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爱国主义的内涵是对祖国利益的关心和维护。历史上的爱国主义,既有共同性、继承性,又有时代性和阶级性。对祖国利益的关心和维护不仅是一种思想观点,而且是一种行为模式,爱国主义应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体现出来。爱国主义必须顺应历史进步的趋势,在当代中国,热爱社会主义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是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努力奋斗,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国家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是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保护人民。  相似文献   

3.
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爱国斗争中诞生的中国各民主党派,一贯坚持爱国主义。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关系,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已,是其爱国主义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引导和真诚帮助,是其从新民主主义爱国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极其重要的条件。当前,中国民主党派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是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为民族独立、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祖国富强、祖国统一而奋斗。各民主党派的爱国主义,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振兴中华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4.
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  相似文献   

5.
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相似文献   

6.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受全球化、泛娱乐化等影响,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使其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2023年10月24日《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职责任务、实施措施和支持保障等作出了规定,这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爱国主义教育事业持续进步的里程碑。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实施的关键在于其制度和具体机制的设置能否促进该立法目的的实现。在《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前后,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一定要利用历史课堂和历史活动课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有精彩论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梁启超对国家富强有着强烈的渴望,他把国家富强之希望寄托于少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人民优秀道德的历史传承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增添了新的内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热爱祖国是每一个公民的崇高职责、神圣义务。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对祖国和人民无限热爱,对危害祖国的敌人深恶痛绝,为保卫祖国而战,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奋斗。爱国主义精神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当祖国遭受灾难的时候,爱国者为了拯救祖国于危亡之中,不屈不挠地英勇奋斗。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第四条完成统…  相似文献   

11.
《科技与法律》2005,(1):i001-i001
(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05年3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四号公布施行)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第三条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2.
红色旅游——构建和谐社会的创新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旅游如今“红”遍了祖国大江南北。作为一种全新的主题旅游形式,红色旅游把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和革命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祖国的大好河山有机地融为一体,使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这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也是不断创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具体体现,更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红色旅游这一特殊功能,已经并将深入影响到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层面,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创新工程。用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等红色资源加强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广…  相似文献   

13.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公然发表“两国论”之分裂言论后,受到了海峡两岸人民、全世界华人社团组织以及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一致反对。7月23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发表严正声明,表示坚决拥护江泽民主席代表中国人民阐明的严正立场,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的图谋。7月23日上午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律师认为,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十万中国律师神圣职责。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领土和主权不容分割,中国律师决不允许把台湾从我们伟大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会议表示,中国律师有义务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  相似文献   

14.
宪法实施与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在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进程中,1982年宪法成为国家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奠定了国家治理的正当性基础,确立了国家与社会的价值观与目标,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982年宪法为中国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是通过宪法治理初步形成了社会共识,凝聚了民心,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未来的宪法发展应当以宪法理念为本,重视宪法运行机制,以宪法意识处理国家和社会事务,通过宪法的发展推动国家社会的发展,维护人类和平与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就是重视向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广大教师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把他们培育成为坚定的、理性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17.
邵沙平 《法学家》2007,(1):94-96
一、研究概述 随著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随著全球治理的不断深入,国际法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中国的国际法学者,自觉的思考:如何通过国际法的理论和规则推动构建和谐国际社会并推动中国的和平发展,如何将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与维护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如何推动国际法治与中国法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爱国主义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也是八荣八耻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明确要求,它对当代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特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董琴琴 《法制与社会》2012,(14):231-232
爱国主义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本文试分析了目前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重点在探讨新时期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对策,以期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方面有所收益.  相似文献   

20.
本文背景随着反腐浪潮的推进,在一批以打击贪腐为业的检察官把贪官送上审判台的同时,一批律师也在为维护贪官的合法权益而奔忙。在法庭上作为对手的检察官和律师,在推进法治进步的事业中却是同道。事实上,正是通过刘志军案这样的个案,法律业内有识之士合力推动了法治进步。2014年年初,走出因担任前铁道部部长刘志军的辩护律师而招致网络攻击的"挨骂年"之后,著名刑事辩护律师钱列阳依旧忙着三件事——代理案件、为高校学生讲课、参与公益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