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我家有兄弟姐妹4人:大姐、二姐、我、四弟。父母与四弟一起在老家生活。前不久,父母召集四姐弟开会,叫在《家庭会议决议》上签名。决议内容是:“四姐弟每人每月孝敬父母至少200元,父母的医药费和丧葬费发生后由四姐弟平摊,父母的生活由四弟照看,父母去世后,老家的祖  相似文献   

2.
父亲     
欧阳光磊 《黄埔》2009,(2):33-33
1965年冬,武汉市动员一批青年支援云南边疆建设。年仅17岁的我,凭着一股政治热情,未征求父母的意见就报了名。接到被批准的通知时,全家哗然:母亲泪流满面,死活不让我走;大姐、二姐心情沉重,怨我莽撞。茫然不知所措的我不无懊悔地说:“都怪我,都怪我一时冲动。”  相似文献   

3.
余玮 《传承》2009,(15):26-27
她默默地站在丈夫的背后,支持着丈夫的工作,甘做伟人身后无私奉献的"红色大姐"。卓琳的经历,虽不像邓小平那样波澜壮阔、震撼人心,但却同样充满曲折而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4.
20 0 3年 7月 1 6日 ,惊悉邓六金老大姐因病不幸逝世的消息 ,心不禁忽地一沉 ,一位坚强勇敢的红军老战士、一位亲切慈祥的革命老妈妈永远地离我们远去了 !翻看着和邓大姐的几张合影 ,她的音容笑貌 ,她的谆谆教诲 ,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记得第一次见到邓大姐是在 1 997年的秋天。那时 ,我刚从部队转业到国管局离退休干部局工作不久 ,一天上午 ,侯局长对我说 :走 ,我们去看看邓六金大姐。谁是邓大姐 ?在去邓大姐家的路上 ,局长向我讲述了大姐的革命经历 :她 1 91 2年生于福建上杭的一个贫苦农家 ,因生活所迫 ,从小被送做童养媳 ,历尽苦难 ,1…  相似文献   

5.
牵挂     
2003年的春天如约地来了,红墙下的白玉兰娇弱地开放着,雀儿跃在高枝上清脆地鸣叫,大自然遵循着她即有的步伐,不紧不慢地、没有牵挂地走着。这是一个美丽的春天,只是这个春天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在海峡两岸同时打响。一场黑色的瘟疫悄悄地打破了人们宁静的生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这个带着几分专业色彩的术语突然之间便成为大家日常谈论的话题,“SARS”这个有点怪异的名字开始直接地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台湾乡亲更加牵挂着在岛内生活和在大陆创业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5月8日和5月14…  相似文献   

6.
2002年10月22日,蕲春县漕河镇吴庄小学女教师王清平,手捧丈夫的遗像来到芳草萋萋的坟头,掏出县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一字一句凄婉絮语:孩子他爸,你瞑目安息吧……命运多舛,一双苦瓜蒂结一根藤 1966年8月2日,王清平出生在蕲春县八里湖农场一个山村贫苦农家,兄弟姐妹6个,父母赢弱多病,全家食不果腹,粥米常赊。出生后翌日,王清平被抱养到邻村  相似文献   

7.
周立英 《北京观察》2004,(12):48-51
大姐,家中之长女.在大家庭里大姐往往是父母的帮手,弟妹们的楷模.在那些遭遇不幸的家庭里,大姐大多是家中的顶梁柱、弟妹们的避风伞和主心骨.当年,在革命队伍中"大姐"这个称呼是革命者资历、能力和人格魅力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8.
一伙穷凶极恶的丹东籍歹徒,在辽宁省沈阳市抢动镣人,畏罪潜逃至绥芬穷追不舍,请看──1999年7月19日晚上,晓怜接到丈夫的电话,说他去锦州谈生意,20日回沈阳。可是等到ZI日,晓怜仍未见丈夫的影子,打传呼不复机,打手机也不通。晓怜的丈夫阎涤飞是个大款,在俄罗斯做生意多年,但晓怜却没有什么甜蜜感,内心经常苦涩涩的,因为丈夫外面有女人,而且不止一个。晓怜不能容忍,却也没法拴住丈夫的心。不过,到底是结发夫妻,阎涤飞外出两天音讯皆无,晓怜不由得有点慌张。她找遍了所有的朋友,都没有丈夫的消息,她不得不去找小谢,因为…  相似文献   

9.
为达到与情人终身厮守的目的,他将家中的10万家产席卷一空,留下遗书,制造死亡现场,人间蒸发,妻子伤心欲绝,他却沉醉温柔乡。不料,聪明反被聪明误,2003年1月6日,妻子以重婚罪把他推上法庭! 死亡丈夫重生 2002年12月初,还沉浸在悲伤中的周燕听到一个难以置信的消息:刚刚投河“死亡”的丈夫吴江还活着,并且和一个女人在吉林省某县生活!听到这个消息,周燕犹如五雷轰顶!她顿时坐不住了,按图索骥,乘车来到吉林省某县城,如大海捞针一般找了几天,并未发现吴江的身影。她回到家中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12月22日,当地派出所民警来到她家通知她说:“吉林省某县派出所来了消息,你丈夫吴江和一个叫吕丽的女人在辖区同居。”周燕顿时几欲昏厥! 丈夫是在2002年7月中旬  相似文献   

