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曾英煌 《证据科学》2005,12(4):313-315
笔者对28例伤病共存死亡的实际案例的复核鉴定进行了回顾分析。资料来源,选自1990--2004年复核鉴定1288例中.共发现具有伤病共存情况提请死因复核鉴定的案例28例,占2.17%。  相似文献   

2.
我院近三年来共受理法医学活体损伤鉴定 4 32 8例 ,其中 2 0例经过二次以上鉴定而且结论前后不一 ,这既失去了法律的严肃性 ,又损害了法医的权威性。为了找出鉴定结论不一致的原因 ,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现将 2 0例活体损伤鉴定结论改变的原因分析如下 ,供同行参考。1 资料介绍   2 0例中男性 14例 ,女性 6例。刑事、民事、治安案件 16例 ,交通事故 4例。二次鉴定 16例 ,三次鉴定 3例 ,四次鉴定 1例。经市公、检、法三家法医联合鉴定 12例 ,经省公、检、法三家法医复核鉴定2例。鉴定结果 :原重伤改为轻伤 6例 ,原轻伤改为轻微伤 7例 ,…  相似文献   

3.
复核鉴定是对原鉴定的认定或否定、补充。我室自1991年8月至1996年12月期间受理的1542例活体检验中复核鉴定有150例,占鉴定总数的9.72%。本文将150例复核鉴定情况总结分析如下:资料分析1.案件性质刑事案件143例,民事案件7例。2.复核鉴定时间距发案最短31天,最长4年,平均157天。3、伤情及原鉴定结论头部外伤69例,容貌毁损10例,各种骨折42例(肋骨骨折8例,肢体骨折26例,脊椎骨折6例,鼻骨折2例),耳损伤5例,眼损伤14例,外伤性血尿6例,外伤性癫痫2例,软组织挫伤2例。150例中,原鉴定重伤73例,轻伤70例,轻微伤7例。4.鉴定…  相似文献   

4.
伤病共存案件的死因鉴定是法医病理学检验中的难点。本文选取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2013~2021年受理的各类伤病共存案例1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发现,伤病共存案件占同期死因鉴定案件总数的2.89%,男、女性别比5.09。参与死亡的疾病中,心血管疾病达71.43%,冠心病占49.29%。三种伤病关系类型中,疾病为主,损伤为辅的占比超一半(65.86%),伤病同等作用的占比最少(12.14%)。案件医疗救治比例高达82.86%。重新鉴定占比10.71%,其中伤后24 h内死亡的重新鉴定案例占比达53.33%,远高于该存活时间在初次鉴定案中20.80%的占比(χ2=13.84,P=0.000 2)。本研究揭示了伤病共存案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提高该类案件的鉴定水平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5.
李永良 《证据科学》2012,20(3):353-369
本文通过对634例死刑复核案件中法医鉴定结论审查情况的回顾性分析,发现死刑复核案件中法医鉴定结论具有5个特点:(1)死刑复核案件中法医鉴定结论需要移交法医审查的数量较多:(2)死刑复核案件中法官对鉴定结论或其他技术性问题审查的能力普遍不足,且差异很大:(3)死刑复核案件中法医鉴定结论质量差异较大,经过一审、二审审理,死刑复核案件中的法医学鉴定结论仍然存在各种问题,其中结论依据不足,可能需要补充鉴定、重新鉴定或无法继续鉴定的约占8%左右;(4)死刑复核案件中法医鉴定结论是否需要移送法医审查,受鉴定结论本身和法官个人因素的影响:(5)随着死刑复核工作的开展,法官对法医鉴定结论审查的能力有所提高。根据统计的结果,本文对目前死刑复核案件中法医鉴定结论的审查模式给予了一定的肯定,并对审查模式的不足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死刑复核程序中鉴定结论审查内容、审查程序,提高法官鉴定结论的审查能力,建立技术法官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复核鉴定是对原鉴定的认定或否定、补充.我室自1991年8月至1 996年12月期间受理的1542例活体检验中复核鉴定有150例,占鉴定总数的9.72%.本文将150例复核鉴定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了1999年至2001年30例外伤性血气胸的已鉴定案件资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1例,年龄14~53岁,致伤物锐器23例、钝器7例。1.2临床表现伤后呼吸困难3例,肋骨骨折6例;未出现肺压缩6例,压缩50%以下20例,50%以上4例;闭合性气胸2例,开放性气胸21例,张力性气胸2例;血胸26例,积血500ml以下20例;500ml~1000ml3例;1000ml~1500ml3例;行剖胸探查术4例,胸腔闭式引流20例。1.3鉴定结果本组案例鉴定结论轻伤25例,其中引用《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三十三条8例、三十条25例,鉴定结论重伤5例,其中引用《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五十八…  相似文献   

