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城市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抑或是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李昊 《工会博览》2014,(1):19-20
年终,几位普通人走入了记者的视野,他们是工人、保安、农民工,他们的生活经历并不相同,但因为有工会,他们却有一个相同的幸福结果。  相似文献   

3.
《法制博览》2008,(14):12-12
1、他们 大街上,他们背着很重的行李,蓬头垢面,有年纪轻的和年纪大的,高低都有,都很瘦弱的,乱胡子很少剃,很多人穿着一样颜色的衣裳,在这个新闯入的城市里,他们没有人可以交流,他们只有方言和很明显的土掉渣的普通话。  相似文献   

4.
张瞳 《工会博览》2006,(13):7-8
多年来,北京公交战线上活跃着一支为企业发展着想、为维护职工权益奔走忙碌的队伍,在城市交通这条巨大的动脉上,处处留有他们的足迹与汗水。他们是谁?他们的力量源泉来自哪儿……他们是公交集团公司工会系统的干部们,是北京公交集团的党政领导给予了他们强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许庆惠 《工会博览》2013,(33):46-49
两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年轻人,部队成为了他们建立友谊的初始地;退伍令他们暂时分开,但双方都彼此惦记着;当他们再次相遇时,一个事业蒸蒸日上,一个却流落街头乞讨——友谊再一次将他们连在一起,帮忙找工作、娶妻、建房……40年友谊缠绵——  相似文献   

6.
杨海亮 《法制博览》2011,(10):35-35
一提到西方立体主义的代表画家,人们都会把毕加索和布拉克相提并论,因为曾一度,因为他们形影不离,来往频繁,人们都认为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不过,他们之间却有不为人知的有关“阴谋”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7.
阮直 《法制博览》2010,(3):45-45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特别来自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的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他们都在各自的行业中获得卓越的成就,同时又选出50位有犯罪记录的人,分别去信给他们,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夏飞  位尊权 《法制博览》2008,(18):38-39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智力超群、想象力丰富、身体强壮的优良儿童,随着他们一天天地长大,他们的智商便会随着教条的知识变得低下,他们的想象力也会随着人为的约束而变得平庸,他们的身体因各种过剩的养分而变得虚弱。  相似文献   

9.
王小柔 《法制博览》2010,(14):62-62
哪类人算白领我到现在也不清楚,他们就像当初的文学青年一样,本来是对少数人的尊称,后来满大街都往外冒文学青年的时候,这个称呼就不值钱了,再后来你要夸谁是文学青年,对方会把眼睛一瞪:“你才文学青年呢,你们全家都是文学青年”,好像我侮辱了他们祖宗三代。目前白领也有这个趋势,但还处于初级阶段,他们正像地沟跑水一样咕嘟咕嘟流得哪都是,你要不把他们当白领他们就跟你急。  相似文献   

10.
马云 《法制博览》2011,(10):58-59
一个多月以前我去台湾,在一个餐桌上,有一批年纪很大的企业家,头发都很白了,每个人都大谈创新,怎么创新?边上有个人跟我讲,台湾有希望,我想这么大年纪的人还在创新。后来我说台湾没希望了。假如七八十岁的人还在创新,我们问题就大了,他们不相信年轻人比他们更会创新,其实他们应该是尽全力去努力帮助年轻人去创新,建个平台扶持他们创新、帮助他们创新。所以我们认为比年轻人更聪明,那灾难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11.
郎成平 《法制博览》2011,(16):75-75
日本人最喜欢来中国偷东西,他们偷什么呢?他们把景泰蓝偷到日本去仿制,做得非常好。他们看上了我们的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于是又来偷。  相似文献   

12.
李愫生 《工会博览》2010,(10):47-48
小时候,我觉得我和他们是不同的,我是那么不合群。喜欢孤单,喜欢和小路边的野花野草说话,喜欢看马路边成排成排伫立的白杨树。他们只看到了我的安静、内向,却没发现我的敏感和古怪。我对他们是不屑的,他们不懂我,我和他们也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我就像我们那里马路边的白杨树,它们都是小树,瘦弱,无力,被经常过往的车辆落上一层灰,灰头土脸的生长。灰尘压不住叶子的绿,它们迟早会长成大树。  相似文献   

13.
刘原 《法制博览》2011,(18):57-57
昨夜狂风过耳,本是做千秋大梦的好时节,我却被对面楼的一对夫妻搅得失眠。倘若他们在叫床也就罢了,那要怪我心躁,定力不够。偏生他们是在吵架,女声铿锵有力地控诉不止,所幸没有转化为号啕大哭,否则失梦的邻居们会以为他们在操办丧事。我懒得竖耳窃听,但也大致猜出他们争吵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佚名  烈日 《法制博览》2009,(6):38-39
名人的头脑大多是极为灵光的.他们智慧超然,口吐莲花。但是当他们遭遇到天真的孩子们,他们就未必都能施展开自己的聪明才智了。  相似文献   

15.
王新同 《工会博览》2008,(20):16-17
这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职业,他们不是军人每天却荷枪实弹,执行任务时更如临大敌;队员们个个身怀绝技,但真正见过他们身手的人却很少;他们是最“富有”的人,整箱整箱的钞票近在咫尺。这就是每天来往于银行和金库之间,专门为金融系统运钞提供安全护卫服务的武装押运员。他们的幕后故事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群未成年犯,因犯抢劫、故意伤害等罪不得不在大西北兵团监狱的高墙电网内度过他们的花季。他们不得不以最美好的时光来为曾经的过错“埋单”。他们要求我写下他们曾经的过错,希望对跟他们一样正处于花季的少年以警示。  相似文献   

17.
曹海英  周静 《工会博览》2008,(12):31-33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有这样一些共产党员,他们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崇高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工作实践中,用实际行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是先锋,他们是模范,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共产党员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哥不是文人     
自古文人多寂寞。文人们大概是比常人多读了几句书的缘故吧,他们的信仰异于常人,常常将自己锁在自己的那个象牙塔上,不愿面对这世问的纷纷扰扰,顽固地活在自己给自己打造的理想的世界里,他们总是不愿接触现实生活,因为对这个世界他们总是充满失望的,于是他们只好将自己置于那小小一方天地里,写自己的情感,书自己的理想。纵古观今,有多少文人是在欢欣鼓舞中终其一生的?  相似文献   

19.
李国文 《法制博览》2011,(11):39-39
皇帝是靠不住的,权力的至高无上,造就了他们苍黄反复、喜怒无常的性格,千万别指望他们做人讲感情、做事讲原则。  相似文献   

20.
从前,我们连窃窃私议都不敢。而现在,我们撰写和阅读地下出版物。我们聚在科学研究所的吸烟室里,彼此敞开心扉,发发牢骚:他们什么勾当干不出来呀,哪件坏事不把我们拖进去!民穷财尽,家徒四壁,他们却毫无必要地在宇宙方面大吹大擂。他们加强远方的野蛮制度。他们挑起(别国的)内战。我们鲁莽地花钱把一部分人扶植起来——而后却驱使我们去跟他打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