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国家治理的最基层,村落及其长治久安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农村、农民、农业)历来是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和对象。近年来,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推行,以及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三农"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与此同时,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亦即俗称的"村官")的职务廉洁性却渐趋成为转型过程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并且立志解决好这一社会问题,因为"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以及解决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与否。从理论上讲,"‘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权益的保护问题"(陈碧钦《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及其法律对策》)。因此,农民权益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着"三农"问题的解决,这充分说明了利益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关键性。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06,(1):6-6
以2003年夏天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在河北定州翟城村的创办为一个标志,新农村建设在中国的大地上撒下了第一粒种子,两年后,回望这粒种子的成长,人们发现,虽距离枝繁叶茂还有很长很艰苦的路要走,但在太阳的照射下,它的几片嫩叶仍能闪映出熠熠的光辉。  相似文献   

4.
李超 《法制与社会》2010,(24):215-216
"三农"问题是目前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而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更是重中之重。农村税费改革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减轻农民负担的重大举措。本文以法律的角度为农村税费改革寻求法律的保障,以求达到税改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乡土中国》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土中国》中的乡土社会事实上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剧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面对现代化进程,乡土社会该如何应对?费孝通批判了以晏阳初为代表的乡村建设派,他们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以西方为标准,看中国农村处处不对劲。正因为如此,"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重大问题就显得特别有意义。费孝通从中国的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概念,《乡土中国》是一部中国社会学本土理论著作。  相似文献   

6.
简讯     
中阳乡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山西省原平市中阳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如何加强党在农村的领导。怎样结合实际,加强党在农村的领导,解决好"三农"问题,扎实搞好农村工作,谱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华章。近年来,我省开展的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工作,找准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突破口,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让基层群众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实惠。那么,如何做好"第一书记"驻村任职工作,让群众得道更大更多实惠,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务必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汤武庆 《法制与社会》2010,(31):227-227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与解决"三农"问题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实现城乡一体化,就是为了解决好三农问题。同时,"三农"问题的解决,必须要统筹好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不仅是事关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问题,也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广大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者最广阔的“战场”在农村,最漫长的“战线”在“三农”,最能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战斗岗位是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杨海猛 《法制与社会》2010,(19):220-220
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农村学生问题是现阶段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三农"问题,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是解决教育"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情况进行了重点调研,掌握了农村教师队伍的一些基本情况,经过认真分析,发现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研究了解决方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这"三农"问题是党中央每年关注的头等大事。农村稳,国家稳;农业好,国家好;农民富裕,国家富。"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在"三农"问题当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村官问题。从位阶上说,村官不算什么"官",但作为我国行政体系的"神经末梢",村干部的地位、作用不容小视,出现问题也不可小觑。近年来,司法反贪部门查处的村官贪腐案件中不乏小官巨贪。有的村官贪腐案甚至酿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事件,真可谓村官不好,地动山摇。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三农"问题解决带来了新的思维。本文着重从小额贷款制、"三农"保险、助学贷款制度等方面论述可如何建立服务于"三农"新思维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三农的弱势地位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农民现状和三农发展道路的分析,本文认为不论是走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或者进行新的乡村建设,农村的组织化都是其中发展的核心问题,它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实现三农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因无人知道教育学是什么,教育学在中国兴起之初曾遭遇抄袭问题。1920年代留美教育学者登台又引发新一轮抄袭,即使范源廉曾在教育总长位上提倡发展改善国计民生急需的教育研究,也无法遏制抄袭及美国教学法实验在教育界蔓延。但1925年以来在内部反思、外界批评作用下,教育学仍能寻求新生。尤其陶行知、晏阳初1926年起改从现实国情出发,不仅开拓了有益改善国计民生的原创教育研究进路,还让中国形成了能赢得世界认可的乡村平民教育学派。围绕抄袭与原创考察20世纪初期的中国教育研究,可以拓展既有教育学史研究,并为当代中国教育研究及本土学派建构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综合系统工程,它不仅涵盖了以往国家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方面的政策内容,而且也赋予了其新时期的建设内涵。农村法律援助是实现依法治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手段,是社会救助在司法领域的重要体现,是党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相似文献   

16.
三农的弱势地位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农民现状和三农发展道路的分析,本文认为不论是走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或者进行新的乡村建设,农村的组织化都是其中发展的核心问题,它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实现三农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肖崇俊 《检察风云》2010,(21):54-56
"面对乡村最真实最微观的生活状态,我的思想一下子沉下来了。" 记者(以下简称"记"):龙老师,我们了解到您1989年从江西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就到了江西省基层人民政府工作了两年。这段基层的工作经历对您的一生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龙卫球(以下简称"龙"):1989年7月,我从江西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  相似文献   

18.
游宇明 《政府法制》2014,(12):44-45
1989年,美国时任总统乔治·布治致电家住纽约的晏阳初,祝贺他99岁生日。贺词说:“您一生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平民,给了众多美国人极大的鼓舞。通过寻求给予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以帮助,而不是施舍,您重申了人的尊严与价值。我对您通过给予平民更多的自由和机会来帮助他们摆脱贫穷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您是我们人类的颂歌,是你们同行的楷模。”  相似文献   

19.
顾霁虹 《法制与经济》2009,(22):122-123
"减少农民"的真正含义指的是转化农民。即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改变农民身份,使人口众多的农村居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效益相对低的农业转入到效益相对高的非农产业,确实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然而,走完这条路,需要漫长的时间;走好这条路,更是充满着难以预料的风险。本文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关于"减少农民"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钧 《政府法制》2011,(27):53-53
进入"十一五"以来,山西省和顺县借国家、省、市持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契机,围绕"拉框架、打断头",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在太行之巅上演了一场以公路建设高质量、公路养管高水平为核心的农村公路建养攻坚战,闯出了一片农村公路管养的新天地,体现了交通工作服务"三农"经济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