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想不到贪官也有“一本难念的经”。比如,面对行贿者送来的白花花的银子,收,还是不收?这的确是个问题。由此,我想到了北京市城乡建设集团原总经理聂玉河。他在法庭上侃侃而谈:“(贿款)都是好朋友给的,不收,会觉得看不起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男孩,现在读高二,每当回到家我总是感到无尽的烦恼。在家里我有一个不好的邻居,他是我的四叔,但他没有像别的叔叔一样,他给我们带来的只有苦难。在村里,他专门欺负我家,他以前打了我妈,也和我爸打过,那时我不在家。我在家时,他好像不敢,不然我就打得他爬着走路。不过我没有打他,因为毕竟那是违法的,我也不能经常在家里,我不在家里时担心他对我家人不利,还有那样的话我的前途就没有了,所以,我现在想通过法律来制止他,来维护自已的权利,不过我的法律知识也很有限,不知要怎样去打这样的官司,有哪些程序,要做些怎样…  相似文献   

3.
白胜办证     
①梁山山寨水泊酒店的职工白日鼠白胜下岗了,原单位只给了100两的买断工龄银子。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孩子上学需要银子,老婆治病需要银子,平时吃穿需要银子,自己还要交十年的养老保险银子,可自己当年劫生辰纲时万没想到会是这样下场,只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了,也没有捞点银子备着。  相似文献   

4.
《法庭内外》2008,(3):58-59
法官: 2年前,我借给高中同学杨某现金5万元,没有打借条,当时他承诺尽快还钱。可2年了,他还没有偿还。期间,我多次给在外地打工的杨某发短信催讨,开始,他每次都及时回复,说手头无钱,求我再宽限一段时间。对这些短信息,我留了一个心眼,都保存了下来。最近2个月,我又发短信给他,他却突然不回复了。  相似文献   

5.
《法庭内外》2006,(3):61-61
我是一名大学生,今年寒假期间我把自己的手提电脑交给同宿舍的李某保管,并同意李某可以在寒假期间使用电脑。没想到前几天李某给我打电话说,他前一天外出,门锁被撬.手提电脑被偷走了,他回来后马上报案了,同时给我打了电话。请问.如果案件一直没有破获,我能否以李某保管不当向他索赔.因为他使用了我的电脑,应该算是有偿保管吧。  相似文献   

6.
公诉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人民检察院。 被告人;李建贵,男,1977年6月15日出生,新疆昌吉市人,农民。1998年2月19日被逮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李建贵犯故意伤害罪,向昌吉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李建贵持砖故意伤害他人,致人死亡,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为保护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犯,特提起公诉,请依法惩处。 被告人李建贵辩称:我本来不想帮我哥去打架,是我哥说他在酒桌上为我要债,温希伟不仅不给钱,反而还打了他,让我去给他争面子,我才去的。去了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同学李某要投资办超市,找到我说要借钱并答应按年利率15%计息。后来我就借给他了30万元,他当场给我打了借条,期限为2年。一年后的2002年5月,他把第一年的利润给了我,并且提出让我入股,把借条换成股权凭证,这样每年的收入可能超过本金。我当时非常相信他的话就把借条给了他,可虽经我多次催要,到2004年底也没有得到所谓的“股权凭证”。经朋友提醒,2006年7月见面谈话的时候我就悄悄做了录音,在这次录音中他承认曾经借过我钱并拿走了借条还答应很快就给我股权凭证。我现在想起诉李某,不知道这样的录音能否作为定案的证据。律师解答:第…  相似文献   

8.
陌生的来信 接到一封信,打乡下发来的,挂号。 看罢全信,我才释然。他说,他的案子是我给复查纠正的,办得最客观,最可信,最公正。他还在信中说,现在他劳动致富了,要跟我交个朋友。字写得不好,但很清楚,字里行间充满着感情,问我还记得他不? 经他这么一说,我才想起了那件案子。但与其说是我拯救了他,还不如说是公正的法律拯救了他。  相似文献   

9.
明朝首辅申时行退休后,回到家乡苏州养老。在位时攒下不少银子,他寻思着扩建自家的宅院,无奈邻居家的房子坐落在东侧,恰好阻挡了申府扩建。于是,申时行派出管家去找邻居商量,打算给点补偿打发他搬家。  相似文献   

10.
幽默大王     
为什么打架“为什么打架?”法官问。“当时我很平静地在电话亭内跟我的女朋友聊天。”阿泰说,“这时那个家伙走过来了,他要打电话,我不让他打,他就把我从电话亭内赶了出来……”  相似文献   

