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20,(9)
正有田园,有音乐,有伙伴,这是台湾姑娘庄慈芯的理想世界。沾露水,闻稻香,结知己,这是庄慈芯的现实生活。理想与现实,在成都相遇。地处西南城郊的一座农场,装下庄慈芯的"田园梦",并吸引一拨接一拨的两岸青年,在这里经营各自的"斜杠生活"。留在理想之地农场的名字里有"爱"字和"家"字,主人对这片土地的情感,表达得足够坦白。"成都是一个让我有家的  相似文献   

2.
从穗港中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资料上看,我们看到很多相近的东西,而不是太多的差异.我就其中的几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体会.第一是两地中学生对生活的感受问题.调查资料显示:广州中学生对自己生活感受明显比香港学生高.调查问卷  相似文献   

3.
人在一生中;总会同某个或某些地方特有缘分。我在成都工作和生活的时间,虽然前前后后加起来也不过半年光景,但是50年中,我进入这个城市的次数,仔细算来竟有29次之多,或者说我曾经28次回到她的怀抱,足见我和成都确有不解之缘。我在一部回忆进藏的作品中写到成都时,有过这样两段话:“我对她的芙蓉翠竹;夜雨柔声,茶酒小吃,川剧清音,怀有非常美好的印象。,,“正如每一种花都有它特殊的香味,每一座城市也有名特殊的气味。我对成都的气味是太熟悉了;我曾想:如果把我的眼睛蒙起来用降落伞把我空投到成都,问我是在什么地方,我也…  相似文献   

4.
大学一年级是学生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段,新环境中的各种压力常会引发心理适应不良问题.最近我们对350名一年级大学生所写的题为《我所感受的大学生活》的文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32%的学生有孤独感;20%的学生有空虚感;28%的学生对大学生活有失望感;44%的学生常有困惑和迷茫感.日常观察也证明一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许多负性的心理状态,而且在行为上表现为厌学、自我封闭、逃避现实、玩世不恭和自暴自弃,症状严重者甚至自我危害,例如自杀.这些不良症状可能是短期的,即由于对新环境一时难以适应所造成;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地诊治,又会转化为慢性的心理顽疾,长期危害学生的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5.
王守国 《前进》2011,(3):42-43
成都经验的启示去年10月下旬,我随长治市委党校学员赴成都,短暂参观学习了该市统筹城乡发展情况,感受颇深,很受启发。主要启示有四点:一是定位清晰、规划先行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6.
郭玲 《小康》2019,(13)
正成都对我来说,是个亲切的城市。我算是半个四川人,虽然生在天津长在天津,但因为爷爷奶奶生活在绵阳,所以隔几年就会回一趟老家。绵阳离成都很近,只有一百多公里,回老家的旅途,成都常常是绕不开的一站,而每一次的接触,成都都会给我不一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安平桥     
正我相信,到过晋江安平桥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感受,有的是惊喜,有的是慨叹,有的呢,来到桥上,没走多远,便会陷入久久的沉思;而对我这样的一外来人而言,老实说,认识安平桥之前,我对它的气势与豪迈是估计不足的。巧得是,不久前我接到著名诗人黄亚洲发來的一首有关这座桥的诗,发现他也有这个感受。亚洲的那首诗写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我叫弗拉基米尔,中文名叫叶展飞,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广播孔子课堂学习了近两年的汉语之后,到中国进修学习了一年。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学习汉语和在华生活的感受,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对那些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想到中国学习的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5,(17)
<正>我是一个成都人,在香港工作,在多年前机缘巧合读到《小康》杂志,非常喜欢《小康》杂志做的城市报道,前不久《小康》杂志的封面故事是成都,这一次则是湖南,我对每一个省市、县域的报道都特别感兴趣,这些文章让我了解到我之前不曾了解的城市、县域,让我知道了中国还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值得亲自去体验,也让我知道我自己的家乡还有这么多我不了解的地方,城市和县域栏目充实了我的生活,非常感谢。  相似文献   

10.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是初三《思想政治》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渠道搜集、处理多种信息,激励学生自主创设情境,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感受,在体验的乐趣中陶冶情操,在创设的乐趣中展示个性,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的教学设计是:活动课主题:我骄傲,我自豪,我是中国人。一、课前准备1.全班分成9个活动小组,小组长负责;其中,4个小组收集、了解中国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人物的事迹,…  相似文献   

