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视野中的“现代迷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一些“现代迷信”和“伪科学”的现象在社会生活中盛行。作为能较快地感知和接纳文明信息的当代大学生,对此持何态度?最近我们特调查了400名大学生,并作了一些分析。对“算命”的态度“算命”(占卜)是一种与科学对立的封建迷信活动,在我国可谓由来已久。7...  相似文献   

2.
在崇尚科学的现代社会,在人们文化素质普遍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今天,那些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已受遏制的封建迷信活动却又沉渣泛起。它像一股瘟疫侵扰了人们的生活,妨碍了社会的稳定,若任其发展必造成严重后果。封建迷信,概而论之是指对自然界中子虚乌有事情的盲目崇拜。它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陋习,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求神拜佛、抽签卜卦、烧香许愿等自发分散的活动;二是由神汉、巫婆或以看相、算命、着风水、驱鬼治病多迷信职业者主持的活动。如今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蛊惑人心的算命热。走近书摊,算命书籍…  相似文献   

3.
今年春节刚过,112位中科院院士联名呼吁:向封建迷信宣战!要求全社会逐步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从根本上动摇愚昧、迷信和伪科学的社会基础。这股强劲的春风吹来,报刊、电视台也纷纷发表文章、材料,揭露封建迷信、伪气功给生产和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和对青少年的恶劣影响。但是,也有一些人对此举提出异议。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提出了许多使传统唯物论无法回答的问题,真科学与假科学、唯物论和唯心论的界线早已模糊不清了;另一种观点认为:宗教和迷信属于个人信仰问题,二者划不清界线,…  相似文献   

4.
当世胜界新科技方兴未艾的时刻,当祖国建设日新月异的时刻,我们的国土上却刮起了一股股现代愚昧、迷信的黑风。不知从哪一天起.封建迷信活动以惊人的规模死灰复燃,而且终于从地下走向公开,并日趋泛滥开来。这股黑色风潮猛烈地冲击着我们几十年来宣传的唯物主义、无神论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忧虑的严重社会问题。算命卜卦风。近年来,算命行业发展十分迅速。无论是在繁华的大都市还是在边远地区的小城镇,街头巷尾、闹市、车站、立交桥下,都可以看到一摊摊、一簇簇的算命点,他们看面相、现手相、推八字、抽签、…  相似文献   

5.
不知怎么搞的,在一派盛世景象之中,早已销声遁迹的迷信阴风,近年来呈现越吹越猛之势。一些人尤其是有的党员干部,不信科学信迷信,不服真理服神灵,不敬父母敬上帝,泛起的迷信沉渣比比皆是:亲人故去,高筑坟;逆料前程,去算命;新建工程,择风水;身体有病,拜菩萨;赚钱赢利,许大愿;考学求职,烧高香;房号车牌,争吉数;行事之前,划十字……有人戏称这是封建迷信向“初级阶段”杀了个“回马枪”。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迷信之风确实刮倒了一些人的精神支柱,污染了一些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环境,吹歪了人际关系应有的准…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传统迷信形式的市场已经越来越小,而“现代迷信”却不断变换形式,甚至打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的旗号,借着“舶来”的种种巫术,迷惑和欺骗公众。据一项网上调查显示,80%以上的年轻人根本不相信“巫医跳大神能治好病”这类迷信说法,可是对于披上了时尚外衣的“现代迷信”,他们却丧失了辨别能力。土洋松散结合,中西同流合污“,现代迷信”正在暗流涌动的网络世界里游荡,甚至充斥坊间,招摇过市——"现象之一:电脑算命"日前,深圳市的一所中学对学生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有超过10%的中学生迷信“电脑算命…  相似文献   

7.
封建迷信,分别是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两个概念的省略。毛泽东曾经提出反封建反迷信的概念,是指提倡民主,反对封建;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著作中,在有关宗教工作的文件中,从未使用封建迷信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迷信     
●科学是在和迷信的斗争中逐渐完善●从认识论上说封建迷信根源于人类对自然灾异的无知和敬畏●共产党员不腐败,知识分子不迷信,中国的事情就能办好科学和迷信是人类思想认识上两种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科学代表的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合理的逻辑思维,是主观逼近客观符合客观,是渐进的,是实事求是。早在“五四”运动时期我国近代科学的引进者、启蒙者之一的丁文江先生就曾指出:“凡世界上的现象与事实都是科学的材料,只要用的方法不错,都可以认为是科学。所谓科学方法是用理论的方法把一种现…  相似文献   

9.
宗教与封建迷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宗教与迷信的组织形式不同;二是宗教与迷信的思想体系不同;三是宗教与迷信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同;四是宗教与迷信的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10.
宗教与世俗迷信有何异同?在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中,有少数人披着宗教外衣,大肆进行封建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正确地认识宗教和世俗迷信之间的异同,有利于做好宗教工作,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世俗迷信活动。(1)宗教与世...  相似文献   

