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的“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新的解读,进一步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特点,即与时俱进性、由治党及至治国的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在为景山学校题词时写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思想,是他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针,也是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促进民族全面振兴和国家全面繁荣的根本指针。因此,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准确运用“三个面向”的思想,不仅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一项实际行动,也是全国人民应有的一项实际行动。下面谈谈我学习和领会“三个面向”思想的点滴体会。“面向现代化”,就是要构筑教育发展的现代模式。教育要面向现…  相似文献   

3.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一改革开放就其历史主题而言,反映的是中华民族自觉主动地汇人世界文明主潮流──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文中试图说明现代化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历史主题的根据以及现代化与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关系;阐释法治对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以及社会主义法制的历史历程;揭示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主题确定的法治建设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对当代中国的法治之路的探索,必须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主题联系起来,因为法治的建设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它的根…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他把“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融为一体,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和特征,他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设计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择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行对外开放;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蕴含着丰富的全球化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作为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规划与设计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蓝图的过程中,总是高层建瓴,站在时代的高度,充分重视社会伦理问题,提出和论证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伦理学观点或命题。比如:强调物质利益基础作用的社会主义功利论;反映初级阶段实际的社会主义道德层次论;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论;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论;“四有”与“三个面向”的理想人格论;以“五爱”为主体的道德规范论等等。这些伦理学观点或命题,一方面表明邓小平理论中不仅包含有丰富的伦理思想,而且这些伦理思想已经初步形成了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理论是在坚持与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在同影响 20世纪世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西方现代化理论”、“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模式”、“民主社会主义”及“儒家资本主义”这四种主要理论模式进行争论与对话的基础上生成的。邓小平理论辩证地扬弃了以上诸模式的成败得失,指出:中国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借鉴但决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但又不能固守教条,而要走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现代化当然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但“有中国特色”并不是因循儒家传统,而要从当代国情出发;中国搞现代化当然要消灭贫困,消除现代化的弊端,但这要以解放发展生产力为基础,而不能靠空谈民主与人道。  相似文献   

7.
法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需要法治。“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是对邓小平法治思想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本文从不同侧面分析了“法律的统治”作为根本的治国方略的战略性,阐释了“法律的统治”这一观念在邓小平法治思想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1983年国庆节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从十多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看,“三个面向”全面、深刻、准确地阐明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邓小平关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体战略思想最集中的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方向.一、“三个面向”的涵义“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亲叶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其实质就是教育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任务。“三个面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性和超前性。教育要“三个面向”,…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党的指导思想。它深刻揭示了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科学的思想武器。我们地税机关学习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固树立发展和服务观念,充分发挥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五大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为主题,既勾划出带领中国人民近向新世纪的宏伟蓝图,又提出了当前改革攻坚的措施。这次大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将推动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一次新的思想解放。一、改革开放以来的若干次思想解放。我国人民在开拓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经历了若干次大的思想解放。第一次思想解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开始,我们党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伴随着一次思想大解放。这时的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就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对改革开放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殷梅 《党课》2007,(12):22-25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就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的性质和同的,对改革开放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列主义,是新形势下对毛泽东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的结晶。邓小平同志1983年9月9日在景山学校作了重要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页)这不仅为网民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党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针。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党校教育工作只有认真坚持“三个面向”,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日益发挥党校“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我们正在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  相似文献   

14.
0年前,邓小平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一次新的人的解放运动,它深化了本世纪初提出的思想解放的主题,并为今后思想解放做出了方向性规定。一、解放思想与解放人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根源于开创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邓小平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15.
高层观点     
《世纪桥》2009,(23):F0002-F0002
胡锦涛:“十个结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 党的十七大把改革开放的目的概括为三句话: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是十六大的主题。主题中的最后一句话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内含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揭示了中国社会前进发展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人民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一条正确道路。区别过去提法的是十六大去掉了一个“有”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道路的开拓,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结果。其中,突破“本质主义”观念束缚,既是思想解放的对象,又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成果。反思“本质主义”观念的理论缺陷和实践危害,总结思想解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同时与“反本质主义”划清界限,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坚持正确的认识原则,对于我们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建国后前30年的现代化建设,由于模仿前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工业化成就虽不小,但并没有实现共同富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思想解放运动,党重新把人民的富裕作为追求的目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正是中国共产党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中逐步解放出来的过程。实践表明,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包心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这是党的十五大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反作用,在某些条件下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在...  相似文献   

20.
刘永鹏 《世纪桥》2009,(15):5-5,17
邓小平理论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包括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列宁所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理论前提下,回答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新问题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揭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亦即中国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但它又包含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这一“典型形态社会主义”的共同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