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同盟国安排美、英、中等国派兵占领日本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苏、英、中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要派军队对日本进行占领。早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国就已确定了单独占领日本的方针。美国总统杜鲁门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打算分割管制或划分占领区。不容俄国控制日本的任何部分。” 8月11日,美国断然拒绝了苏联提出的由美苏分任占领区总司令的要求。8月13日,美国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被任命为占领日本的盟  相似文献   

2.
部分美军将领主张烧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随后,美军将领麦克阿瑟乘坐的“巴丹”号专机抵达东京郊外的厚木机场。他将作为盟军最高司令官、7500万日本人的绝对主宰者开始统治日本。此时的麦克阿瑟对日本军国主义恨之入骨,他一到任就下令解除日军武装、逮捕战犯。随后,美国公布了“战后初期对日政策”,表明美军将在日本实施宗教信仰自由,并禁止日本人打着宗教的旗号搞极端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组织及运动,矛头直指靖国神社。  相似文献   

3.
何竞 《党史纵横》2012,(10):18-22
1949年9月12日,防空军高炮暂编第五团奉华东军区命令,在江苏省无锡市塘头镇组建成立。部队成立后.我(何竞)被任命为第13中队政治指导员。由于形势需要,上级请来苏军顾问,部队随即进部队奉命北上时,侵朝美军已经越过“三八线”,占领了北朝鲜的楚山,并时有炮弹落到我国的领土上。美国侵略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还扬言:“鸭绿江并非中、朝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4.
硝烟滚雏鹰迎考验保和平盘弓待出战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7月初,以美国军队为首的“联合国军”介入了朝鲜内战。9月15日,南“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指挥的7万余人在仁川登陆,并无视中国政府的警告,悍然向北大举进兵,10月1日越过“三八线”,10月19日占领平壤,直向中朝边境进逼。  相似文献   

5.
汪幸福 《党建文汇》2007,(12):44-44
朝鲜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切断中朝军队的后勤补给线,数次轰炸中朝边境上的鸭绿江大桥。不过,当年为炸这座大桥,美国杜鲁门政府与“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第七舰队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第一战略梯队,司令部驻日本横须贺,旗舰为“蓝岭”号两栖指挥舰。 第七舰队组建于 1943年 3月,其前身为归美国陆军名将麦克阿瑟指挥的西南太平洋海军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七舰队为美国赢得太平洋战争立下赫赫战功。20世纪后半  相似文献   

7.
四、三千里江山鏖战急(一)首战告捷 云山位于朝鲜平安北道,西距中国安东(今丹东)150多公里,南距平壤120多公里,周围群山连绵,是一个仅有千户人家的小城。美骑兵第1师是建立于华盛顿时代的开国“元勋师”,号称建军160年以来没打过败仗。然而,它的不可战胜的神话却在云山这座小城破灭了。 1950年10月初,“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分3路北进,19日占领了平壤。“联合国军”总司令D·麦克阿瑟认为北朝鲜已经彻底失败,中国不会出兵。于是计划在11月 23日“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令其所属部队以 4个军1…  相似文献   

8.
侯金亮 《廉政瞭望》2011,(21):56-57
时下.美国的“一个人”和“一个运动”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去世,令人叹息,他极具天才式的创新,正为无数人所谈论,他被尊称为“美国的骄傲”,其成功与美国社会的整体环境息息相关。而一场如火如荼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大有发展成“占领美国”之势,蔓延到旧金山、华盛顿、波士顿、丹佛等50多个大城市。示威者称他们将很快占领近150座美国城市,并准备在室外过冬,打一场持久战。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1945年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 ,被美国以“盟军”最高司令部的名义占领 ,一度实际上沦为美国的附庸国。美军占领期间 ,在美国政府的授意下 ,日本颁布了现行宪法和一系列重要的法律 ,日本垄断禁止法就是在这个期间颁布的 (1947年 ) ,它是为了防止财阀的复活 ,持久地维持民主经济结构和市场竞争构造而制定的。该法的制定 ,确立了战后日本的自由经济体制 ,对防止和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带来的私人垄断及其弊害 ,使经济机能得以健康运转 ,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而“垄断禁止法”在日本有…  相似文献   

10.
二战结束后,国民政府曾积极追讨被日军掠走的文物。但是,麦克阿瑟从中作梗,日本又处处敷衍、刁难,致使追讨工作举步维艰。最终,中国只要回了包括28件“国宝级珍本”的107箱善本图书。比起在抗战中损失的文物,可谓九牛一毛。  相似文献   

11.
苏振兰 《党史博览》2010,(10):16-18
1971年10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第二次访华.时任海军常务副司令员的吴瑞林陪同周恩来、叶剑英一起参加了会见。会见时,基辛格敬佩地说:“吴瑞林这个名字,我们美国人并不陌生。特别是你那个绰号,我们美国人更熟悉。……美国将军一听到吴将军都感到头痛,麦克阿瑟、李奇微都感到棘手。”  相似文献   

