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欧元的问世促使东亚国家思考本地区的货币合作问题。由于各种条件所限,东亚的货币合作不能一蹴而就,而应当分阶段进行。对东亚货币合作进程的具体设想是现阶段建立东亚货币基金,中期目标是建立次级货币区域:日元货币区、东盟货币区与人民币货币区,最后实现长期战略设想——建立东亚单一货币。我国应为这一进程创造良好的自身条件,通过加强同东亚区域内各成员的政策协调,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等,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2.
储备职能和计价职能是国际货币的主要职能,也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基于国际债券计价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视角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贸易实力和军事实力越强大,币值越稳定,国内金融市场深化程度越高,则本国货币在国际债券计价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构成中的份额就越高,反之则相反。由于国际货币履行职能时存在强大的惯性作用,新国际货币崛起与在位国际货币衰落的替代过程渐进而又漫长。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期阶段可依托国际贸易从区域和远端两个市场、从计价和结算职能着手同步推进,同时还应尝试在亚洲范围内推行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7,(1):93-93
一篮子货币是指将多个主要贸易目的货币,依照往来贸易比重,编制成一个综合的货币指数,即俗称的一篮子货币(basket)。例如新加坡币的汇率便是与新加坡贸易伙伴国的一篮子货币挂钩。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前的泰国和以色列,过去汇率也都是盯住一篮子货币。  相似文献   

4.
东亚经济合作陡然升温中,凝聚东亚的两个核心之一是货币金融合作。本文主要通过对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教授创立的“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在东亚地区建立单一货币区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5.
问:编辑同志,您好!在刚刚闭幕的G20峰会上,汇率问题依然是一大看点。有业内人士认为":发达国家打着‘抗击通缩’的旗号,行竞争性货币贬值之实"。随着竞争性贬值的到来,主要货币国都将利用自己的超主权货币来转移危机。请问,究竟什么是货币竞争性贬值?北京读者:袁松林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作用和地位的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国际化并最终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但是人民币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制约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因素有: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很难在短时内改变;亚洲区域合作、货币一体化的层次较低;我国经济总量和金融政策上的一些条件尚不具备。  相似文献   

7.
两岸四地货币一体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一体化理论是国际政策协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要的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结合欧洲联盟开始货币一体化的相关情况从生产要素灵活性、区内贸易投资的重要性、对外经济的开放程度、经济冲击的对称性以及目标的一致性这几个判断是否适宜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来对比分析中华经济区是否具备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就中华经济区如何建立最优货币区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陈以威 《世纪桥》2012,(9):49-50
马克思《资本论》认为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由于生产相对过剩和货币危机,而生产相对过剩在很大程度上可由货币危机引起,本文着重从货币职能的角度阐释货币危机的产生,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和世界货币职能三个角度出发,来进一步理解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1948年11月18日,华北人民政府在石家庄人民礼堂召开第三次政务会议。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发行统一货币,现已刻不容缓,应立即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并任命南汉宸署理中国人民银行总经理。”1948年11月22日,董必武签发了《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货币》的训令。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第一套人民币诞生。  相似文献   

10.
付娟 《党史文苑》2009,(5):22-23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根据地的军需民用,稳定和发展经济,根据地政府在金融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主要是实行统一累进税,设立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统一货币,进行货币斗争.这些措施的推引,为建立健全经济制度,筹措经费和物资进行抗日战争、稳定和活跃经济、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有效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根据地的军需民用,稳定和发展经济,根据地政府在金融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主要是实行统一累进税,设立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统一货币,进行货币斗争。这些措施的推引,为建立健全经济制度,筹措经费和物资进行抗日战争、稳定和活跃经济、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有效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之后,全世界都被卷入一场金融危机之中。陈云的金融思想中保持币值稳定、货币发行权的独立统一、货币发行的物资储备、四大平衡理论以及关于计划和市场的理论对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具有很大的解释力,也为后危机时代的应对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货币史上,使用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货币是黄金。到了近代,大英帝国崛起,英镑替代黄金在全球通用,人类史上第一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诞生,并且一时称霸全球。  相似文献   

14.
刘洪举 《新长征》2007,(7):56-57
在2001年10月第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的新型创业资本市场论坛会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享有“欧元之父”之誉的经济学家蒙德尔教授说:“随着欧元的出现,当今国际货币市场已出现了美元、日元、欧元三大稳定角。由于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加入WTO,人民币可以逐步开放自由兑换后,中国有可能成为第四个货币区的候补人选。”  相似文献   

15.
领导视窗     
亚元雏形:亚洲货币单位明年推出据悉,亚洲开发银行将从明年开始编制和公布显示亚洲货币加权平均值的亚洲货币单位。亚洲货币单位有望成为亚洲共同货币的“原型”。报道说,亚洲货币单位将组合进日本、韩国、中国以及东盟10国等13个国家的货币,并将其作为测试成员国货币稳定程度的指标。亚洲货币单位是参照欧元的前身欧洲货币单位设计的,采用“一揽子货币方式”,将按比例反映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及贸易额,所以日元、人民币和韩元的比重较大。亚洲开发银行每天将在自己的网页上公布亚洲货币单位对美元、欧元以及对各成员国货币的汇率。警惕『…  相似文献   

16.
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缺陷,造成国际金融秩序不稳定,影响各国外汇储备资产安全,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大势所趋。本文从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出发,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缺陷及影响进行了分析,比较了有关改革方案.进而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路径及现实选择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民国货币市场处于古典向现代的过渡中,出现了银行这一新的金融机构,在传统的兑换和借贷业务的同时,开展了同业拆借、票据贴现及证券等新的业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经济发展.但由于特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货币市场,也没有与产业资本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8.
1800年以来的200多年间,在不同国家发生通货膨胀的实证数据表明:各国政府对于长期通货膨胀存在偏爱,以至于货币体制和货币宪法是很重要的。相对于其他国家,政府行为受到货币体制和货币宪法控制的国家更不易于发生通货膨胀。经验性事实证明,政治竞争导致了政府青睐于施行通货膨胀型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9.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大幅度贬值,而我国人民币汇率保持了稳定。相对于这些国家的货币,我国的人民币不贬值,等于实际汇率升值。这种情况对于我国有哪些影响呢?  相似文献   

20.
电子货币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难度,从而增强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电子货币使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复杂化;电子货币通过对准备金和现金两方面的影响来影响基础货币,从而加大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电子货币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加,并改变了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渠道;随着电子货币的发展,它对基础货币的影响越来越大,从而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