11.
(Situation:Annaisateacher.WhileattendingtheWorldConferenceonWomeninBeijing,shetalkswithaChinesewomanwhoisalsoateacher.)李娜:安娜小姐,你的汉语说得真不错。安娜:还不行。我已经学了五年了,因为是自学,进步很慢。这次有机会来北京,我非常高兴。李娜:你为什么这么努力地学习汉语?安娜:我从小一直很向往中国,我的祖父给我讲过很多中国的故事。李娜:参加这次妇女大会,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安娜:这些天我接触了不少像你这样的中国女性,我发现我过去想象中的中国妇女和我认识的中国妇女有很大的不同,她们乐观、向上…  相似文献   

12.
中南半岛的合纵连横 2010年初,我与妻子有一次柬埔寨之行.观光性质的旅游,建构的印象自然比真实生活要美好,但以其有新鲜感,有时感受可能更真切.  相似文献   

13.
《小康》2005,(9):56-57
就生活而言,或许没有哪个城市比成都来得更安逸,更享受了,本刊在成都所进行的民间感受度调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饮食、居住、生态、生命、教育、消费、平安、信用、公共服务和快乐,这些考察指标的普遍高分让人惊讶,但背后也似乎隐藏着某种不安与危机。如一名受访者所言,古训“少不入川”放到现在来看仍未过时。“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是张艺谋为成都度身打造的宣传语,在本刊试图从民间视角调查成都的和谐程度过程中,大多数受访者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这句话。究竟是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引起了多数人的集体认同,还是多数人的生活感受俘获…  相似文献   

14.
魁元:我是一个肢体残疾人,依靠自己的努力,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我每时每刻都感受着大家的关爱,人们对残疾人照顾得几乎可谓无微不至。但是我却越来越不习惯了。因为我知道很多事情我都是可以自己做的,我说了他们又不听。难道我应该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切吗?大伟:接受关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关系》2023,(9):55-56
<正>8月19日,2023“一人一伴·微拍秀”两岸青少年创意微视频交流创作活动结营仪式暨首映颁奖典礼在成都峨影厂1958电影城举行。两岸青少年一人一伴、携手同行,深入成都人文景点、历史名胜和大运场馆,全方位感受天府文化、体验蓉城生活、感知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用镜头讲述成都故事,历经7天研学拍摄,4部优秀作品新鲜出炉。本次活动由成都海峡两岸交流协会主办。  相似文献   

16.
我不是给你们讲在国外的感受的合 适人选,因为我已经在国内生活了。虽然我在国外生活了11年,但我没有加入美国国籍。因为在中国做律师必须是中国公民。 经常有人问我,现在有一种趋势,留学生侧重于“留”而非“学”,你在美国拥有良好的职业和生活条件,为什么还回来。朋友教我一句最简单的答案——“爱国”。我是为了回来而离开的。从1986年到美国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想在那儿呆着。当然回来的时间却整整耽搁了8年半。 小时候,我家住在国务院宿舍里,当时有一个“摘帽右派”,他是原北平朝阳大学毕业后到山东开办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设计及点评(一“)情绪难免”板块1.用歌曲《最近比较烦》导入,分析歌曲的主题——生活中常有烦心事。2.让学生回想、列举自己生活中曾有过的烦心事。点评:引发兴趣,活跃气氛;初步感受音乐对情绪的调节作用;引领学生进入各自曾经历过的生活、内心世界。(二“)情绪可调”  相似文献   

18.
《科学人生观》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学生进行道理教育,要摸清学生的思想情况,有针对性地分析、讲解,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我了解到在学生中有这种思想和言论:“世界上的人都是自私的,根本不可能有大公无私的人,不可能有忘我的人。”“我现在还是学生,为人民服务还早着呢,将来出去工作时再说吧!”针对这种思想在讲《活着要为人民大众生活得更美好》一课时,先把学生中这些想法列举出来,然后问他们这些想法对不对?为什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家庭教育不当和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青少年自杀、自残、校园暴力及家庭悲剧等屡屡发生,已经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提出这样的疑惑:为什么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孩子的心理却变的越来越难以琢磨?为什么家长期望得越大,得到的回报往往越小?曾有报道说,有位科学家在对一些国内外18岁以下的孩子做过问卷调查:你最敬佩的人是谁?有很多外国孩子在第一栏中添的是“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而在中国孩子的问卷中很少找到“爸爸妈妈”的字样。是中国的父母付出得太少吗?恰恰相反,中国的父母,尤其是现在四…  相似文献   

20.
这许多年里,很多人似乎都有着这样一种感觉,总觉得在生活在工作中缺少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呢?经百思才得其解的我找到了,它是激情,或叫做豪迈,或称做奋发的一种情感,是使人能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体验和感受。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