12.
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先生,曾在权势煊赫的五星级上将麦克阿瑟手下任职,其军衔当时仅是上校。他工作扎实,思维敏捷,善说会写,能力超群。然而此公生性倔强,且爱“独立思考”,在上司面前常常“不听话”,被人讥为“不好用的上校”。麦克阿瑟夫人见他不止一次地和丈夫顶牛,心中不快,便吹枕边风:“那个艾森豪威尔经常和你过不去,把他撤掉算啦!”不料,麦克阿瑟却不为所动,郑重地说:“人  相似文献   

13.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不可一世的美国空军,成为威慑他国的王牌。当美国总统杜鲁门问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中国会不会派会入朝作战时,麦克阿瑟毫不迟疑地回答道:“中国不会出兵,他们没有空军。如果他们出兵,美国空军将使鸭绿江血流成河。  相似文献   

14.
石存 《党史纵横》2005,(9):22-22
1945年9月2日,是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的一天。签字仪式是在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的上层甲板上进行的。此刻,密苏里”号就停泊在日本东京湾内。上午8时30分,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场。走在最前面的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接着走来的是英国、苏联、澳洲、加拿大、法国、荷兰以及新西兰的代表。8时50分,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到场。与此同时,一艘乘坐着日本代表的小艇也向“密苏里”号右舷铁梯开来。不一会儿,一位美国军官引领着日本签字代表团进场。日本代表团共有11人,由外相重光葵率领。重光葵的一条腿是假腿,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不仅要拄手…  相似文献   

15.
王宝梅 《党建文汇》2005,(10):47-47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全境,随即将东北经济纳入战争体制,对东北工业实行垄断性经营,并从日本国内向东北大量转移资本和机器设备,在东北建设起强大的工业。到了抗战末期,日本为躲避美国飞机轰炸,把一些要害的工业部门也转移到了东北。东北的工业飞速发展。据专家估计,到抗战末期,东北工业生产总量已经超出日本本土之上。日本在东北的工业,自然成为同盟国注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人扬言要活捉麦克阿瑟1951年4月16日晨,被杜鲁门总统解除了占领军司令职务的麦克阿瑟就要回国了,对他的离去除少数日本高官外没有通知任何人。但当麦克阿瑟坐上汽车时才发现,从他下榻的官邸直到厚木机场,上百万日本人自发地站在街道两旁为他送行。当车队经过时传来日本人发  相似文献   

17.
陶然在最近的《青年参考》上撰文介绍说,正当有关二战期间被日本有组织派遣作慰安妇的多国籍妇女索赔风波未了之时,美国《中国导报》又披露了一段日本人羞于启齿的历史战败后日本组织本国女性慰安美国占领军。1945军日本战败后,美国占领军蜂拥日本。担心全土覆没的日本政府,企图借助“性”的功能阻挡占领军的肆虐。1945年8月18日,即日本投降的第三天,内务省警保局等向日本各厅和地、万府县的长官发出《关于进驻军特殊慰安设施等警备要点》,公然要求:(1)在进驻军的区域内设、特殊慰安设施(2)这些设施的设、工由当地警察署等负责…  相似文献   

18.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夏威夷瓦胡岛西岸的珍珠港,拉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8日9时左右,日本空军开始袭击香港,向九龙的城南道投下第一颗炸弹,接着启德机场、太古船坞、九龙城外均遭轰炸。日军经过18天的攻势,港督杨嘉传于12月25日竖起白旗,亲自渡海到九龙半岛酒店向日军统帅酒井隆中将签字投降,日本即在半岛酒店设立军政府,统理一切。从此,九龙半岛、香港陷入了日寇铁蹄的躁路之下。陷入魔窟的“田治时期”1942年2月ZO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香港为日本占领地,正式设立占领地总督部,酒井隆调离香港,赴太平洋进攻班丹岛…  相似文献   

19.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中,志愿军第116师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将7500余人、70余门火炮潜伏在距敌前沿150米至300米的地域一天一夜后,仅5分钟就率先突破麦克阿瑟自诩为“铜墙铁壁”的“三八线”防线,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1950年12月,以美国为首“联合国军”遭我志愿军连续打击后,撤至“三八线”及其以南地区。麦克阿瑟纠集了美、英、韩军等13个师另2个旅,  相似文献   

20.
陈辉 《党史博览》2005,(9):34-38
朝鲜战争期间,彭德怀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此时已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五星上将(最高军衔)。中国元帅与美国将军,一个在北美洲,一个在亚洲,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经历不同、信仰不同,但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却使他们走上了同一战场,成为沙场对手,进行了让世界军事家瞩目的生死角逐。最终,彭德怀胜了,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麦克阿瑟败了,被美国总统杜鲁门撤了职,告老还乡。两国名将交手前的不同经历“叼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