8.
张运楼  王立新 《法医学杂志》2009,25(5):365-367,369
目的探讨道路交通事故、工伤及其他意外事故所致人身伤害的伤残等级重新评定结论改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求正司法鉴定所2007年3月—2009年3月受理的伤残等级重新评定案件45例。结果重新鉴定结论较之原鉴定结论有改变的共计12例(26.7%),结论改变原因分别为错误引用条款、鉴定时机掌握不当、漏鉴或误鉴伤情、人工假体鉴定掌握不当、未能准确分析伤病关系及未能准确适用工伤伤残晋级原则等。结论伤残鉴定应准确把握鉴定时机,正确理解标准条款的内涵,采用合适的医学和法医学技术,并充分了解各种相关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对110例重复鉴定结论分歧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表明随着鉴定次数的增加,鉴定结论的一致性增加;导致鉴定诊断失误的原因中,调查不全、检查不细占46.9%,分析过程中主观片面占39.8%,概念不清、认症不准占13.3%,诊断正确而责任能力评定失误的占76.9%。导致鉴定失误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作方法、思维方法不当,专业知识不足  相似文献   

10.
1资料分析 1.1资料来源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宁波市人民检察院 1999年以来在眼损伤的法医学鉴定中应用" B"型超声检查的案例共 35例。 1.2资料分析 1.2.1性别   男 21人 ,占 60% ;女 14人 ,占 40%。 1.2.2年龄   35岁以下 11人 ,占 31.4% ;35~ 60岁 19人 ,占 54.3% ;60岁以上 5人 ,占 14.3%。 1.2.3致伤方式   钝器伤 28人 ,占 80% ;锐器伤 2人 ,占 5.7% ;爆炸伤 5人 ,占 14.3%。 1.2.4伤后视力   0.05以下 25人 ,占 71.5% ;0.05~ 0.5者 7人 ,占 20% ;0.5以上 2人 ,占 5.7% ;不合作 1人 ,占 2.8%。 1…  相似文献   

11.
意外电击死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电对人体形成的损害和引起的死亡,在法医学鉴定中日渐增多。正确鉴定是否电击伤或电击死,以及鉴定是死前遭电击还是死后遭电击是法医学鉴定的重要课题。本文收集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法医学系1992~2002年内检验的63例因意外电击致死的案例,分析探讨了有关电击致死的法医学鉴定问题。1材料1.1基本情况在收集63例电击死案例中,男性占61例,女性占2例。多分布于青壮年,以21~40岁为多,共47例(占74%)。其中,来沪民工44例。1.2电击死案件发生与季节关系收集的63例电击死多发生在4~9月份,其中4~6月份有11例,7~9月份有44例,这两个季度共55例,占8…  相似文献   

12.
136例牙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案例资料 1.1基本情况 136例牙损伤鉴定资料来源于2004--2009年本教研室受理的案例。男110例,女26例;年龄在12~82岁之间,〈20岁8例,2l-30岁20例,31—40岁27例,41~50岁45例,51~60岁29例,〉61岁7例。  相似文献   

13.
1 案例资料 本文470例案例全部选自本院从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所进行的法医学鉴定文证审查,其中原鉴定的鉴定机构是公安机构的261例,是社会鉴定机构的209例;原鉴定类型属于伤情程度、伤残等级鉴定的278例,属于死因鉴定的17例,属于病情程度鉴定的179例,属于法医物证检验的3例,属于司法精神病鉴定的3例;存在多份鉴定的20例,最多有4份鉴定书,且鉴定结论完全不一致有8例.  相似文献   