11.
这年冬天,一个孩子在一个河道上,捡到一个背囊,里面装着400两银子.这孩子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感到很害怕,就把这个背囊拿到他的舅舅家.舅舅想到银子的主人可能正为丢失钱财着急上火,就把这个装着银子的背囊交官了.  相似文献   

12.
一民 《政府法制》2009,(10):33-33
这年冬天,一个孩子在一个河道上,捡到一个背囊,里面装着400两银子。这孩子没见过这么多的银子,感到很害怕,就把这个背囊拿到他的舅舅家。舅舅想到银子的主人可能正为丢失钱财着急上火,就把这个装着银子的背囊交官了。  相似文献   

13.
《法律与生活》2010,(24):58-59
社会上流传着“谁先起诉谁吃亏”的说法,虽然没有任何法律依据,但事实上有一定道理。你原告起诉了,只要我被告不同意离婚,一般情况下法院就不会判离,我就能拖你!除非你给我想要的银子!  相似文献   

14.
刘峰 《公民与法治》2014,(22):37-37
古时候有个土豪,在渡河的时候船沉掉了,还好他命大,抱着根木头大声求救。一个渔夫听见了呼救声,划着船去救他,还没到跟前呢,土豪求生心切,连忙冲渔夫喊道:我可是大款,你要是能救我的命,我送给你一百两银子。渔夫一听,两眼放光,赶紧捞起土豪,送到了陆地上。  相似文献   

15.
三国时的孙权,少年时也跟其他的纨绔子弟一模一样,成天变着法儿玩乐。可这玩乐无论你再怎么样变着法儿,但要花钱这一点是没得法儿变的。要玩乐,那就得花银子,舍不得花银子的话,那铜钱总得要花几个,没有钱,街上的网吧、发廊……是要把你撵出来的。孙权的哥哥孙策一个月就是给他几个零花钱。孙权就凭这几个钱是撑不了几天的。于是乎,手下那些会拍马屁的东西便鼓动孙权去找管财政的大臣借几个钱来花。孙权一想,对路!我孙权是江东王孙策的亲兄弟,哪个敢不借钱给老子?于是立马就奔向“财政部”办公室。  相似文献   

16.
清朝雍正年间,有个叫俞鸿图的人.他49岁时老婆死了,后又花了1000多两银子娶了21岁的女子林氏.这林氏,外表长的如花似玉,内心却水性杨花.  相似文献   

17.
美丽的实话     
那天晚上,看一本书,一篇人物传记,我流了泪。这不是一个大喜大悲或曲折离奇的情感故事,但却洋溢着一种质朴和动人心弦的美丽。是那个人的诚实感动了我。确切地说,是他向毛主席讲的那些大实话感动了我。反右派时,毛泽东批评他:“你们省委、常委里头有没有右派,为什么不反?”他回答说:“主席啊!哪个人没说过几句错话呢?您老人家说的嘛,十句话有九句话讲对,就打90分,八句话讲对,就打80分……”又说,“我是省委第一书记,要反右派可以,请您老人家下令把我调开,另外派人来,因为是我先‘右’的嘛!”妙!我极佩服此人的勇气和机智。1958年大炼钢铁时,…  相似文献   

18.
远山 《中国监察》2009,(5):60-61
2008年11月中旬,我在中央纪委、监察部北京培训中心学习时,我的侄子刘畅从老家廷庆突然打我的手机,我想他肯定有极要紧的事。因为刘畅很少给我打电话,更从来也没有打过我的手机。我从手机里,听到刘畅“呼哧呼哧”的喘气声,他显得很紧张。我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便劝他别着急,有话慢慢说。急赤白脸的刘畅,稍稍平静一下急切的心情,又连三赶四地说,我才从他的话里听出一个大概。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与生活》2010,(11):62-62
尊敬的《法律与生活》杂志社:我是浙江省宁波市人叫李信。我于2008年被单位同事奉化人胡绪以诈骗的形式骗走1700元。当时他说叫我把钱借给他急用一下,1万元钱一个月给我500元利息。他给我出具了借条,但借条上只写了本金17000元。后来经我多次催讨,要回了12000元,而剩余的5000元他至今都不肯归还。  相似文献   

20.
《法律与生活》2010,(14):56-56
得知梁欢最终被以故意伤害罪判了7年有期徒刑,我第一时间给一直关心这个案件的心理老师张雅萱打了电话。虽然对梁欢来说,这个刑期并不算重,但张雅萱还是重重地叹了口气:“希望他到监狱后,能有心理工作者继续为他抚平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