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工作》2005,(1):25-25
五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五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累计投入约4600亿元,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累计安排5000多亿元,长期建设国债有1/3以上用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五年来,西部地区农村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初步得到改善。西部地区已经建成了贫困县出口公路1郾7万公里、通县油路2郾6万公里,开工了4郾6万公里的县际公路。国家累计投入170多亿元,支持西部地区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投入80…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荒漠化面积已达到 2 6 2 .2万平方公里 ,基本集中在西部地区 ,且每年以 2 4 6 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荒漠化已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它不但危及西部地区人民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还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生态安全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拿甘肃来讲 ,全省沙区总面积 3.72亿亩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5 4 .7% ,并呈迅速扩展趋势。另外 ,全省因流沙埋压和风沙危害严重而弃耕的农田累计达32 0万亩 ;全省有 70 0多公里的铁路和 2 80 0…  相似文献   

3.
陈栋生 《长江论坛》2001,(1):34-37,41
一、指导思想 实施西部大开发,要结合西部地区历史上多次开发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的经验教训,吸取人类在发展观、财富观、资源观上的最新认识,贯彻如下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 《新重庆》2006,(7):44-45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势头已日益迅猛,潜力巨大,前景美好。但旅游业作为西部地区的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进行认真思考、总结和研究。为此,笔者将对当前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认真剖析和归纳,并探索提出解  相似文献   

5.
陈学刚 《创造》2003,(3):13-14
西部交通“瓶颈”制约西部开发的发展西部地区包括我国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内蒙古、 广西、西藏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虽然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量十分可观,如煤 、石油、天然气、铁、铜、铅、锌、钾、盐等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但由于西部地区的地 形条件,导致交通运输的“瓶颈”效应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相对应。例如:新疆的铁路密度 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才0.82公里,公路密度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才1.3公里,均大大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以整个西部地区而言,每平方公里铁路营运里程只及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问题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作为我国面向21世纪作出的重大决策,其顺利实施的基本保障在于法制建设。本文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状况,论述了西部大开发对西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影响与要求,讨论了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主要思路。作者认为,西部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应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坚持国家法制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秉公执法和完善法制监督则是当前和今后西部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于浩 《中国人大》2012,(5):48-49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保障,提出“十二五”时期西部将新增铁路营业里程1.5万公里。对于处在西部地区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8.
晓何 《传承》2009,(17):13-15
2000年,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发出了"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的号召,标志着中央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的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宏伟战略,对西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许德鸿 《湖湘论坛》2002,15(1):72-73
意大利是世界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它还存在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南方。意大利政府为开发南方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政策和措施,使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经济界极大的兴趣和关注。这些成功经验对于我国西部大开发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意大利南方地区开发的经验意大利国土总面积30万平方公里,其中落后地区分布集中、面积广大,约占总面积的一半。罗马以南30公里处的连接线是发达的北方与落后的南方的分界线。南方在全国领土中比重高达40%,在全国人口中比重高达38%,但只占不到1/4…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西部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导致人口占全国比重不断增大、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结构矛盾加剧了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低效率以及城镇化发展速度低下阻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人力资源开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加速铁路建设 促进西部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基本建设投资一直是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重中之重。“九五”期间 ,铁路基建投资完成2460亿元 ,比“八五”增加一倍 ,创历史最高水平。“十五”期间 ,国家将投资1000亿元加速西部铁路建设 ,占“十五”大中型基本建设投资的40 % ,安排建设项目28个。到2005年 ,西部铁路网规模将由2000年的1 6万公里扩展到1 8万公里。一、加大投资力度 ,促进西部铁路的建设和发展铁路基本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加速西部铁路的建设和发展 ,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拉动西部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十五期间 ,国家将…  相似文献   

12.
2009年8月20日,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意见》关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于当前形势下全国经济发展重要性的阐述,让西部这块日渐升温的热土再次为国人所瞩目。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国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为更好地反映西部地区发展现状,从本期始,本刊将开设《西部嘹望》栏目,旨在向世人介绍西部的风土人情、丰富资源、无限商机与璀璨文化;利用论坛这个平台推动和促进东西邗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方面的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13.
教学资料     
我国确定西部地理范围  争论已久的西部地区地理范围问题,在西部论坛上终于得到确认。论坛组委会提供的资料向世界明示:中国西部由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西部地区的这一新定义,被称为“10+2+2”。  西部地区幅员面积约6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1%。1999年末,西部地区总人口约3.65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9%。  西部地区与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  相似文献   

14.
吴素芳 《西部社会》2002,(12):33-34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既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建国50多年来,中国西部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培养了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时还提供了大批科研成果为社会服务,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乃至为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前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已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还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研究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和对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曾德盛 《当代广西》2004,(11):39-40
西部大开发的突出问题是民族地区开发问题,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全局。在西部大开发中,以邓小平民族理论为指导, 对于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贯彻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统筹西部民族地区开发按照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西部开发已成为全国发展的大局。没有西部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地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腹地,土地面积68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5%。西北地区绿洲生态系统与荒漠戈壁相隔,对沙漠化起着缓冲作用。西南地区地貌和气候类型多样、森林资源丰富,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众多考古和地质资料显示,西部地区在历史上曾是气候暖湿、湖泊遍  相似文献   

17.
认为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中存在着漏损状态,阻碍着西部地区超常发展,造 成漏损现象的原因有自然的、经济的、制度的和人的素质等方面因素。要改变西部与东(中)部地 区的差距,要从外部和内部着手,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培养支柱经济,促进西部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改革30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8年我国开始解放思想、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经历了30年风风雨雨.认真总结30年来西部地区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促进我国西部地区教育兴旺、实现我国教育均衡、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理论涵盖村风文明、环境治理、经济发展,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固本之策。西部地区历来是我国具有独特历史发展脉络的民族聚居区,西部地区的乡村发展既与全国乡村振兴发展存在"共性",也具有自身发展的"个性"。研究好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的"共性+个性",对推进我国乡村振兴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00,(11):1-1
进行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是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想的伟大实践,它有利于逐步缩小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促进各地区共同繁荣、共同富裕;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 妇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半边天”。妇女的命运始终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西部大开发离不开妇女,西部地区的妇女要发展,也离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