14.
在临案法医鉴定过程中 ,由于诊断水平的不同 ,对轻、重伤标准的理解以及鉴定时机把握的差异 ,鉴定思路的正误等诸多因素 ,往往会导致同一损伤而出现不同的鉴定结论。这势必造成鉴定部门相互之间扯皮 ,当事人反复缠诉 ,给审判工作带来许多不应有的压力。笔者从本地区近几年来各类案件鉴定情况统计分析 ,差异率约在 4%左右。一般资料经总结统计 1995年以来复核各类案件共 10 2 2件 ,维持原鉴定结论 974件 ,改变结论 48件 ,其中轻伤改重伤 4件 ,轻微伤改轻伤 8件 ,重伤改轻伤 8件 ,轻伤改为轻微伤10件 ,改变伤残等级鉴定结论 18件 ,见表 1。表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致颈椎损伤后伤残等级和休息、护理、营养时限的法医学鉴定,以及颈部损伤、原有疾患与后遗症之间因果关系法医学鉴定的原则与方法。方法收集64例颈椎损伤的伤残等级鉴定案例,对相关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收集交警部门反馈的涉及伤病关系案件的处理结果,了解案件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认可程度。结果随着对颈椎损伤后伤残评定案件中原发病的认识逐渐增加,相应颈椎损伤涉及伤病关系鉴定的案件也日益增多;在受理的颈椎损伤伤病关系案件中,均按照伤病关系理论进行鉴定,案件处理机关(交通警察)以及双方当事人对鉴定结论均表示满意。结论对于各种颈椎损伤进行伤残等级和“三期”鉴定的案例,由于损伤机制不同,自身原有颈椎健康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后果也不尽相同,鉴定中应考虑原有疾病对伤残等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接上期) 3 出路与对策:人身伤害重新鉴定的路径选择人身伤害的鉴定结论关系到案件的性质和诉讼程序的流向,其重新鉴定不是根治争议鉴定结论的“灵丹妙药”。因为重新鉴定是鉴定人对鉴定对象的再一次鉴定,是对同一专门性问题的分析、判断和推论,而不是对原鉴定结论的评论, 更不是对原鉴定结论予以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即使法院另行指定或聘请另一鉴定机构或鉴定人员鉴定,原有争议的鉴定结论并未能得到彻底的解决。但是,可以通过完善对人身伤  相似文献   

17.
23例上肢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广州市公安局芳村区分局在200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所鉴定的上肢(除手外)神经损伤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在刑事案件中上肢神经损伤的特点以及伤情鉴定要点。1案例资料本组23例伤者中,男性18例(占72%),女性5例(占28%);年龄16岁至58岁,平均年龄27岁;案件性质:伤害案19例(占82.6%),抢劫案4例(占17.4%)。1.1致伤物及损伤情况见表1。1.2神经损伤程度及伴发损伤见表2。1.3鉴定时间及结果见表3。2讨论2.123例上肢神经损伤的特点致伤物以刀类锐器为主由表1可见,除1例系被人推倒,肘部着地,引起肱骨中段骨折导致正中神经挫裂伤及3例由于棍…  相似文献   

18.
正1案例资料1.1基本情况200例故意伤害案件,男性180例(90%),女性20例(10%)。年龄:56岁以上178例,20~56岁19例,20岁以下3例。鉴定为鼻部新鲜骨折185例,陈旧骨折15例。1.2骨折种类鼻部X线片和CT片,按《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鼻部骨折类型,见表1、2。1.3损伤程度鉴定185例新鲜鼻部骨折中,鉴定轻伤二级115例(62.2%),轻微伤70例(37.8%)。  相似文献   

19.
1案例资料 作者收集自1993-2008年间本地17例妊娠期妇女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例。年龄:18~20岁2例,21-29岁9例,30~40岁6例;妊娠期:6~12周2例,16-20周10例,20-28周4例,28~40周1例;经产妇6例,初产妇11例。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癫痫在颅脑损伤中都较常见。由于目前法医学资料中对外伤性癫痫的详尽论述较少,临床诊断亦无统一标准。所以,在法医学鉴定时难度较大,对其鉴定结论也容易发生争议,甚至造成错误结论。本人在法医学鉴定中遇到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并就外伤性癫痛的有关问题粗浅地进行探讨,供同道们商榷。资料分析1.一般资料本组8例受检人中,男5例,女3例;10~20岁者占6例,20岁以上者2例。年龄最小的10岁,最大的52岁。所致颅脑损伤:车祸5例,夫妻斗殴1例,互殴2例。2.颅脑损伤的类型及部位8例中,开放性颅脑损伤6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例。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