11.
关于邪教和迷信蔓延现象的背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邪教和封建迷信蔓延的现象必须引起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些同志对歪理邪说和各种忌讳的迷信,大多源于某种宗教心理。从客观缘由、科学局限性和主体需要等方面解析邪教迷信流行的文化背景,对于深入搞好无神论的宣传教育,防止党内一些同志步入信仰误区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族、宗教和精神文明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在民族地区和信教地区,民族、宗教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操作却是有关联的。各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需要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这些地区认真评展。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促进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同样,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做好了,又可以促进民族、信教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由于民族、宗教工作中也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民族、宗教地区思想道德水平下降,出现了许多不文明的现象和不稳定的因素c具体表现在:第一,封建迷信盛行。土地庙、山神庙、巫婆神汉、看相算命死灰复燃。第二,…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我们要尊重科学,倡导科学?因为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而迷信则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歪曲的错误的认识,是反动统治阶级和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来欺骗、愚弄和毒害人民群众,阻碍社会进步的伎俩。人类社会是要通过用科学战胜迷信才能不断进步的。我国在八十年前的五四运动就曾提出了倡导科学与民主的口号。我国建国五十年来,就经历了摧毁“一贯道”、粉碎“主神教”等科学与封建迷信的多次斗争过程,保证和推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人当上了官。他高兴得好几天没睡着觉。几天以后,他的心情才平静了下来,才睡着了。可是,他却做了一个梦,一个他认为是个不吉利的梦。因为他在梦中梦到了一口棺材。莫非是这几天要有灾 ?想到这,他那当官的喜悦没有了。于是,他就叫了个算命的给算一下。刚把那个梦说完,算命的就笑了,连声说:“这是一个好梦,这是一个好梦。”他不解:“怎么是一个好梦呢 ?”算命的不紧不慢地说:“你肯定是当官了。”他听了,没说是,也没说不是。算命的马上说:“‘棺材’就是‘官财’。你当官了,就有财了。这不是好事吗 ?”果然,没多久他的…  相似文献   

15.
迷信导致义和团失败的历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义和团运动一百周年祭。一百年来 ,对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尤其是对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冲击清朝统治以及义和团源流考证等 ,都有突破性的学术著作问世。但对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性及其负面影响的研究却显得相对滞后 ,甚至把这一古典的农民爱国运动描绘成有纲领、有策略的现代农民战争 ,有对农民战争进行现代化诠释的倾向。例如对义和团迷信问题及其根源就缺乏历史性的思辨 ,而正确评论义和团迷信问题 ,则是全面解读义和团运动史的一把钥匙。义和团信奉的是封建迷信而非宗教  封建迷信在中国已有久远的历史。它既…  相似文献   

16.
马斗全 《前进》2003,(2):45-46
世俗迷信,有人称为封建迷信,自古至今与社会政治和百姓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可以说人人都知道甚至接触过一些,却很少有人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郭春梅、张庆捷合著的《世俗迷信与中国社会》,可以说是填补空白之作。该书以科学的眼光系统地审视世俗迷信,是对世俗迷信与中国社会的深入研究和概括性论述,近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是件颇令人高兴的事。现在许多所谓专著,尤其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专著,空泛之风盛行,往往洋洋洒洒数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空洞无物,教人无法卒读,其效果还不如一篇好的文章。而此书的两位作者中,郭春…  相似文献   

17.
一个时期以来,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沉渣泛起,神秘主义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作祟,用各种形式巧妙包装的现代迷信也粉墨登场。科学遭到了亵渎,唯物主义、无神论遇到了新的挑战,一部分人的人生信仰出现了危机。在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抵制各种唯心主义、神秘主义,是我们在建设...  相似文献   

18.
治穷先治愚,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可当一批批农民甩掉贫困帽子,逐步走向富裕的时候,有些农村的某些愚昧活动却又重新抬头,这给农村两个文明建设造成越来越大的负面效应。 农村愚昧活动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一是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求神拜佛、问卜占卦现象屡见不鲜,算命、测字、风水先生不仅走村串户,而且堂而皇之的在街上摆摊设点;有的巫婆神汉重操旧  相似文献   

19.
警惕!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吴晓华迷信若无遮掩,则是一种残缺丑恶的东西。──培根迷信活动死灰复燃勿庸讳言,现今中国地不分南北、人不分东西,都会发现封建迷信活动的存在。风景旅游区或是街头巷尾,稍加留意便会看到三五成群的人围着算命先生。他们在地上摆张纸,写...  相似文献   

20.
甘海霞 《前沿》2014,(7):67-68
卢梭作为启蒙时代的思想家,他一反那个时代的主流,在《论科学与艺术》这篇论文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的立场。他认为科学与艺术在腐化人的善良本性,那些本为最高贵的品格却随着时代的变化,科学文化的发展变了质,所谓的“高贵的人”只是戴了虚假面具的内心充满丑恶的行动举止恭谦有礼的文明人。但卢梭也并非倡导要回复到原始社会的时代,他知道社会的不可逆转性与进步性,所以他只是希望在科学与艺术进步之余,更应该保留内心的那份纯真抑或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