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抗战时期朱德围绕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进行了深刻思考和丰富实践。他重视瓦解日军工作,帮助在华日本人反战组织的发展,支持建立"日本人民的统一战线"。1941年,他领导筹备了在延安召开的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总结了东方各民族建立统一战线的不同形式,阐明了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谁而战"等重要问题。朱德还倡议"东方反法西斯阵线"与"西方反法西斯阵线"联合起来,强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前途不仅决定中华民族的命运,也将极大地影响全人类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所谓“联日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是指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与日本人民结成的国际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曾经是这个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组织者。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党曾明确地提出“联合……日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迫近二次大战的形势下,共产国际确立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有力地号召和组织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共产国际、苏联是积极支持中国抗日战争的,但是,它的一种统一战线模式、一个指导中心,既脱离了中国实际,也同日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生了矛盾。中国共产党正确地抵制了一种统一战线模式、一个指导中心的错误,既坚持了独立自主,又坚持了。国际主义,维护了与共产国际的团结。  相似文献   

4.
马歇尔是一位美国五星上将,1939年到1945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协助美国总统罗斯福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指挥美军协同盟军与德,意、日法西斯作战,获得了很高的军事赞誉。卸职后,1945年12月以总统杜鲁门特使的身份来中国调处“国共军事冲突”。1947年1月回国任美国国务卿。关于马歇尔,蒋介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毛泽东灵活地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经验、原则运用到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构建、实施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合国际特点的理论创新,形成了富含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其策略主要可以概括为: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两条统一战线,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等等。  相似文献   

6.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同各抗日武装、团体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的联盟.它是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东北抗战的发展和夺取中国抗战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在这次大战中是怎样取得胜利的?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经验中最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了两个敌对的军事同盟:一个是德、日、意三国的法西斯轴心,另一个是以美、苏、英、中为主力由众多反法西斯国家与被侵略国家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如果说,希特勒法西斯党在德国上台未能被阻止,欧洲战争之爆发未能被阻止的重要原因都在于当时国际反侵略反法西斯的力量太薄弱、太分散的话,那么,德、日、意法西斯轴心的最后失败,其决定性因素则在于以美、英、苏、中为首的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战场,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支援了盟军反法西斯战场的作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统一战线的理论是其理论内核、根系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则是其外在气质、文化土壤。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统战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素养。  相似文献   

10.
高万娥 《学习月刊》2011,(12):21-22
一、陈潭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背景为确立新的反法西斯策略,组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共产国际七大会议精神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先后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陈潭秋在莫斯科期间,认真领会共产国际七大和中央有关思想,奠定了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之后,我们党积极倡导建立反对日本法西斯的国际同盟,并对英国的远东绥靖政策和美国的孤立主义政策进行了积极抵制和坚决斗争。由于受到当时国内外复杂局势的影响,党关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外交政策出现了反复,但随着世界法西斯势力的扩张以及苏德战争的爆发,党在外交政策方面最终作出了联合一切反对法西斯力量的总体要求,为推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博览之窗     
《党史博览》2016,(6):28-29
正中共如何争取英美法等国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初期,为了宣传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促进英美法等国尽早加入国际反法西斯斗争行列,中共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做英美法等国的工作。通过西方记者转达愿与英美法等国共同反对法西斯的愿望。1936年7月,美国记者  相似文献   

13.
对外联络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条重要战线。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就在这条战线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并与其他战线的斗争紧密配合,加强了中国共产党与外界的联系,扩大了国际影响,为以后新中国的外事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拟就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的工作及其经验作一概述。一、力促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败也直接关系到中国抗日战争的命运。因此,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对外联络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力促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以联合一切和平民主力量共同抗敌。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努力维护与扩大国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也积极倡导并开展抗日外交,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在这个统一战线中,对苏关系成为我党抗战时期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从中国抗战的利益和中国革  相似文献   

15.
抗战爆发前毛泽东对美外交政策的构想曹志为毛泽东关于中国共产党对美关系的基本构想,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就已经开始产生,并对中国共产党尔后最终确立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为核心的对美外交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近代的中国,曾遭受到世界上几乎所有...  相似文献   

16.
共产国际的政策在1935年七大实现转变后,于贯彻执行过程中也发生了曲折变化。二战爆发前后,共产国际仍是坚持七大确定的反法西斯方针。从1939年9月中旬到苏德战争爆发,共产国际政策迅速逆转,在对待战争问题上注重抨击帝国主义非正义战争。季米特洛夫直接推动了共产国际及各国共产党向错误立场的转变,给许多国家,尤其欧洲各国共产党造成重大损失。法国沦陷后,共产国际的立场开始强调反对侵略者、争取民族解放。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改变了对战争的看法,季米特洛夫领导共产国际较迅速地修正方针,回归反法西斯政策,为推动建立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抗战的胜利,使得中华民族一举粉碎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对中国的侵略和蚕食,奠定了中国的国际大国地位。抗战的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战的旗帜,不断推动、建立和发展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内抗日统一战线和党在统一战线内不断推进团结、反对分裂,推进民主,反对专制的努力;离不开全国各民族人民的不畏强暴、浴血奋战;离不开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各国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坚决打击绥靖主义的旗手;中国是直接促进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逐步形成的旗手;中国抗日战争对日本法西斯陆军主力的牵制和消耗保证了盟国“先欧后亚”军事总体战略的顺利实施,支援和配合了前苏联的卫国战争和美国在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辟的第一个主战场,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和决定性力量;由于中国抗日战争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中国被推举为反法西斯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相似文献   

19.
张国平 《广东党史》2004,(4):52-54,51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审时度势,积极倡导建立太平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为之进行了大量工作。在世界形势发生变化的关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一早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以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把中国的抗日战争放在整个世界大的范围内考察,明确提出"抗战的外交"的思想.在实践上,则联合苏联,争取英美,团结各反法西斯国家和民族,在抗日斗争中相互合作和支持,争取和团结一切国际友好人士对敌后抗战的支持,推动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建立太平洋反日统一战线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和实践的延伸,为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