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养老保险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主体和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支柱之一,对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取得明显进展,但由于经济转轨、人口老龄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国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法人》记者从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律协副会长方燕处获悉,对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她在议案中提出,参照慈善信托的模式,建立养老信托制度,由银保监会、民政部、卫生与健康管理委员会、住建部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养老信托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3.
彭莉莉 《法制与社会》2011,(25):178-179
《贝弗里奇报告》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的著作之一,对英国乃至许多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报告中所提到的老年问题成为了当时英国社会保障最难决定的问题。现在,这个问题也成为了中国无法避免的难题。本文从报告中所涉及的老年问题的特点及其相应的改革建议出发,结合了中国当前的现状,就如何解决中国老年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董金凤 《河北法学》2005,23(8):148-150
人口老龄化对老年社会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老年社会工作主要涉及老年人的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老年社会服务作为老年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老年人特殊需求、维护老年人权益的关键环节。为老服务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应由家庭服务向社区服务过渡。社区为老服务要植根于对现实发展趋势的正确估计和现有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实行服务保障就需将社区为老服务纳入法律调整范围,逐步实现社区为老服务保障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的发展,独居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但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问题日渐突出,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晚年生活。本文以河北省B市某村独居老人调查为例,从独居老人的经济支持、精神健康及日常生活照顾三个方面的需求进行探讨,分析了独居老人的生活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与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入手,分析了吉林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吉林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关乎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而在全国老年人口中占比较大的是农村老年人口,因此,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首先介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其次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民养老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现状 ,研究了当前社会保障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提出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9.
浅谈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我国开始了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和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社会实效,但成功的经验很少。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而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艳妮 《法制与社会》2013,(18):202-203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伴随家庭规模的缩小,为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从我国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出发,对老年保障体系中的多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完善老年保障体系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江苏省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基于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以及第五次人口普查等数据资料,在对总和生育率预测设定的基础上,运用Leslie矩阵方程对分年龄人口进行预测,进而得到2010—2050年江苏省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以及占总人口比例、8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以及占总人口比例等人口老龄化有关指标预测值,藉此剖析了江苏省人口老龄化水平高、速度快、高龄化现象严重、未来人口老龄化阶段性明显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多角审视性别失衡与"缺失的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河北法学》2008,26(1):62-69
性别失衡已成为我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性别失衡表现为人口不安全或人口自身状态恶化等危机的出现,而人口安全则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性别失衡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深层原因是父系继承和女儿外嫁的隐性制度,根本原因是重男轻女,生男偏好的传统文化伦理因素,直接原因是产前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手段的滥用。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有效遏止,它引发未来的男性婚姻挤压和女性严重短缺等诸多社会矛盾,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甚至动乱及危害国家人口安全等严重后果。对此,我们须通过多途径多手段提前干预和规制,如完善有关立法现有责任主体和相关责任追究制度、宣传倡导新型科学的生育文化、构建人口安全预警系统等,努力降低未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和缓解我国男性婚姻挤压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李大光 《行政与法》2013,(12):88-91
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主力军.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就业方面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应从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户籍制度、搞好教育培训工作等方面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流动人口大规模涌入城市,其住房保障即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满足流动人口的住房需求,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初步建立起了以蓝白领公寓为代表的具有新区特色的流动人口住房保障体系.然而,滨海新区流动人口住房保障体系在建设资金、建设用地、建设配套设施等方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为此,本文认为,应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合理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保障性住房,科学确定保障性住房项目选址,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公共配套设施,以保证滨海新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农村养老问题法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许建苏 《河北法学》2008,26(4):188-193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农村的老年人要远多于城市,相对于城市老年人来说,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更值得关注。因此,在对农村老年人养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才能从法律制度的完善及相关的社会养老体系的建立方面使农村老人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16.
社会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与社会的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实践中,工伤维权已成为中国农民工面临的不容忽视的难题。由于制度和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得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步履维艰。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罗小芳 《行政与法》2007,(10):78-80
目前,老龄化已成为社会一大问题,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完全解决老有所养之际,我国继承法独创的遗赠扶养协议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承继和发扬光大,也是解决老有所养的一种有效的法律制度。针对我国目前遗赠抚养协议抽象性、概括性,建议通过完善立法,进一步明确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规定协议的形式要件,对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问题成了社会各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立法体系已迫在眉睫,但目前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还比较薄弱。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的基础是养老保险制度,重点是医疗保险制度,关键是工伤保险制度,保障是社会救助制度,最终归宿是解决第二代农民工的市民待遇问题。  相似文献   

20.
赫然 《行政与法》2007,(11):18-20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老龄化具有速度快、绝对数量大的特点。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让老年人共享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是政府的责任。本文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为契入点,阐述了政府的责任,提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构想,为老年人权益保障提供法律依据和操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