10.
一个 13岁的北京小女孩儿,居然生下了个足月婴儿,这个消息让所有父母大吃一惊。   北京某妇产医院的医生说,今年春天,一个刚满 13岁的小女孩儿,在该医院产下一个足月婴儿,也就是说,在她怀孕的 9个月中,老师和家长乃至她自己都没有察觉,以致没有采取终止妊娠的措施。学校在反复调查之后得知,这个婴儿的“父亲”是女孩儿的同班同学,也只有 13岁。医生介绍说,也曾有妊娠的少女到医院做人工流产或中期引产,但像这样能够像成人一样,顺顺当当地过完整个孕期的绝对少见。   北京市妇产医院的陈院长说,根据我国女性的生长发育规…  相似文献   

11.
感动     
一名略显柔弱的女警和一个男人结婚了。   虽然她是警校毕业,擒拿格斗都学过,而且成绩还不错,但毕业以后她一直没在严格意义上的一线干过——在公安系统这个危险的行业中,女同志大部分都做内勤,她也不例外,所以学过的那些东西到后来也就荒疏了。虽然她穿上警服也是英姿飒爽,但她性格中还是柔弱的一面多一点。所以无论是她的同事还是她的丈夫,都把她当成一个小姑娘,很少有人把她当成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警察看待。大家对她都是呵护有加。   丈夫家兄弟 4个,丈夫最小。丈夫上面的 3个哥哥生了 3个女儿,丈夫的父母把抱孙子的希望都…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的春天,对于住在大连市旅顺区小孤山村的苏青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这个春天经历这么多的故事。几个月前,他只是一名心智不健全,与养母相依为命的农村青年,而现在,他却拥有了稳定的工作,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撑起人生的一片蓝天。曾是个弃儿2014年1月7日,大连边防支队盐场边防派出所的值班民警突然接到了辖区供热站打来的报警电话,"有人在我们这边偷东西,被我们当场抓到了,现在请警察同志过来帮忙啊!"当边防民警到达现场时,涉事男子已经被供热站的保安控制住。民警看了看男子身边的编织袋,里面都是一些门  相似文献   

13.
有一家兄弟姐妹5人,都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父母相继去世后,给他们留下了1500元钱。如果他们每人300元,完全合乎情理。可是,他们兄弟姐妹谁都不想分。大姐提议说:“把这笔钱存起来,大家共同保管,谁家有了红、白大事,可以从中得到一些补助;谁家孩子考上学校,就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经济鼓励,岂不更好?”弟妹们对此都表示赞同。小弟补充说:“就叫它‘家庭基金’。吧!为了使基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每家人每月再存进5元,好不好?”兄弟姐妹都没有异议。“家庭基金”就这样设立起来了。建立这样的“家庭基金”有以下几方…  相似文献   

14.
2006年3月15日下午,家住浙江绍兴县稽东镇新街育才路8号的傅谢通突然从轮椅站立起来,不要妻子杨华娟搀扶,颤抖着双腿,走了几步。此时此刻,杨华娟百感交集,往事历历在目……这是一个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故事:杨华娟,一个走出山沟的农家女,凭着执着与自信,闯荡世界,正当事业有成之时,一起事故使丈夫变成植物人。她不惜倾家荡产,用去了200余万元,全力抢救丈夫;她精心守护,悉心照料丈夫102天,终于用爱心唤醒了丈夫。一曲共同奋斗史唱出爱的真谛1960年1月,杨华娟出生在浙江绍兴县稽东镇杨宅村。1982年,23岁的她与本镇月华山村比她大8岁的傅谢通…  相似文献   

15.
曹甲、曹乙、曹丙系三姐妹。1998年9月,在东北某市工作的老大曹甲回杭州探亲时,从妹妹曹乙处得知,曹乙丈夫与曹丙丈夫在合伙做生意,目前正缺资金,希望大姐曹甲能投资。  相似文献   

16.
石哥:各位聊友,上一期“我的父亲母亲”的话题引起了全国残疾人兄弟姐妹的共鸣,为了让更多的聊友说说自己的心里话,给大家一个倾诉的机会,我们今天继续这个话题,各位请: 父母的恩情比海深我的父亲、母亲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父亲今年68岁了,是个性格开朗、豪爽的人。8年前,在我截瘫9个月之后,他老人家也遭遇车祸,导致骨盆骨折、尿  相似文献   

17.
龙丹 《人民公安》2006,(12):24-26
云笼雾罩的罪恶之夜2005年6月7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公安局岩桥乡派出所接到石板溪村罗家组56岁的妇女张某报案:6月6日晚9时许,她在自己家中被一年约30岁的男子持刀抢走人民币300元,并当着她行动不便的丈夫的面将她强奸。这令民警无比震惊,大家无法想象一个女性被可以称为儿  相似文献   

18.
2020年7月27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中午我一般都会打球运动一下,但不知道什么原因,那天不太想上楼打球,预感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果然,12点50分左右我接到田一珍大姐打来的电话,告诉我田老刚刚在北京医院去世了。  相似文献   

19.
郭敬波  王延晓 《人权》2005,(4):44-45
据中国法院网报道,家住河南省浚县屯子镇的王小美(化名)今年11岁,弟弟王小明(化名)今年10岁,一个姐姐已出嫁。3年前,其父亲王达死于一次交通事故,母亲段某抛下两个孩子重新嫁人。大姐将弟、妹接到自己家生活。但他们的母亲不但对孩子的生活不管不问,还多次将属于他们责任田里的粮食收走。无奈,一对年幼姐弟将不尽监护义务的亲娘告上法庭,请求让她“下岗”,让其大姐担当监护人。浚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作为监护人,段某未履行自己的义务,遂支持了姐弟俩的请求。未成年人也有财产权在我国,一些父母把把子女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产生这一…  相似文献   

20.
一鹤  刘妍 《人民公安》2008,(7):34-37
闹上法庭的父母和子女,在这场博弈中都是遍体鳞伤的伤员。在这个春天里,我们不得不静静坐下来考虑孝道这样一个传统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