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主体的游戏规则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之上的.信用缺失导致市场主体很难对未来的经济行为作出合理预期,按照经济学"理性人"假设下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参与市场经济,从而导致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增加,制约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防范市场经济出现信用缺失的危机,公证制度应运而生,而公证制度自身也有对于信用的内在需求,即信用是其存在的基础和生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生活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市场经济的实质就是信用经济。本文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不仅是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3.
张艳 《法制与社会》2012,(36):46-47
公证是社会信用的可靠保证,也是市场信用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基础.目前,信用的缺失成为我国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障碍,威胁着市场各个信用主体和各个领域.作为一项信用保障法律制度,公证对市场经济信用体系的保障能够发挥特有的功能和明显的效力,因而具有非常重要和突出的地位.本文首先对我国市场经济信用现状进行了概述;其次,对公证法律制度在市场信用体系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公证法律制度的完善更好的保障市场经济信用发表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法律信用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一人公司信用的缺失,既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了交易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增加了交易风险,不利于对交易相对人利益的保护。故一人公司立法的关键就是要解决一人公司信用的规制问题。针对一人公司信用机制缺失的风险,新公司法采取有效措施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来建立和完善一人公司的信用调节机制,有利于消除其不利影响,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构提供交易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信用制度法治化关键性问题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黎四奇 《河北法学》2006,24(5):55-59
信用缺失已对我国市场经济法治化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亦使消费者对法律滋生了一定的信用危机.尽管我国已在局部启动了一些信用提供与管理体系,但是这种缺乏法律支撑信用体系却是相当脆弱的,同时由于我国法律规则之间本身就存在有一些内生的与信用法律制度不和谐之处,这更加剧了我国信用缺失的现象.因此,从法律规则的层面对我国信用管理与经营体系提供支撑已成为我国经济法治化建设中紧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关于信用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稳定的信用关系基础之上的法制经济,稳定可靠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之一。但目前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成熟和完善,商业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政府信用受到不程度的挑战,同时,一贯诚实守信的个人或法人的信用权也不断被侵害。因此,加快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保障信用权利不受侵犯,是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措施,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重要根基,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建立信用法律制度必然性和复杂性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求当事人自觉遵守承诺、履行义务的道德准则,这就是信用。在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建设中,信用法律制度的建立显得极其必要,但是其又面临着巨大的复杂性与困难性。本文正是基于此,对中国建立信用法律制度必然性和复杂性的分析作了一简要的分析与梳理,希望能对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信用法律制度贡献一些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刑法信用是指刑法规范符合其回应特殊性社会需要的属性以及刑法在调整社会关系中严守规则所获得的社会主体对它的信赖。刑法信用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刑法本身的可信性,主要是指刑法规范设定上的价值合理性;二是刑法适用的可信性,主要包括定罪信用和刑罚信用。我国当前在刑法规范设定本身和刑法适用上均存在一些问题,这对刑法信用造成了一定的侵蚀。刑法信用的生成有赖于刑法规范设定、定罪信用和刑罚信用等层面的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9.
尽快建立完善我国信用法律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法律的强制力建立信用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经济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交易关系和交易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信用关系,而且信用交易的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市场经济的负面行为也陆续出现。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当中关于信用方面的法律体系不完善,虽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当中对诚实信用进行了规定,但那只是一种概括性、口号式的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对违反诚实信用的行为缺乏有效的处罚制裁措施,导致我国目前信用交易秩序混乱,失信现象大量存在,如恶意负债不还、假冒伪劣制假售假、不正当竞争、偷税漏税等等,这些不良信用行为仅依靠社会舆论与个人的自律去改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对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用法律的强制力去建立信用体系,从而达到让社会各主体尊重信用和维护信用的目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如何利用我国加入WTO后的有利时机,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加快我国经  相似文献   

10.
贾静 《政法论丛》2008,10(3):41-44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我国传统上的人格化的信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有内在缺陷,从而导致目前社会信用匮乏,但这种状况也为人格化的信用向制度化的信用转型提供了契机——担保物权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信用手段即是其重要表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担保物权日益发挥强化信用的功能,这也是担保物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规范信用秩序与构建诚信政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但在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信用缺失现象正严重制约着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影响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环境。由于政府信用与民间信用有着不同的意义,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因此,当前整顿和规范信用秩序,应把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构建诚信政府放在首要位置,并着重在更新观念、政府官员带头讲信用、限制政府权力、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以规则约束政府行为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李亦农 《法学论坛》2003,18(5):27-32
社会的转型 ,导致了当前经济生活中信用的普遍缺失 ,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通过法制途径推进信用体系的重建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上是建立在稳定的信用关系之上的法治经济。转型期中国社会领域信用普遍缺失有其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入世后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使得在我国重塑信用、尽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统一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已经变得刻不容缓。我国政府在信用重塑系统工程中将面临着严重地挑战,必须肩负起其不可或缺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曹颖 《法制与社会》2010,(22):191-193
信用的作用是无可估量的,然而,由于我国是自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信用体系的市场化改革更迟。至今为止,我国经济仍然在不断的发展和改革,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系。市场经济体系与社会信用体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为此,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本文指出为了能够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清楚地认识社会信用危机,解决信用危机,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5.
吴茂见 《现代法学》2008,30(1):173-178
市场经济作为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行为场,是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成功转型,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我国目前经济领域中的信用缺失,存在制度性和系统性的双重原因。要建立我国市场经济领域的良好信用秩序,德法兼治是最佳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刑警与科技》2008,(16):114-116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制和信用基础之上的商品经济,法制的基础是信用。信用〈credit〉的心理特征是信任。其经济学意义在于它构成了社会的“信任结构”。在市场经济中,信用既作为一种基本道德准则和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来规范市场主体的各种交易行为,又作为一种法律制度来约束授信人和受信人的权利和责任。因此,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和灵魂,在一定意义上,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相似文献   

17.
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信用法律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真真 《法学杂志》2004,25(1):30-32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信用制度还不完善,一些违背信用的欺诈行为不断发生,经济秩序混乱。用法律整合社会信用,用法律保障社会信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会秩序井然。  相似文献   

18.
信用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没有信用的存在,市场机制是无法运行的。可是,近年来,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信用遭到了粗暴的破坏,一些人的信用意识变得淡薄,有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为了一己私利置信用于不顾,制假售假、经济诈骗、恶意逃债等行为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9.
论信用权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然而在我国,现实信用环境恶劣,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信用权是一种独立的人格权,随着信用权的法定化,信用失常状况将逐步得以解决;同时信用权的法定化也预示了现代信用法律制度的重新构建,这是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和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只有完善和健全信用权和现代信用法律制度,才能使社会经济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晓安 《法学》2012,(3):143-154
社会信用法律体系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子系统,具有与母系统的自我相似性。这种家族相似性指出了社会信用法律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安排。但是,通过解构我们发现体系存在的法律生成障碍、结构虚空导致法律效力的软约束、结构模糊导致权力分配不确定、结构存在固有的不平等导致利益关系不平等的问题,影响了我国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的建设。体系的建构既要反映信用经济社会客观发展的需求,又要遵循法律结构体系的生成要求;既要通过制度变迁调整失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又要受制于固定不变的逻辑力量。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结构由不均衡向均衡状态的转变是信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压力引起的法律制度内在的变迁,与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信用经济)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相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