱机型停车场、蓝牙不停车通行停车场,这些都是基于标准型停车场之上的智慧停车。  相似文献   

18.
为正确适用法律,刑事案件的作案人、受害人和证人常被警方送去做司法精神疾病鉴定。这类鉴定有赖于医警密切配合,协同作战。警方为鉴定所作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直接影响鉴定的质量和效率。由于刑警普遍未接受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对如何开展调查往往不得要领,事倍功半。自司法精神病鉴定引入司法实务中以来,一般刑警在着手调查时,都知道要了解待鉴定人过去有无精神病史,高热抽搐史、脑外伤史及家族遗传史。其实,仅提取这些资料还远远不够。一般而言,被鉴定人是由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两部分人构成。前者是指一类特殊的正常人群,包括装病者,被误为有病者,人格变态者、吸毒者和普通醉酒者。司法精神病鉴定的目的之一是将这两大类区分开来。医生怎样区别他们?不  相似文献   

19.
几十年光阴荏苒,在中国,一直宣传“无名英雄”。我一直不明白:“无名”怎么算英雄?成为“英雄”的前提一定是家喻户晓,没人知晓的人怎么可能成为“英雄”?雷锋是英雄,如果当初不宣传他,他能成为几代人学习的楷模吗?数十年来,多少学雷锋的后人,不求名不求利,结果呢?或者没人知道他们,或者被人误解,说他们做好事是为了“出风头”、“动机不纯”。结果,做了好事反而像做了“贼”一样不敢说。为什么不能“大大方方”做好事呢?为什么不能做“有名英雄”呢?2006年4月,原黑龙江兵团32团为重建引水工程搞了一次募捐,当年在北大荒下乡的知青有54万,假…  相似文献   

20.
冒牌博士刘志刚被判刑、“芙蓉姐姐”现象喧嚣一阵,使像他们一样的北京大学“游学生”(或边缘人)群体再度浮出水面。其实,从过去的“旁听生”、“偷听生”到今天的“边缘人”、“游学生”,一直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北大校园里学习和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情况也在变化之中。他们是谁?为什么游学?为什么选择北大,而不是一墙之隔的清华,或者别的学校?徜徉在北大边缘,他们的成败得失怎样评说?泪水与欢笑如何挥洒?本刊记者走进这个特殊的群落,听他们讲述了一个个游学故事;也走进北大人中间,听他们评说自己身边的“边缘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